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无名三国志

第135章 没他的事了

无名三国志 老小鬼 2126 2024-05-27 08:06

  【扬州,柴桑】

   周瑜不论是威望还是实力,都是江东军方第一人,妥妥的顶梁柱。

   他的态度,将决定江东的命运,也决定了历史的走向。

   周瑜面对群臣,朗声说道:“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自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即便北方完全平定,曹操没有后顾之忧,又如何能在水战中与我们一争胜负?北方尚有马超、韩遂,曹操后患并未消除。而曹军舍弃鞍马,改用舟船,这是扬短避长。中原士兵远来江东,不服水土,必生疾疫。这些都是用兵之患。现在曹操自己来送死,我只需精兵数万,进驻夏口,必能破之。”

   这番话一出,群臣不禁愕然。

   孙权也是慷慨激昂道:“曹操老贼早就想废汉自立,只是顾忌袁绍袁术吕布刘表,还有本将军。如今那几方势力都已不在,只有我江东尚存。我与老贼,势不两立,公瑾之言,甚得我意!”

   比较有意思的是,孙权的话里并没有提到刘备。也许在他的心里,刘备都没有资格做曹操的对手。

   孙权拔出佩刀,砍向面前的案几,“再有言降者,下场有如此案!”

   于是,最后一个问题也解决了。

   周瑜说了,他能搞定曹操,那就打吧。

   某人在书上写,诸葛亮有一场经典的戏码,智激周瑜。而实际上,诸葛亮在柴桑的时候,恐怕跟周瑜都没有过正式的会面。那一句“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取自曹植的《铜雀台赋》,而这个铜雀台,这个时候还没有开始建。

   【孙权府,孙香房间】

   一名年轻的婢女说道:“那个院子一直锁着,院子后面酒坊里的人也不知道东家去了哪里。我在附近打听了很久,也没有得到任何消息……就只好从邺城回来了。”

   孙香拿起一册竹简就往下扔,不解气,抓着手边的东西继续扔,直到案上已经干干净净,扔无可扔。

   那婢女不敢抬头。

   站在孙香身边的另一个婢女劝道:“请小姐息怒,小兰已经尽力了,这事也不能怪她。”

   “你下去吧。”孙香板着脸说道。

   被称作小兰的婢女赶紧退了出去。

   【孙权书房】

   周瑜说道:“曹军哪里会有八十万,中原兵力不过十五六万,刘表留下的军队,最多也就七八万。曹操以疲病之军驾驭心存猜疑的部众,纵然人多,也不足为惧。孙将军只要给我五万精兵,足矣。”

   孙权用手摸着周瑜的背,“还是公瑾知我心。五万精兵一时难以凑齐,我已挑选了三万人,战船、粮草、武备都已经准备好。公瑾率军先行,我继续调拨人手军需。公瑾阵前临机决断,若是失利,就退回来,我当与曹操一决胜负。”

   两人的这一番对话,其实值得琢磨。

   江东到底有多少家底,能集结多少兵力,周瑜肯定是知道的。

   而孙权似乎有所保留,能给三万,就不给五万。

   话虽然说的漂亮,但实际想一想,周瑜如果在前线失败,就凭孙权那点能耐,想跟曹操一决胜负,简直是痴人说梦。

   【荆州,江陵】

   曹操在江陵磨蹭了两个月。

   这两个月里,江东那边发生了很多事情,足以改变未来的走向。

   现在大军终于出动了,顺江而下。

   很多曹兵一上船,身体就出现了明显的反应。

   晕船,呕吐,这些北方汉子,在平地上一个个生龙活虎,一到江上,就像霜打的茄子。

   除了这一路水军,北边还有另外一路曹军与之呼应。

   这一路,由赵俨督领于禁、张辽、张合、朱灵、李典、路招、冯楷七军,从荆州北部南下。

   【柴桑】

   周瑜、程普被任命为左右都督,鲁肃为赞军校尉。

   江东的都督,不是个固定官职,而是个临时岗位,其实就代表战时指挥权。

   这个程普,字德谋,是个老臣,早年就跟随孙坚征战四方,劳苦功高。

   孙权让程普与周瑜一同出兵,也是心机颇深。

   程普这个人,仗着资历老,数次辱慢过周瑜,跟周瑜关系并不好,所以,前线的事务,周瑜就不能一个人说了算。

   江东水军集结,周瑜、程普各领一万余人,逆流而上。

   因为有程普这另一个都督,导致周瑜可以直接指挥的兵力,只剩下一半。

   【孙权府】

   二十六岁的孙权,意气风发的踱着步子,从书房走出。

   走廊上,那个叫小兰的婢女见到孙权,赶紧低头让到一边。

   孙权从小兰身边经过,停住脚步,打量了一下她。

   “贱婢见过将军。”小兰立即向孙权行礼。

   孙权一笑,“长得倒是标致。”

   小兰忽然有些不安,“贱婢……是小姐屋里的人。”

   孙权瞟了一眼小兰腰上的刀,鼻子里哼了一声,“在这府里的人,都是我的人。”

   说罢,扬长而去。

   【荆州,樊口】

   有消息传来,曹操的大军已经从江陵出发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