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水浒:开局成为店小二

第16章 宋江黑脸,石秀被捉

  八百里梁山泊。

   地域辽阔。

   南边水泊直到济州州治巨野城外。

   东北靠着郓州中都县。

   西北边则临近济州四县之一,也是水浒英雄发源地的郓城。

   郓城与梁山泊相距不过百十里。

   这城里却住着许多了不得的人物。

   首当其冲的便是江湖人称“山东呼保义,孝义黑三郎”的“及时雨”宋江宋公明。

   这宋江是本地宋家村人,家境殷实,本事了得。

   打小爱耍枪弄棒,结交江湖朋友,因此在江湖上颇有名声。

   宋江心思活络。

   暗中结交绿林豪侠,做了许多地下买卖,赚足了银两。

   遂在本县捐了个押司小吏的司职。

   一面结交官绅经营人脉,一面又扶危济困收拢人心。

   因此在县衙里风生水起,与马步两大都头朱仝雷横称兄道弟,在众押司小吏中稳坐头名,深得县里老爷喜欢。

   在城里百姓口中,宋押司也是个仗义疏财,救苦救难的活善人。

   经营人脉名声要大量银子。

   宋江这押司的俸禄也只是杯水车薪,经不起半点花销。

   他只好重操旧业,收拢些绿林好汉,继续干起了地下买卖。

   上次趁着冬日大雪,遣了十余骑士,在梁山泊附近打家劫舍,等财货得手,便往临近濮州销赃,之后回返郓城。

   此等买卖宋江轻车路熟。

   梁山泊附近梁山势力最大,以“白衣秀士”王伦为首,聚集着几百好汉,在水泊附近拦截来往客商,做那打家劫舍的勾当。

   他从郓城派人来做这些无本买卖,别人只会算在梁山头上,跟他宋江沾不上丁点关系。

   往常无半点意外,可这次却十分反常。

   那十余骑士都是绿林好手,经验丰富,难有失手的时候。

   这一去不回。

   不是遭遇了意外,便是携财跑路了!

   宋江脸都黑了。

   眼看年关将近,上下打点人情往来少不得银子。

   谁不知他“孝义黑三郎”孝字当头!

   难道还要他回去找老父宋太公讨借点银钱过年吗?

   他实在拉不下这张脸来!

   想到此,宋江一张黢黑的面庞更黑了!

   宋江气苦之时,陆云却满脸开心。

   他不知前段时间,与林冲和杨志在梁山脚下等投名状。

   道上拦截的一伙土贼,正是宋江派遣出来做无本买卖的绿林手下。

   此时那些财货早已充了梁山之用。

   那些骑士也早已被同化,成了梁山的一份子。

   陆云之所以开心。

   是因为朱贵来报,山下酒店捉了一个吃白食的。

   此人自称是金陵建康府人士,自幼父母双亡,名字叫做石秀。

   与叔父到北方来倒卖牛马。

   不巧叔父中途患病,生意本钱全搭了进去,病却没能治好。

   叔父撒手人寰后,石秀便四处流落。

   这次途经梁山酒店,不仅吃白食,还动起手来。

   恰好朱贵带着一部分锦衣卫在酒店中,就用一张渔网将石秀捉了。

   陆云自然知石秀是何许人。

   此人在水浒剧情中,梁山一百零八将排名第三十三位,外号“拼命三郎”。

   有一身好武艺,爱打抱不平,在当地江湖也有点名头。

   按理说朱贵是奈何不了石秀的。

   不过陆云让朱贵组建锦衣卫后,专门传授他们各种合击之术。

   比如用渔网捉人,也是陆云教朱贵的方法,没想到这次派上了用场。

   石秀也是真硬气。

   被五花大绑带到聚义厅里,依然面不改色,只是一个劲破口大骂。

   陆云见他骂得过瘾,便让人松开绑他的绳子。

   石秀松了绑,站定身子。

   不等别人说话,便开口大声道:“我当梁山泊都是英雄好汉,却都是卑鄙小人,以众欺寡,没一个真英雄,我石秀站在这里,有谁敢上来和我单打独斗!”

   陆云身边的朱贵和杜迁二人气得脸色大变,杜迁当时就要跳上去和石秀大战一场。

   陆云却抬了抬手,让朱贵去把武松叫来。

   这石秀武功是不错,外号“拼命三郎”,有几分血性。

   要是让杜迁上去,还真是送菜,反而助长了石秀的威风。

   陆云查探了石秀的属性后,虽然有把握和石秀交手。

   但他作为梁山之主,岂能不顾身份自己出手。

   而石秀这种人。

   要想让他服气,就找个比他更狂的!

   直接把他打服!

   梁山上有三人能做到,一是林冲,二是武松,三是聂隐娘。

   林冲虽实力稳压石秀,可毕竟过于儒雅随和,难以让石秀感受到压力。

   聂隐娘是陆云手里的王牌,怎么能轻易显露。

   最合适的人选便是武松。

   武松同样年轻气盛。

   武功又在石秀之上。

   叫他打石秀,正好让他展示一番武艺。

   也是为了叫梁山一些人服气。

   他一来就当了头领,又无功绩又无名头,实在难以服众。

   这次一亮本事,自然没人再敢质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