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第四环,金蝉脱壳!
冯礼前倨后恭的态度倒是让营帐中的众人一愣。
张昊咂舌一声,被冯礼这突然转变的模样逗乐了。
“啧!我不过就走个形式而已,你特么还装起来了!”
“你说你装什么大尾巴狼啊?”
“老管,愣着干什么,拖出去砍了!”
管亥一听,提着冯礼的后脖颈就嘿嘿笑着要往外走。
而冯礼欲哭无泪,连连求饶。
“不要!张将军饶命!”
“小将不装了,不装了!俺降了啊!”
只是现在再来求饶已经晚了。
不过片刻,
冯礼的求饶声戛然而止,管亥擦拭着自己的宝刀再次走回营中,一边擦一边问道:
“主公,接下来咱们就该北上解决公孙续了吧?”
“唔...不急,安平这里还有一环布置。”
张昊与田丰对视一眼,脸上露出笑意。
“刚刚接到消息,张燕已应我之邀尽起麾下黄巾加入冀州战场,袁绍此时恐怕已经被后方的糜烂弄得焦头烂额了吧,那么我们再给他添一把火。”
“传我号令,大军起营,再次兵临安平城下!”
“既然咱们胜了袁绍一阵,怎能不到袁绍面前耀武扬威呢?”
于是,
随着张昊一声令下,麾下大军再次在安平城附近明目张胆地安营扎寨,并且每日都派人到城下搦战挑衅。
而袁绍由于夜袭失败,折了不少兵卒不说,黑山黄巾出山的消息也使他感到忧心忡忡,无心再与张昊死磕,只是紧闭城门,避开张昊大军的锋芒。
也就在这个期间,
张昊再使金蝉脱壳之计,只留下少许兵马留守营寨,主力则直接北上进入中山国境内。
......
与此同时,
冀州战场的风云突变,不过是天下众多纷乱中的一角。
之前有张昊的上表,公孙度成功上任颍川太守一职,为曹操占据豫州埋下了一根颇为有力的钉子。
袁术自豫州战场失利被曹操击败后,又逃到了扬州混得风生水起。
先是赶跑了自己任命的扬州牧陈瑀,接着拳打九江太守周昂,脚踢庐江太守陆康。
而在徐州,
徐州刺史陶谦由于年初向小皇帝进贡,已被小皇帝升迁为了徐州牧。
上半年在与曹操的作战中,攻入了兖州的任城郡和泰山郡。
同时,
在徐州还发生了一件更大的事。
下邳人阙宣聚众数千,自称天子。
这是继黄巾之乱爆发十二年前的阳明皇帝许昌、中平四年的渔阳天子张举、中平五年的益州天子马相之后的第四个自称天子。
只是,
阙宣起事没多久,陶谦就将其攻杀并吞并了麾下部众。
接着曹操腾出手来开始反攻陶谦,陶谦先前得到的地盘又原封不动吐了回去。
由于曹操势大,有顺势进犯徐州之意,袁术又自称徐州伯,陶谦见青州战场局势渐稳,赶忙传信支援孔融的刘备回援,收拢一切实力。
书信发到北海国,刘备仰天长叹。
“唉!汉室衰颓,朝纲不振,天下纷乱,豪杰并起!”
“我刘备今已过而立之年,脚下却无一块栖身之地!”
“从幽州到雒阳,从雒阳到徐州,这一路走来颠沛流离,何日才有时过于期、否终则泰之时啊!”
刘备的话也不过是发发牢骚。
如今寄人篱下,许多事情不是自己能决定的。
刘备从青州返回徐州,同样出走关中的吕布却从张杨处再投袁绍。
而这一切,
至少短时间内与张昊还不会有交集。
......
中山国,蠡吾。
蠡吾城下突然出现的张昊兵马让公孙续大感意外。
他结盟袁绍虽是与虎谋皮,但也不傻。
能牵制住张昊的一路偏师已经够意思了,真加入安平附近的主战场绝对会被袁绍当枪使。
所以公孙续一直不愿引兵东向。
可是现在张昊突然打过来了,那战事的主动权就由不得他了。
“少将军请看,那里就是张昊兵马所在!”
蠡吾城头,
守将正在为公孙续指明方向。
公孙续顺着方向看去,那个位置赫然就是傅士仁驻军所在。
“知道是何人领军吗?林间又有多少兵马?”
“回少将军,领军之人名为傅士仁;至于兵马,请少将军恕罪,末将实在不知!”
“傅士仁?怎么从未听说张昊麾下有这么一号人物?叔父和严将军听说过吗?”
身旁的公孙范、严纲同时摇头,不在场的公孙纪则留在了汉昌阻挡徐晃。
严纲面有愠色,皱着眉头怒道: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你身为蠡吾守将却不知晓城外的敌军数量,究竟是干什么吃的!”
“今局势危难,少将军要尔等又有何用?”
守将被严纲训斥,吓得跪服在了地上诚惶诚恐地回道:“启禀诸位将军,末将委实不知啊!”
“末将每日都有派出斥候出城探听情报,可城外的敌军巡逻严密,斥候难以接近他们的营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