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凤舞九天之她不是白莲花

第三十四章 这个书呆子有点帅

  第三十四章我看这府里的风它从来就没有停过

   “老人家不求个人温饱,倒关心庙堂之事,也是奇了。”卿凤舞莞尔地笑了笑,礼貌而不失尴尬地回身:“奈何我等女流,从不过问世事。”

   “卿姑娘请留步。”那人唤住她:“多年不见,老朽还有话要讲。”

   卿凤舞抬在半空的脚缓了缓,轻轻地落在石阶上,雨洼里荡漾着清丽的光。

   他与自己何来多年未见?他们何时可曾见过?疑惑拖住了她的步子。

   “那日漫天云霞,似凤来仪,我替你看过相摸过骨——这十六年来,我从未再见过像你这般命数的人,奇骨贯顶,河目海口,雄姿杰貌……”他捋了捋发白的胡须。

   话说,卿凤舞记得是有这么个人,卿丹书时常提及在她弥月那日,有一个徙途的和尚路过讨水,他替尚在襁褓的她摸骨看相,还说此孩大有将相之材。

   “哦?”

   卿凤舞轻轻地抿了抿唇,呵气如兰。

   他鹤发苍颜,眉须飘然,恐怕除却脚上的僧些,浑身没一处有出家人的气息了。

   “姑娘不必讶异。”他目光深邃,恍如洞悉了一切:“十八年前,我从洛阳出发,上穷北漠,下极南海,靠两只脚行千万里路,以一双眼看沉浮世事,从山河大海归来,脚之所到、目之所见无不是空门,早没了条框的束缚,是故姑娘今日见到的我并不像世人眼里的和尚,头不点戒疤,身不着纳衣,唯有一双僧鞋走四海和八方。”

   卿凤舞向来不拘泥落俗,崇尚开明自由,而今听他这番话,不由得肃然起敬。因她父亲卿丹书就是个崇佛之人,每有化缘的僧侣过路,必要请进屋小坐,碰到有缘的,小坐变成小住,日夜说禅布道。因此,她对出家之人亦心怀敬畏。

   再细看他,只觉得此人通透明亮,颇有一二分遗世独立的仙气。

   “既是故人归来,老人家何不随我进府上小坐?”卿凤舞双手合十,倾了倾腰身:“我想,一方避雨的屋檐,于您许是胜却黄金白银。”

   “我此番回京正是为贵府而来。”

   “此话怎讲?”

   “说来话长。”

   “愿闻其详。”

   “哈哈哈。”

   他仰天长笑,震得硕大的雨滴从鬓边滚落。

   她心想,这可真是个怪人。

   “季老先生,季老先生!”

   卿凤舞身后传来一堆急促的脚步声,齐王爷敦厚而苍老的声音乘风踏雨而来。

   齐王爷推开家丁撑的伞,冒着雨飞步地走过来,仿佛这姿态显得他更恭敬些似的。那位老和尚合了手,揖了礼,那一双炯炯的目光里沉淀着大千世间的底色,睿智,沉着,温暖。

   “季老先生,齐某人有失远迎!”齐王爷迎着老和尚,言辞恳切:“还请季老先生见谅!”

   “出家之人,不拘小节。”老和尚说:“王爷贵为人上人,老朽无功不受此大礼。”

   “老先生云游四海,上至朝廷,下通江湖,无不有招徕先生之意;得先生者,如获至宝,何以有不以礼相待之说?”齐牧归恭敬地迎道。

   “…………”

   卿凤舞虽不明就里,但也听了个七八分,约摸着这位季老先生是个高人,可齐王爷请他来做甚?

   “老朽在外头走惯了,就好比东逝水,本是不停的,可王府是座高山,人杰地灵,孰能无视?”

   “有先生这句话,老夫心也就安了。”齐王爷只手往府邸迎了迎,接道:“先生随我来,里边请。”

   “你去打点下,收拾间上好的屋子给客人住。”卿凤舞别过头吩咐为她打伞的家丁:“还有,你把这些药到二夫人院中,就说是丞相府南叙姑娘送来的——莫提起我。”

   卿九思的心跟针尖儿似的,免不得拿了药作文章,她还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好。

   ————————这是一条分割线————

   暮时,天空像被泼了墨一样黑,雨小了,点滴地打到庭院的假山池里,细而碎的涟漪像活了似地动起来,俏皮极了。

   “黑云翻墨晚来急,白珠跳盘人称奇。”

   好诗,卿凤舞不由得暗暗地赞叹,回了身,这才见果然是齐知行。

   他身着青袍,挺脱地站立在烟雨里,不知是否书卷气使然,齐知行举手投足间尽数是儒雅。

   “凭栏且听风吹雨,一川云裳满楼宇。”

   卿凤舞虽说是个舞刀弄枪的主,但自幼也没少和纸墨笔砚打打交道,再说了,对诗这种事不就图个兴致吗?目之所见,耳之所闻,皆是景语,即兴抒情,于她倒也是信手拈来。

   “这王府到底太大了,上回同你说话还是在父亲寿宴之上,那日匆忙,来不及细聊。”

   “说大不小,可把京城往小了说也不大,你我如今也成了一家子不是吗?”

   “此言不虚。”

   “按说我也该常在府中上下走动,但赵王妃潜心向佛,杜门晦迹,因而往来是稀疏了。”

   “你不必自责,母亲她生性喜静,素不同人来往,这也不是一二日的习惯了——不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