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九重天之三国英豪

第171章 持续召唤 关羽兵败之谜

九重天之三国英豪 子德大叔 2150 2024-05-27 08:03

  通过长期以来的观察,杨逸终于发现了三国世界“设定初始境界”的秘密。

   “三国世界”主要依据还是个人的天赋,但还参考了前世的声望和战绩。

   所以那些“早卒”或者“阵亡”于战场三国英豪的境界多少都会遭到压制。

   至于那些声名不显的三国英豪境遇则是更差。

   不过“出世”之后,还是更加讲求个人的天赋和机遇。

   夏侯渊就是最好的例子。

   原本他根本不属于武将的第一梯队,甚至连进入第二梯队都难。

   但现在已经是武圣武者,并且手握雷击木,丝毫不比原本第一梯队的英豪逊色。孙策,字伯符,东吴政权的奠基者之一,破虏将军孙坚长子,吴大帝孙权长兄。策为人,美姿颜,好笑语,性阔达听受,善于用人,是以士民见者,莫不尽心,乐为致死。

   策英气杰济,猛锐冠世,览奇取异,志陵中夏。

   然皆轻佻果躁,殒身致败。割据江东,策之基兆也,而权尊崇未至,子止侯爵,于义俭矣。

   武圣前期境界。

   “拜见陛下。”

   “伯符请起。”

   孙策性格豁达开朗乐于接受意见,又善于用人,所以兵士和百姓都愿意为他效死。

   他又能严申军令,不得掳掠民间财物,因而受到百姓的欢迎。

   杨逸其实十分喜欢孙策。

   不论孙策本人还是其他出世的英豪对他都是百分百忠诚,因此根本不用担心反叛的问题。

   哪怕就是刘备和孙权出世,同样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只是他不太喜欢“孙仲谋”罢了。

   相比孙策的英姿雄伟,孙权的“玩弄人心”让人颇为不喜。

   并且还颇有些忘恩负义。

   东吴建立后,孙权只是将孙策追封为王爵,有意否定他奠基者的地位,让人不禁齿冷。

   陈群,字长文,三国时期着名政治家、曹魏重臣,魏晋南北朝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和曹魏律法《魏律》的主要创始人。

   东汉太丘长陈寔之孙、大鸿胪陈纪之子。

   陈群动仗名义,有清流雅望;泰弘济简至,允克堂构矣。

   魏世事统台阁,重内轻外,故八座尚书,即古六卿之任也。陈、徐、卫、卢,久居斯位,矫、宣刚断骨鲠,臻、毓规鉴清理,咸不忝厥职云。

   追观陈群之议,栈潜之论,适足以为百王之规典,垂宪范乎后叶矣。

   武帝中期境界。

   “拜见陛下。”

   “长文请起。”

   陈群历仕曹操、曹丕、曹叡三代,以其突出的治世之才,竭忠尽职,为曹魏政权的礼制及其政治制度的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他的“九品中正制”对后世影响深远,开启了世家大族垄断朝政的时代。

   不仅导致百姓生活困苦,也使得中华文明史进入一段至暗时刻。

   估计就连陈群本人都没有想到,他会对后世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

   麋竺,字子仲,三国时期刘备帐下重臣。

   麋竺雍容风仪,见礼于世。

   武皇前期境界。

   “拜见陛下。”

   “子仲请起。”

   麋竺雍容大方,敦厚文雅。但不擅长谋略。

   刘备一直待他以上宾之礼,从未试过让他统御军队。

   但刘备对他赏赐丰厚,倍加宠信,没有人能与他相比。

   最后因为其弟糜芳背叛,羞惭而死。

   其实关于这一点也是杨逸最为不解的地方,也可以称为“三国时期”最大的谜团之一。

   糜芳为何背叛?

   他贵为刘备的“小舅子”,深受宠信。

   关羽能将江陵城交给他,说明了他在荆州军中的地位。

   杨逸不相信只是因为关羽在公开场合责备了他几句,糜芳就怀恨在心,然后“背刺”关羽,导致蜀汉大败。

   这又不是小孩子“过家家”,成熟一点的普通人都不会如此冲动。

   何况糜芳还是坐镇一方的蜀汉重臣,怎么可能为了言语上的冲突,便做出惊天之举。

   杨逸也不太同意他被东吴收买的观点。

   东吴不可能给糜芳类似于蜀汉的地位,更加不用提比刘备更加重用他。

   糜竺、糜芳兄弟在刘备最为落魄的时候,便陪伴在其左右。

   不仅倾尽家财支持,还将妹妹许配给他。

   当初曹操也曾经以高官厚禄拉拢过两人,都被他们拒绝,坚定表示跟随刘备的决心。

   所以糜芳应该不缺“忠心”。

   如果说离开兄长的影响,他就会轻易接受东吴的蛊惑,这也不合常理。

   糜芳要是如此“天真”,刘备不可能将其外放,并且还是镇守江陵城这种战略要地。

   要知道糜芳归顺东吴后,似乎就消失了一般,史料再也没有太多记载。

   说明他并没有进入东吴的高层。

   不缺忠心,在蜀汉地位显赫,深受信任,归降东吴并没有受到重用,那么糜芳为何要投降?

   当时荆州军只是遭受挫折,并不是溃败,如果不是因为糜芳献了江陵城,最后的结果还很难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