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综影之我的角色我做主

第112章 拯救仙草绛珠112

  林你娘的妹妹!

   侯爷剁了你的狗爪子!

   贾瑚正要抬脚把贾宝玉踹回去,贾琏仿佛未卜先知一般,急忙拉住了贾宝玉。

   “你别急,先让姑娘们拜见老太太!”

   贾琏嘴上这么说,心里其实想的是:

   你是真不怕死啊!

   没看见他脚动了吗!

   哥哥我挨一脚躺了几天,珍大哥挨一脚躺了几十天,你这小身板挨一脚不得直接羽化飞升啊!

   这个……贾宝玉确实没注意。

   他不像贾琏,对贾瑚的脚设置了特别关注,他只对齐十三设置了特别关注。

   现在齐十三又不在堂中,贾宝玉又没跟贾瑚正面打过交道,而且贾宝玉确实单纯,虽然好多人说贾瑚的坏话,可他仍然觉得贾瑚是亲戚,不认为亲戚会当场行凶,自然也不会害怕。

   贾宝玉被贾琏拦住,贾瑚只能按耐住蠢蠢欲动的反射神经,自顾自的找了个椅子坐下,也不跟众人见礼。

   荣国府的人已经习惯了,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对,甚至觉得贾瑚进门没有直接怼人,表现还挺好。

   可薛姨妈和薛宝钗没见过这样的啊!

   这也太不知礼数了吧?

   母女俩心有灵犀的给贾瑚打上了“无礼”的标签,对忠勇侯的蛮横有了新的认识。

   姑娘们不像贾瑚那样潇洒不羁,恭敬的给贾母见礼。

   “玉儿(探春)(迎春)(惜春)拜见外祖母(老祖宗)。”

   一声声呼唤,直把贾母唤的掉眼泪!

   一会玉儿,一会探丫头,一会迎丫头,一会惜丫头,心肝宝贝的各自疼爱一阵儿,可把她忙坏了!

   接着三春黛玉又跟堂中众人见礼,轮到薛姨妈时,王夫人介绍说这是自个儿的娘家妹妹,称姨太太便是。

   贾母却笑着说太过见外,让直接唤姨妈就行。

   四姐妹又跟薛姨妈见礼,惹得薛姨妈好一阵夸,接着序了年岁,对薛宝钗称姐姐。

   贾瑚并没有出言阻止。

   后来人拿黛钗二人对比时,常有“士农工商”之说,说林黛玉是士家女,而薛宝钗是商户女。

   这个说法有点道理,但不多。

   林家列侯传世,薛家亦紫薇舍人之后。

   紫薇舍人,也叫中书舍人,掌书写诰敕、制诏、银册、铁券等,替皇帝查资料,解答皇帝的疑问。

   它职级不高权力不大工资不多,但是常伴皇帝左右,称得上“天子近臣”。

   所以薛家和林家一样,同为官宦人家,同样书香继世。

   区别在于,林如海有出息,薛姨夫已经嘎了,而薛蟠又不够有出息。

   薛家行商事,但不是纯粹的商贾,因为薛家除了往日的辉煌,还有底蕴——

   姻亲。

   薛王有姻,贾史有姻,贾王有姻,薛贾有亲,因此四大家族同气连枝。

   所以别看贾瑚很拽,但贾家更拽!

   只是出于血缘的执念和利益最大化的选择,不想跟他鱼死网破罢了。

   贾家确实可以发动人脉把贾瑚赶出朝堂,但这样做不符合宗族利益,故而选择怀柔。

   只是柔着柔着就绥靖了,而他们却迟钝的没有发现。

   再说回薛家。

   基于四大家族之间的故旧老亲关系,和贾林两家的联姻关系,三春和黛玉喊“姨妈”“宝姐姐”确实没有毛病,林黛玉和薛宝钗也不分上下。

   林黛玉有亲爹,但没兄弟。

   薛宝钗有亲娘、亲哥、亲舅。

   林如海是巡盐御史,王子腾还九省统制呢,比林如海的官大的多!

   所以真的论不出高低。

   当然现在不一样了,林黛玉多了个表哥。

   他就是:

   战功赫赫的国之栋梁!

   御赐蟒袍的皇帝宠臣!

   视黛如命的红楼终极反派大boss——

   大夏忠勇侯!!!

   (此处应破音)

   林黛玉平安健康是他的梦想!

   林黛玉幸福美满是他的追求!

   可以说他是为任务而活,也可以说他是为林黛玉而活。

   没有分别!

   因为林黛玉就是他的主线任务,唯一的任务!

   擦,怎么感觉突然燃起来了呢?

   贾瑚突然觉得有点内火上涌,赶紧喝口茶压一压火气,不然真怕自己控制不住把一脸痴笑的贾宝玉给嘎了,再一不做二不休血洗荣庆堂。

   嗯……属实没必要,他只是反派,又不是杀人为乐的变态。

   当然林黛玉要是喜欢的话,他也不介意变态。

   但贾瑚估计林黛玉只会恨死他,还是免了吧。

   久别重逢,甭管是发自内心,还是装模作样,一屋子女眷叙起旧来很是其乐融融。

   贾瑚也不觉得自己被晾在一边有多尴尬,悠哉悠哉的喝着茶,但很快他就察觉到所有人的目光总有意无意落在他身上。

   三春和黛玉不奇怪,大概是因为他被冷落而担心。

   贾母这些荣国府的主子也不奇怪,估计是担心他找茬发飙。

   但薛宝钗总看过来是怎么个意思,没见过侯吗?

   贾瑚一好奇就多注意了几分,发现薛宝钗是在看他,但又不是完全在看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