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叛军在逃太子开局火烧公孙

第203章 许攸诈于毒,“陶升兄弟,拉兄弟一把啊!”

  “emmm...可是我觉得建义中郎将就足够了呀...”

   陶升很是委屈地嘀咕一声。

   许攸耳力不错,登时气得想暴揍陶升一顿。

   “你...简直是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一甩衣袖,许攸气冲冲地向前走去。

   行不多时,

   许攸来到了邺城治所,根据大厅中的布置,略一猜测就明白了于毒等人是准备开宴会。

   主位上,

   于毒举止轻佻地问道:“不知贵使奉袁本初之命而来所为何事?可是来恭贺我军拿下邺城的?”

   于毒说完,两侧黑山渠帅跟着哄然大笑。

   许攸心中鄙视,但表面没有露出多余的情绪。

   “于渠帅,我也不与你绕关子,此行确实为邺城而来!”

   “你也知道,邺城乃冀州州治,袁公正在安国一带与张昊大军对峙,邺城一失难免军心浮动。”

   “又鉴于上次与于渠帅合作过一次,故而想从于渠帅手中赎回邺城,同时罢战言和,至于条件,袁公有言一切好说。”

   于毒一听,感到很是意外。

   “哦?赎回邺城?罢战言和?不知袁公出的起什么价格?”

   “嗯...二十万石粮食、五千匹布帛如何?”

   许攸沉吟片刻,抬起两根手指,咬着嘴唇一副肉痛的模样。

   于毒闻言哈哈大笑,不屑回道:“许攸,你看不起谁呢?”

   “且不说这个价格如何,我于毒遵照张燕命令征伐魏郡,若因尔等的许诺罢战,其余黑山渠帅会如何看我,你想让我与张燕火并不成?”

   许攸连忙摆手,说于毒误会了。

   “于渠帅,袁公让尔等暂且停止攻掠魏郡,是为了避免魏郡百姓有更大的伤亡啊!”

   “袁公已经在着手与张昊议和了,一旦议和成功,想来张燕也会随之退回黑山。”

   “届时张燕一退,于渠帅难道还要独自留在魏郡,对阵袁公的大军吗?这都是为于渠帅着想,为了跟于渠帅结个善缘啊!”

   于毒惊讶道:“袁绍打算与张昊议和?此事当真?”

   许攸重重一点头,“当然当真!”

   然而在心里,

   许攸补了一句‘真个屁!’

   他对于毒说的所有话都是假话,目的只是为了使于毒不至于太过敌视他,真正的杀招在一同混进城中的陶升身上。

   陶升在没暴露之前一直都在给他们传递小道消息。

   而这些小道消息,都是由陶升买通、或者安插在各部渠帅麾下的黑山贼传来的。

   这次陶升在许攸的强迫下混进邺城,就是让他去找那些买通、安插的黑山贼进行密谋如何颠覆邺城!

   当然,这其中有个风险。

   就是那些黑山贼很可能不认陶升,假意密谋实则转手就把陶升给卖了。

   ...

   此时治所之中,

   于毒不断琢磨着许攸刚才说的话。

   如果袁绍真能与张昊议和,那许攸刚才的条件不是不可以接受。

   毕竟打仗是要死人的,能白得来的好处没理由不要!

   “可是...我怎么知道你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

   “即使是真话,你家袁公要是没能与张昊议和,届时又当如何?”

   于毒死死地盯着许攸,想从其脸上看出个真与假。

   许攸心中一笑,反正都是假的,随便说!

   “于渠帅!袁公都派我来出使了,难道此事还能作假不成?”

   “至于议和能否成功,我方可先行支付渠帅十万石粮食,一千匹布帛!”

   “待议和之事敲定,再将剩余的缺漏补给渠帅,渠帅认为如此可行?”

   于毒沉吟片刻。

   “那就先把十万石粮食,一千匹布帛送来,我要先看到你们的诚意!”

   “请于渠帅放心,我这就修书一封回去,另外...观此地布置,渠帅可是要置办酒宴?在下赶路匆忙正是闲饥难忍之时,渠帅可愿为在下多置一副席案?”

   许攸这副混不吝的模样落在于毒眼中反倒更添了几分真实性,所以也没拒绝。

   而许攸真的不怕死吗?

   开玩笑,数年前许攸可是跟冀州刺史王芬谋划过废帝的,现在这个不过是小场面罢了!

   ......

   也就在许攸留在治所混吃混喝的时候,

   陶升已经找到认识,且说服了的几个黑山小卒,正在密谋如何烧掉邺城粮仓。

   只要城中火起,黑山贼抢救不及时没有了粮食,一定会退出邺城,或者从魏郡各县征调粮食。

   那时早有准备的崔巨业就会趁势出击,亦或者围点打援断了黑山贼的运粮队。

   如此,

   魏郡或可轻易收复!

   可惜的是,

   许攸、陶升的想法很好,中途却出了一点意外。

   说服的黑山小卒先行前往粮仓,陶升在半途离队如厕,正好撞见了同样如厕的眭固。

   “嗯?陶升?”

   “眭白兔?”

   两声惊呼一前一后响起,接着两人就在茅厕内干了起来。

   “狗东西陶升,敢背叛我们黑山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