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叛军在逃太子开局火烧公孙

第35章 沮授再攻心,“事需缓图,欲速不达也!”

  “那是拱卫京师,以作北面屏障啊!”

   赵威孙在停顿片刻后才说道。

   但麴义的心思就如同他胯下的战马一样,躁动不安。

   他并不理解赵威孙为什么要突然这样说。

   这特娘的跟攻打高邑城内的叛军有什么关联吗?

   或许是见麴义没搭话,赵威孙继续阐述道:

   “我黎阳营兵骑北上,雒阳北面缺失一道防线,麴将军可曾想过若是黑山张燕这时反叛,京师当如何?”

   “若我等与叛军在这高邑城下血战,不管战果怎样?当我等再次回返黎阳时,守备也必定削弱!”

   “这,对朝廷不利!”

   “况且前些日子诏书中也说的是,只要将叛军张昊驱逐回幽州就算有功?”

   “驱逐,并不是意味着必须厮杀,麴将军又何必心急呢?”

   赵威孙说完,麴义看着眼前这个四十多岁的黎阳营统帅愤怒之色彰显脸上。

   一股滔天怒火从心头升起。

   两年了!

   皇甫老贼你知道我这两年是怎么过的吗?

   三年前黄巾张角造反,朝廷召天下精兵讨之。

   麴义也跟着加入了平叛大军中,在皇甫嵩手下听命。

   后屡立战功,逐渐崭露头角。

   皇甫嵩前往冀州任刺史时,见黄河北岸的黎阳营武备松懈,就想起了他这个会练兵的凉州人,将他调去黎阳营发光发热。

   后来西凉羌人再反,皇甫嵩为主帅前往平叛,因为麴义刚入黎阳营没多久就没来捞人。

   结果皇甫嵩才上任几个月的时间,又因没什么战果被免了,被派去保卫皇家园陵。

   没有契机调动,也没有人来捞他,老上司皇甫嵩就好像把他忘了一样。

   麴义也只能继续待在黎阳营练兵。

   直到现在,

   好不容易有机会跟叛军打上一场了,赵威孙这个老毕登又只想着驱赶对方。

   这可不就把麴义气坏了吗?

   麴义脸色通红地怒道:

   “赵统帅,你可听说过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昨夜叛军顶着雨势,不断骚扰城防,又经过一番厮杀正是疲惫的时候。”

   “如此扩大战功的良机,焉能不把握住?”

   “况且再精锐的士卒,许久不经战事又与乡民何异?何不趁此良机实战练兵,唤醒麾下兵骑血勇?”

   然而麴义的劝告完全不被赵威孙采纳,反倒被对方呵斥。

   “住嘴!麴义!”

   “你只是一个参军,我才是黎阳营的统帅,你是在教我做事吗?”

   麴义气得都快冒烟儿了。

   奈何他真的只是一个参军,没有调动大军的权利。

   马鞭啪的一声抽在马臀上,转身时留下一句话。

   “竖子不足与谋!”

   “你...”

   赵威孙闻言攥紧拳头,对麴义的不满由来已久。

   没想到今天对方更是当着这么多人落他面子!

   等这次回去一定要想办法把麴义赶出黎阳营,赵威孙暗暗决定。

   一旁的刘关张三兄弟这时一脸尴尬地立在一旁,也不知道这个时候是该说话还是不该说话。

   对!

   就是刘关张这个跑三基男团。

   前日刘备在瘿陶与郭典论了一番交情后,又得知黎阳营北上的消息,经过郭典的引荐也跟着一起过来了。

   看有没有机会混点军功。

   可如今看来怕是得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刘备嗫嚅了几下嘴角,

   想要劝劝赵威孙又不知道该以什么身份劝,只能紧挨着旁边的两个好基友缩成一团,尽量降低存在感。

   ......

   与此同时,

   高邑城上。

   张昊看着城外陪同在赵威孙等人身边的黎阳营兵骑不住感叹。

   “啧啧啧,朝廷的人来得可真是时候啊!”

   “瞧瞧人家这装备,不愧是拱卫京师的正规军!”

   “若我等此时出城与之野战,恐怕胜算不大啊!”

   听到张昊这话,黄巾出身的管亥顿时就不乐意了。

   “哼!要是我黄巾也有这身装备,谁胜谁败还不一定呢?”

   麴演趴在墙垛上,脑袋探出去不住张望,插话道:

   “管将军可不要小瞧了黎阳营,这可是大汉内郡三大营之一啊!”

   “黎阳营的营兵由幽、冀、并三州最精锐的士卒组成。”

   “不怪我多嘴,黄巾虽然血勇,但底子着实差了点,如何能与这群职业兵骑相比!”

   说到这里,麴演话语一转,嘀咕道:

   “也不知道麴义族兄在不在下面。”

   张昊这时看向被叫出来晒晒太阳的沮授、董昭两人,问道:

   “两位先生可有计策助我退敌?”

   沮授、董昭闻言随之一愣。

   他们好像还没有投降张昊吧,这张昊向他们问计,是不是脑子有病?

   董昭傲娇地把头一扭,冷哼道:

   “哼!没有,就是有也不会告诉你!”

   “不过我劝张太子还是降了吧,等黎阳营回程时还能顺路去一趟雒阳。”

   张昊轻笑道:“公仁先生不会说的只是脑袋去吧,呵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