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引导舆论,张闿:“我张闿欲反,大刀所指,谁敢不服?”
“启禀陛下,南面传来急报,许都生变!”
由于管亥等部已经涉足黄河南岸上百里,许都发生变故的消息也很快被张昊得知。
张昊从祢衡手中接过书信,瞬间喜笑颜开起来。
“哈哈哈~~~”
“没想到汝南一带的黄巾竟然还给朕准备了这么一个惊喜!”
“冲击许都,好好好!这波干得漂亮,当赏!”
张昊的心情此刻极为喜悦,甚至恨不得当场小酌几杯放纵一下。
刘辟、何仪冲击许都的消息传开,许都北面的防务也跟着大乱,管亥等部找准机会再次向南推进数城。
一时间说是中原大震也不为过!
而这个结果,正是张昊一开始就想要的!
“没想到刘辟、何仪这群人竟然提前干成了朕想做的事。”
“那么下一步,就该是操作舆论让曹操尝尝什么叫三人成虎、众口铄金了!”
“来人!迅速命令卞大的人潜入兖、豫之地,不管是用谶言也好,童谣也罢,总之给朕大肆宣传战事之所以不顺,当今朝廷之所以会见到如此局面,都是曹操与朕暗中达成的协议!”
“朕可不相信刘协下面的那些公卿大臣们会放过这个攻讦曹操的机会,毕竟曹操此前不是自领司隶校尉护卫京畿安全吗?”
“虽说颍川郡不属于司隶,但如今的颍川郡又与京畿地区有何区别?许都遭受黄巾冲击,他曹操难辞其咎!”
当初在从辽东发兵幽州时,张昊就让卞大的人潜入幽州对公孙瓒发动过一次舆论战。
如今对曹操再来一次,属于驾轻就熟的事。
虽然这其中或许会因为地域口音有暴露的风险,但无关紧要!
毕竟对于朝堂上那些想对付曹操的人来说,他们才不在乎这是不是张昊在用离间计,他们仅仅只需要一个对曹操发难的理由罢了!
正所谓无巧不成书。
贾诩帮助张昊点燃了天下大乱的导火线。
然而导火线燃烧到终点时,促使朝廷与曹操之间矛盾彻底爆发的,还有一件事。
......
兖州,陈国。
由于曹操让曹仁领军北上时,特地嘱咐不要太过靠近徐晃进犯的济阴郡。
因此曹仁北上的路线,便是从刘宠的陈国经过,再从陈留郡北上东郡。
而就在朝廷下诏让刘宠入京勤王的期间,袁术旧部中有这么两个人一直在惴惴不安。
一个名叫张闿,另一个名叫张烱。
“诸位!曹仁将军派人前来传令,接下来我军暂且停止北上,先入颍川郡护卫许都。”
“之所以这么做,据说是北面的张昊派兵渡过黄河,径直往许都打去了。”
“对此,尔等有无异议?”
“当然,就算有异议也无用,我等今为降将,只能听令行事!”
“好了,军议已毕,都下去吧!”
袁术的女婿黄猗召来麾下众将,向众人传达了曹仁最新的命令。
随着张昊又是征发预备役,又是加强攻势牵制曹操,曹操在北面的军力一时间有些捉襟见肘起来。
可一直往南打的管亥等部又不能忽视,力不能及不是理由,曹操只能让曹仁再次转道先保许都要紧。
而曹仁要改变行军路线,监管的袁术旧部自然也要跟着行动。
可任谁都没想到的是,
就这么平常的一次军事调动,让袁术旧部中一个叫张炯的人慌了神。
“张先生,你怎么了?怎么脸色有些不太好?”
“啊!是李丰将军啊,炯...可能是近来赶路太过疲劳,休息不好才这样的吧,让李将军见笑了,毕竟炯不像李将军常年征战,对连日行军都习惯了!”
满脸煞白的张炯随便找了理由糊弄李丰。
从刚才黄猗说他们接下来要前往许都开始,张炯背心的冷汗就一直没停过。
除出使袁术的李孚外,袁术想要称帝有人反对就有人赞同。
而张炯就是赞同袁术称帝的人之一,他是用符命来劝说袁术。
袁术称帝是大逆不道,劝说袁术称帝的人自然也是大逆不道。
然而征战袁术的是曹仁,除战事以外的事,曹仁并不想做太多处理。
因为有些事情处理不好,还不如不处理,他宁愿把这些事情留给曹操。
所以他在战事以外的事情上,做得最积极的一件事就是逮捕张闿,这个杀了曹嵩、曹德的凶手。
而像张炯这种在曹仁眼里无关紧要的人,便成了漏网之鱼。
黄猗召开的军议结束,张炯慌慌张张地回到自己营中。
他是劝袁术称帝的人,曹仁没清算他不代表曹操事后汇总不会清算他的,毕竟需要维护汉室的颜面,所以张炯一直想的是跟着军队北上后找机会投了张昊。
然而如今行军路线一变,还前往的是许都,这不是自投罗网又是什么?
“怎么办?怎么办?”
“要是去了许都,说不定我就难逃一死了啊!”
张炯焦躁不安地在帐中来回踱步,苦思冥想解决办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