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叛军在逃太子开局火烧公孙

第437章 东吴新王,破局江东!

  另一边,

   扬州,吴郡。

   如张昊所料,刘备返回徐州不久便再起兵马南下,与关羽汇合后一同进攻江东。

   消息传到吴县,孙权登时怒不可遏。

   “鼠辈!鼠辈!鼠辈!!!”

   “刘玄德,你枉称仁义,吾兄遵守约定未曾犯你徐州,你却趁我江东大乱之时起兵南下!”

   “还有袁公路,不过是一冢中枯骨,竟死灰复燃再犯我江东,孤与尔等誓不两立!!!”

   这一年的孙权十八岁。

   由于孙策死的太突然了,突然得让江东文武以及孙氏族人没有一点准备的余地。

   再加上外敌入侵,以一打二,孙权接手整个江东基业数月以来,可谓是忙得不可开交。

   甚至连晚上睡觉有时都会从梦中惊醒,害怕被袁术、关羽的兵马攻破城池,从睡梦中将他拉起来拖到外面枭首示众。

   本是十八岁未及弱冠的年龄,却承受了这个年龄不该承受的重担。

   如今刘备再率主力南下,整个江东局势雪上加霜。

   抱怨、焦虑、愤怒、无助,孙权觉得自己太难了!

   发泄过后,孙权目光怔怔地坐在主位上,胸膛一起一伏。

   这时,

   见孙权的怒火好像消了一些,张昭顶着现场压抑的氛围谨小慎微地站了出来。

   接着躬身拾起刚才孙权暴怒时砸在殿中的战报,言辞恳请地对孙权劝慰道:

   “大王!先王已逝,您现在才是整个江东的主人,也是吴国基业的掌权者。”

   “正此存亡之际,唯有挽狂澜于既倒才不会辜负了父兄所遗留下来的这份基业,当多修身养性呀!”

   张昭这话的潜在意思是说发泄个人情绪并不能改变什么,哪怕你孙权现在年龄尚浅,但既然已经坐在了吴王这个位置上,就得学会一个君王该有的为君之道。

   或许孙权听懂了张昭话里的潜在意思,也可能是自己也觉得刚才当着众人发泄怒火的样子太过失态,在简单调整了自己的状态后,孙权正襟危坐地说道:

   “子布先生言之有礼,方才是孤失态了!”

   “然战事危急,还请诸位见谅!”

   君王致歉群臣自然不敢接话,但至少现场氛围很快转变了过来。

   接着,

   孙权向在场一众文武问计道:

   “诸位!今江东风局势雨飘摇,袁术攻我丹阳,已占半郡之地;关羽犯我吴郡,更是即将兵临吴县!”

   “且江东各郡山越不安,勾连外敌;还有逆反之贼匡琦、周凤等人于豫章等郡作乱,今刘备又率主力南下,我江东一朝不慎便有倾覆全局的风险!”

   “为今之计,如之奈何?还请诸位以良谋教孤!”

   山越是这次江东大乱的引子,在关羽、袁术起兵犯境后,山越各部分别与两方势力暗中保持联络。

   而匡琦、周凤等人则打着黄巾余党的旗号在江东造反,鉴于袁术曾与颍川、汝南一带的黄巾刘辟等人联合,新起的匡琦、周凤便向着袁术一方。

   当前战局,不是周瑜、鲁肃、朱治、程普这些人没有能力,而是山越黄巾这些二狗子勾结袁术、陈瑀,并带路配合,让周瑜等人失了主场作战的部分优势,这才导致局势危急。

   对于这种内忧外患的局面,

   在场文武中或许投降的言论暂时不敢明说,但为了自身安全有意避战的人却没这个顾虑。

   “启禀大王,关羽犯我吴郡,即将兵临吴县!”

   “臣认为,吴县将危,当重迁国都再做计较!”

   有意避战的人把话说完,正在思索的张昭立即出言反对。

   “大王不可!此时国都一迁,江东人心必失,届时就算退了袁术、刘备,想再收江东人心便难了!”

   “何况此时迁都,让死守前线的将士们如何看待大王?这反而是在助长敌人威势,万万不可迁都啊!”

   听见张昭这话,本来对于迁都还有一丝意动的孙权立即收起了这个心思,装作一脸为难的样子把压力再次给到在场文武。

   “可若是不迁都,当前局势又能何解?”

   一众文武被孙权的问题难住,场面陷入僵局,不过最终还是张昭想到了办法。

   “回大王,山越问题由来已久,非一战可解;匡琦、周凤等人作乱,则当速讨之!”

   “至于袁术、刘备犯境,依臣之见,迅速破局的办法不在江东之内,而是在江东之外!”

   坐在主位上的孙权听到张昭有办法破局,急忙追问道:

   “子布先生有何良谋,还请速速道来!”

   这个时候的张昭还不是主降派,孙策临死前曾交代过张昭若弟弟孙权不能成事,张昭可自取的话。

   孙权之母吴太后也担忧孙权守不住这份基业,召来张昭等人询问,但张昭、董袭力保孙权。

   且张昭是个正直的人,没道理才把孙权扶上位,却又因为局势危急再把孙权扯下来,这有违张昭的为人。

   张昭不紧不慢地说道:“回大王,袁术死灰复燃攻我江东,是趁着曹操再次北伐之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