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叛军在逃太子开局火烧公孙

第92章 夜宴风波,王允再施‘美人计’

  “颍川荀氏...”

   听到这几个字,

   张昊默默将放在案桌上的腿脚又拿了下去。

   傲归傲,

   在荀爽、荀攸这种大才面前还是应该讲点礼仪。

   荀爽,荀氏八龙、慈明无双,八个兄弟中最出名的;

   荀攸,那就更别说了,顶尖谋士!

   “咳咳!原来荀氏的两位大才也在啊!”

   张昊不太自然地随手还了一礼。

   内心暗暗思量:刚才表现得是不是太张扬了一点,没给他们留下不好的印象吧?

   待会儿走的时候要不要让管亥将他们打包带走?

   王允还是不甘心,继续执着地劝说张昊。

   “张将军,此时雒阳城中空虚,依将军所言我等除掉董卓虽然有些困难,但并不是没有机会!”

   “只要董卓一死,无上荣耀尽加你身啊!”

   张昊连连摇头,“不干就是不干,老东西你休想蛊惑我!”

   王允看着张昊这么坚决的态度一时间也没了主意。

   咚咚——

   门外忽然传来两道叩门声。

   场中众人顷刻间变得安静下来。

   王允警惕问道:“谁?”

   外面的人回道:“父亲,是我,我给诸位大人送热茶来了。”

   王允放下心来,“进来吧。”

   嘎吱——

   随着房门打开,一阵清香扑鼻而来。

   张昊先前在外面见到的那位围炉煮茶的女子端着茶具款款而至。

   尽管场中烛火不算明亮,但张昊依旧看清了对方的面容。

   精致而无可挑剔的五官,脑后黑发如瀑,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红唇妩媚,黛眉弯弯,双目好似一泓清水,一颦一笑间都能勾人心魄。

   “公子请用茶。”

   “好...”

   女子依次给众人添上热茶,随即向王允告辞一声便要退了出去。

   然而王允突然叫住她,“红昌暂且留步。”(注:想了想,貂蝉还是得写,不过为了区分,这里王允义女只叫任红昌)

   王允叫住了自己的义女,又转头看向张昊。

   “不知张将军今年年方几何啊?”

   张昊心下一紧,看了看场中貌美的女子,又看了看王允忽然间变得慈眉善目的面容。

   嘶!美人计!!!

   张昊神色僵硬地回道:“刚满十七,舞象之年。”

   王允露出一副欣慰的笑容。

   “自古以来美人配英雄,小女任红昌今年年方十四,将笄之年,正适合配张将军这种英雄啊!”

   “不过听闻张将军与蔡邕之女将有姻亲,又有万年公主可为大汉驸马,老夫不求张将军娶红昌为妻,作一小妾足矣。”

   王允说完,又向任红昌问道:

   “红昌,你觉得张将军可为英雄乎?你可愿嫁与张将军为妾?”

   “张将军当然可称英雄,为妻为妾红昌都愿意,全凭父亲大人安排。”

   任红昌眉眼含羞,稍稍打量了张昊一眼。

   王允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样,捋着胡子问向张昊,

   “张将军以为此事如何?”

   可此时的张昊却忽然悠然自得地坐了下来慢慢品茶,呷了几口茶水不疾不徐地说道:

   “王司...王尚书令的美人计用得可真是炉火纯青啊!”

   “美人谁不喜欢,告子有言:食、色,性也!”

   “王尚书令欲将您的女儿嫁于我,我自然喜不自胜,但是...我若同意了这桩婚事,恐怕除董一事也势在必行了吧?”

   王允坦然承认,“自然如此!”

   “老夫将小女嫁与张将军唯一的条件,就是请张将军除掉国贼董卓!”

   “若张将军不能办到,小女也断然不可能嫁与张...”

   砰——

   张昊突然将手中的茶杯重重放在了案桌上。

   “哼!那听王尚书令的意思谁若能除掉董卓,令女就是谁的了?”

   “原来王尚书令的女儿仅仅只是你不择手段达到目的工具,如此佳人的命运落在王尚书令的手里,当真是悲哀啊!”

   王允听到张昊这话并不生气,平和地说道:

   “红昌仅仅只是我的义女,数年养育之恩换来小女的以身为国,此乃大义,小女此举后世史书上也会留名千古!”

   “既然张将军不愿意看到佳人为国事而失身,何不与我等共谋董卓?”

   听闻此言,张昊与任红昌对视一眼。

   任红昌眼中眸光流转,脸上带有戚戚之意惹人怜惜;而张昊却古井无波,并不为之动容。

   红唇轻抿,眼睑低沉,任红昌微微一礼婉转而又哀伤地说道:

   “父亲养育之恩红昌不能不报,妾身若能为父亲大人分忧...此身,何惜...”

   任红昌说完,再向王允行了一礼便推门离去。

   临行前看向张昊的一回眸,比那杜鹃啼血还要令人感到痛心。

   ...

   张昊不为所动的原因,

   很大一部分自然是担心王允之后的美人计不能施展,而改变了历史走向。

   另一部分原因则是这个时候除掉董卓的风险太大,可能性太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