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抗战:从八佰开始

第88章 北野三十七郎!

抗战:从八佰开始 痴冬书亦 2124 2024-05-27 01:44

  在北野三十七的命令下,小鬼子的所有战车尽数开火,如同要用猛烈的炮火,将整个四行仓库夷为平地一样。

   小鬼子最不缺的就是武器弹药。为了今天的一战,他们也不知道准备了多久。

   但相比之下,中国军队却十分的被动,甚至很多贵族老爷们,一直在想,把东北割让给了日本人,他们就能永享太平了。

   哪怕日本人占领了华北,他们还在想,要不要用这片土地,继续换取和平。还指望着洋大人们发发善心,从中调停。

   但他们太低估日本人的野心了。日本人要的是整个华夏大地。根本已经不在意那一点蝇头小利了。

   此时的贵族老爷们幡然醒悟,临时调动军队,在淞沪地区象征性的作出与日军决战的姿态。

   但本质上却还是要跟日本人讲和。

   大日本帝国是不会聆听弱者的声音的。而那些老牌的殖民者也仅是墙头草而已。

   在他们看到中国军队的孱弱后,嘴上虽然说着要帮助中国人。但是他们的骨子里,早已倾向于了小日本。

   他们一直以来,都瞧不起中国人。称呼中国人为支那人,或者是中国猪。

   所以对那些洋大人的恳求,是没有用的,中国人需要用拳头跟他们说话。

   而此时,中国军人就在用自己的拳头告诉小日本,还有那些隔岸观火的老牌殖民者。中国正在崛起,而且中国一旦崛起,就将是世界级的巨兽。

   哪怕他们最强的王牌37战防炮哑火了,但是中国军人,一样要用自己的智慧,来赢得这一场战斗!

   “撤,撤!所有人都马上离开窗口!快!不要做无谓的牺牲!

   把你们的命留着,我们去杀更多的小鬼子!......”

   谢晋元大声的咆哮。因为此时小鬼子的炮火太猛烈了。四行仓库无时无刻不被恐怖的炮火洗礼。

   上去一个,死一个,这样的代价太大了。

   他们必须避其锋芒,把小鬼子放近了再打。

   二层,三层,的士兵迅速后撤。但是一层的士兵却在顽强的抵抗着。

   现如今能对付小鬼子战车的,只有一层的一门九二式步兵炮。

   万立国不能让这门炮哑火了。他命令自己的手下将重伤的上官志标强行拖走,与另外一名八十七师的士兵,继续与小鬼子展开炮击。

   此时,九二式步兵炮已经被他们垫高。

   之前九二式步兵炮因为炮身矮小,只有六十五厘米高。并且这还是在算上炮盾的情况下。

   这样的仰角是打不到小鬼子的。

   所以万立国等人借助屋内的沙包,将九二式步兵炮生生的垫高。

   但与此同时,他们也一样将暴露在小鬼子的枪炮之下。

   一个小鬼子军官,发现了九二式步兵炮,一边命令士兵向九二式步兵炮射击,一边爬上战车,向里面的鬼子报告,他发现了敌人的炮兵阵地。

   小鬼子的一辆战车,缓缓的调动了炮塔,将那一门37毫米坦克炮,对准了万立国的九二式步兵炮。

   而与此同时,万立国也瞄准了那一辆小鬼子的九五式战车。

   小鬼子的炮口正对着自己,万立国看到了。

   但是,他却没有躲开。

   因为这是他击毁小鬼子战车的唯一机会。

   在与鬼子的这场战争中,不知道要有多少中国军人,拿着自己的命,去炸小鬼子的这种铁王八。

   一个班上去了,一个排上去了,甚至为了炸毁鬼子的一辆战车,中国军人要付出半个连的代价。

   他们愚蠢吗?

   不,他们一点都不愚蠢,他们只是不知道如何去对付小鬼子的这种铁王八。他们只能用自己的生命去保卫脚下的这一片国土。

   但是,万立国此时却拥有对付小鬼子铁王八的武器。哪怕他真的死了,也赚到了。

   两条命,换一辆小鬼子的战车,值!

   “老万!快跑!”

   三十米外,掩体后方的上官志标,大声的示警。

   万立国微微回过头去,满是黑灰的脸上,露出了一排白色牙齿的笑容。

   他拉响了九二式步兵炮,但紧接着,他便淹没在一片猛烈的爆炸之中。

   小鬼子的坦克炮射速太快了。虽然万立国与小鬼子的炮兵几乎是同时开炮。但是小鬼子的炮弹却先一步击中了九二式步兵炮的炮盾。

   巨大的爆炸仅是瞬间便将炮盾扯碎。

   碎裂的炮盾碎片击穿了万立国的身体,将他与另外一名原八十七师的士兵,一同炸飞了出去。

   “老万!”

   上官志标发出怒吼,他想要越出掩体,去救万立国。

   “营长,你不能去!”

   七八个战士,将上官志标全力按住。

   因为此刻四行仓库正面的窗口,已经成为了人间炼狱。

   除了鬼子的炮火以外,鬼子战车内的重机枪,不间断的扫射。

   战士们几乎上去一个就死一个,所以他们都退到了四行仓库内的防御攻势内。

   不可否认,即便如此也不会安全。但这却是他们保存战斗力的最好方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