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改世劫

第281章 血战

改世劫 镜中镜人中人 2157 2024-05-27 01:43

  床弩虽然杀伤力大。

   但是发射的速度缓慢,而且数量稀少。虽然在刚刚交战的时候。打击到了燕军的士气,

   但奈何燕军人数众多。最终还是杀到了城墙底下。

   这时燕军士兵的眼中仿佛劫后余生。他们终于逃出了。那个把人串成糖葫芦,大杀器的射程之外。

   他们笑了。他们兴奋了。他们来到了城墙底下。

   以为城墙上的禹州军,伤不到他们了。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笑容。仿佛胜利已经属于了他们。

   就在他们的城墙,只有一百五十米时。

   城墙上的裴留。拿出一只蓝色的旗帜,在城墙上摇了摇。

   只见城墙上。又有两到三名士兵。拿着诸葛连弩。对准他们的方向。用力扣动了扳机。

   紧接着。

   嗖,嗖,…

   又想起了密密麻麻的破空。而且让人吃惊的是。天空好像突然变暗了。

   这样的破空声。并没有让他们害怕。他们还以为。是刚才的大杀器射来了。

   就在燕军庆幸之时。

   扑哧,扑哧…

   燕军的将士很快发现。他们身边兄弟的身上,插满了密密麻麻的箭枝,

   有些燕军士兵的身上。甚至插了十几根箭枝,最少的也有三支。

   还没有,等他们反应过来。箭又射在了他们的身上。

   他们又陷入了绝望之中。甚至有的燕军士兵。害怕的转身逃跑了。但迎接他们的。是燕军督战队的大刀,

   逃跑的燕军无一例外。都被燕军的督战队杀了。

   在绝对的死亡。和一线生机之下。他们选择了一线生机。继续上城墙前进。

   城墙上的禹州士兵,射箭的速度加快了起来。

   城墙底下躺满了。燕军的尸体。有的燕军,还踏着自己同胞的尸体,向城墙冲去。

   但还有更无耻,更聪明的燕军。拿着自己昔日同胞的兄弟的尸体。充当起了挡箭牌。

   后方观战的公孙延和步种,紧皱着眉头看着前方的战场。他们没有想到敌军还有秘密武器。

   那密密麻麻的箭雨,看到两人忧心不已。

   但两人明白。此时不是鸣金收兵的时候。

   此时若是鸣金收兵,对军心是打击极大的。而且之前的牺牲都是白牺牲的。所以他们此刻只能强攻。

   燕军经过两个时辰的攻城,

   终于把云梯搭到了城墙上。他们又兴奋了。他们明白,只要他们爬到城墙上。胜利是属于他们的。

   想象是很美好的,但现实是很残酷的。

   只见站在城墙上的裴留,又拿出一个红色的旗帜。挥了挥,

   只见城墙上的士兵。捂着自己的口鼻。手上包裹着白布。每人手拿着一个桶子。

   桶里面东西金黄金黄。而且还泛着气泡。

   他们把桶里的东西。倒到了城墙底下。

   顿时城墙底下惨叫声一片。

   刚刚爬到云梯上的燕军士兵。还没有来得及高兴。就跌倒了下去。

   而且他们的全身上下。都覆盖了一种酸臭味。而且这种东西。烫着他们惨叫声连连。

   甚至有些士兵的脸上手上。瞬间起了水泡。他们用他们的双手。撕毁着身上的水泡。

   仿佛把这些水泡撕破了。他们就能减轻痛苦。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已经中毒了。不撕破水泡还好。撕破水泡。毒扩散的更快了。

   他们并不知道。这种滚烫的东西叫金汁,

   但他们更不知道的是。金汁就是用粪汁做出来的。

   城墙上的士兵。都在欢呼。都在高兴的嚎叫。

   城墙上的裴留,嘴角挑起笑了笑。经历过了巾郡的守城之战,他对于守城的一切武器。运用的更加娴熟了。

   燕军的士兵。没有听到鸣金收兵的命令。丝毫不敢后退。只能想尽方法向城墙上冲去。

   大战足足进行了三个时辰。

   燕郡的士兵。伤亡惨重。并且最重要的是。他们没有摸到城墙。

   攻城战依旧在持续。燕军的士兵,死伤无数。

   城墙上的滚木,雷石,连绵不绝的向城墙底下扔去。好像根本用不尽,

   此时后方的公孙延。心中震惊万分。

   在他计算之中。城内的守兵不足两万。但为何攻城的手段层出不穷?这让他颇为费解。

   只是公孙延不知道的是,

   此时开郡城内的百姓。不管老少妇孺残疾。都在帮城内的士兵。运送着守城的东西,

   这是他们自愿的。裴留并没有逼迫他们。帮助士兵守城。

   这是因为这些百姓明白。除了禹州的凌大帅,别人根本不可能给他们,免费发送粮食,而且还给他们分配耕地。

   所以此刻城内百姓的利益。跟凌云峰捆绑在一起的。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夕阳西下。天边的红霞。与地上的鲜血交织着。露出一股极其惨状之色,但也表明了,

   这次守城之战是何其的惨状?

   站在城墙上的裴留,心中明白。恐怕敌军不会退兵。会坚持夜战。

   果然过了半个时辰。不出裴留所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