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李三古堆

第31章 小巫见大巫

李三古堆 老兵阿三 2106 2024-05-27 01:44

  张子清在庞家墩庞子平家里见到了河南墓师肖闻新,双方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对话,把朱旭初和庞子平也听傻了。

   实话实说,朱旭初和庞子平入行有些资历,但基本都是小打小闹,与外界的交流非常有限。

   所以听了他们的对话,就有一种小巫见大巫的感觉。

   一见面,张子清就拱着双手说:“辛苦你了,肖先生。”

   肖闻新也拱着双手说:“张大元良①,能为你效劳,可谓三生有幸!”

   张子清听了,脸色一红。他虽然倒卖古玩,但他从不参加盗墓。他认为那不仅是力气活,也损阴德。

   所以,肖闻新称他大老板,他高兴,称他大元良,他不高兴。

   不过,因为张子清要依靠墓师来打开李三古堆的墓门,他没有把这种不高兴表露出来,而是很谦虚地把双手又一拱,说:

   “肖大元良,肖老先生,您是山上搬柴山下烧火②?”

   肖闻新浅然一笑:“就算是吧!”

   张子清也笑了:“此话怎讲?”

   肖闻新说:“不是搬了柴就能烧火③。”

   张子清点头:“也是!也是!”

   “敢问这位顶上元良,在何方分过山甲④?”

   “鹧鸪⑤,豫鄂陕晋,就是没到过皖境。”

   “敢问肖大元良,拆解得几道丘门?⑥”

   “见招拆招,无有定数。”

   “好!”

   对话过后,他们就往李三古堆上走。

   前面介绍过,这庞家墩就在李三古堆的小山下,相距也仅半里之遥。他们上山,跨几步即到,既方便又隐蔽。

   站在庞子平家屋后的坝子上,即可看到李三古堆。此时他们看去,古堆就像一只巨大的蘑菇,亭亭玉立着。

   古堆的周边也有一些小丘,都不是很大。在空蒙的天光映衬下,它们影影绰绰,虚无缥渺……

   有意思的是,其中有两座小丘,与李三古堆恰好形成一个好看的三角形。

   他们一行四人,从庞家出发。出发前,张子清吩咐:路上若是碰到村里人,由庞子平出面应付。

   “喂,子平呀,去干啥呐?”在村口,一个五十开外的老汉问道。

   “哦,三叔,这是我的两个远方亲戚,想到李三古堆看看。”庞子平说。

   李三古堆虽是国家圈定的保护对象,但人们想去看看,在当时还是允许的。

   “嗬嗬……”老汉讪笑。老汉知道,即使明知庞子平要干坏事,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他们是从当年坍塌的地方上的山。

   当年坍塌的地方,现在已经长满了蕨柴和芭茅。而在这些蕨柴和芭茅中,有一条小道隐约可见。

   为了帮助肖闻新了解李三古堆,张子清让庞子平介绍了当年坍塌的情况和古物出土的情况。

   他们继续往山上走。

   在山上茂盛的植被中,他们不时看到一些坑洞,这些坑洞深浅不一,大小各异。

   很显然,这是包括朱旭初、庞子平一类盗墓贼的杰作。

   来到小丘的西边,那个三岔道口的地方,他们停下来歇了歇。

   在这短暂的歇息时间,张子清和肖闻新进行了又一番对话。

   “敢问肖大元良,现在我们基本上分山甲,放鹞子了,你能辨出是水洞呢还是火洞?”张子清问肖闻新。

   “分山甲,放鹞子”是普通的盗墓行话,朱旭初和庞子平都知道,本意是从古至今,也有做从上到下,从前到后之意。

   而“水洞”,“火洞”俱是指坟墓。火洞是指那些没被挖过,陪葬品保存完好,能卖上价的墓;水洞是指那些密封不好,渗了水,刨出来的物件卖不上价的墓。

   张子清问话的意思是,我们已经把李三古堆看了个遍了,你是大墓师,能看出是什么墓吗?

   肖闻新回答的话对于朱旭初和庞子平就显深奥了。

   “解丘门,多曾登宝殿,无处觅龙楼。”肖闻新说。

   张子清颔首频频点头。

   这是什么意思呢?

   它的大意就是,不懂风水,自己找不到龙楼宝殿,即使经过古墓也未必能发现,只能做针尖活,必须知道准确的目标才能倒。

   龙楼,指高耸入云的山峰为龙楼;宝殿,雄伟平整的山岭为宝殿。龙楼宝殿合在一起,就是特指陪葬品奢华的超大型古墓。

   肖闻新的前一句是贬低别人,说不懂得风水的人,是看不到大墓的;看不到大墓,只能做些皮毛活,空忙碌一场。

   后一句话是抬高自已。意思是我已经从龙楼宝殿看到了这是一座罕见的大墓了。

   “肖大元良,那就请您踩个点吧!”张子清说。

   张子清的意思是说,你去看看,这洞该开在那儿呢?

   肖闻新摇了摇头,说:“应找到庙头才可确定。”

   “庙头”很费解,行话里似乎没有,所以连张子清也茫然地看着肖闻新。

   确实,这是肖闻新自创的,属于小范围的行话,实际上是指坟头或石碑。

   看到张子清他们迷惑的样子,肖闻新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