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叛军在逃太子开局火烧公孙

第318章 形势急转,东郡之议

  曹军在黄河岸边的攻势很迅猛,宛如那疾风骤雨一般。

   此时,

   濮阳河段附近,曹洪等将奉命在此强渡。

   “报~~~启禀诸位将军,李整将军亲率锐卒先登,已于北岸扎下营盘!”

   “敌将鲜于辅正挥兵来攻,李整将军请求诸位将军速速派兵支援!”

   传令小卒通报完毕,曹洪立即下令道:

   “好!李整不愧是李乾之子,有其父英雄之风!”

   “传本将号令,各部迅速渡河,务必坚守营盘直至大军到来!”

   李整所部是渡河的前锋,且先锋还是李整自己请命得来的。

   单独说李整,或是其父李乾或许大家很陌生。

   但说到乘县李氏或许就不会那么陌生了,因为吕布在兖州时,就曾兵败在李氏族人李进手中。

   而李乾从子,李整从弟,便是李典。

   李氏是豪强,李乾加入曹操时是带资入股,麾下兵马不是本族族人就是曾经供养的食客。

   但陈宫、张邈等人迎吕布入州时,李乾被薛兰、李封所杀。

   鉴于李乾所统兵马成分的原因,曹操于是让李整父死子继,继续统领李乾的老部下。

   由于这些人是比私兵还要更亲近的宗族之兵,那打起仗来的战斗力远超一般军队,作为渡河的先登正好合适。

   鲜于辅麾下兵马没能第一时间将其赶下河。

   等曹洪、吕虔等部兵马一到,五打一,鲜于辅更难了。

   “该死的!主力,这是曹军主力!”

   “快!骑手何在?速向邻近河段驻军求援,再去黎阳请徐荣将军发兵!”

   曹洪等部兵马一过河,突然间骤增的压力让鲜于辅感到一阵绝望。

   为什么?

   为什么每次都是他?

   蓟县城外被公孙瓒打成重伤的是他,高阳近郊被吕布生擒的是他,袁绍的南皮城反击战,被颜良、文丑、张飞等人凿穿阵型重伤的还是他;

   现在曹操想强渡过河,主力偷袭的河段驻军将领又是他!

   好好好,每次受伤的都是他是吧?

   鲜于辅顿感悲愤,叹上天何其不公?

   不过这一次,援兵来得很及时。

   “鲜于将军勿忧,东莱太史慈来也!”

   “全军听令!百骑一组,轮番冲杀,务必将曹军尽数赶下河岸!”

   ......

   魏郡的攻伐还在继续。

   另一边,

   张昊所在的东郡大营。

   “马腾、韩遂也来凑热闹了吗?李傕、郭汜怕是快要败亡了!”

   “啧!也不知道南面的袁术还能撑多久,孙策的脱离直接带走了袁术在扬州一半的实力!”

   “现在敌我双方对比,我方四个州对朝廷一方八个州,形势急转直下啊!”

   张昊收到马腾、韩遂代表凉州参战的消息,是从袁绍那里收到的。

   因为沿途堵塞,并州、司隶、兖州、青州四大州的诸侯们已经把他包围了。

   对于张昊有利的消息,各方势力默认封锁;

   对于张昊不利的消息,各方势力恨不得张昊比他们更早知道,好借此动摇张昊的军心。

   而袁绍的目的,

   显然是想借助整个天下的大势来给张昊施压,借机谈条件。

   祢衡顺势问道:“陛下,如今局势对我大夏不利,袁绍愿意保持当前状态,克制对我军发起攻势,条件是释放袁尚、文丑。”

   “对于此事...我军要接受袁绍的提议吗?”

   张昊在帐中来回踱步,其余人的目光都集中看来。

   将众人脸上的神情收在眼底,张昊在沉思良久后坚毅地说道:

   “不!不能放!”

   “即使有朝一日真的要放,也不是现在这个时候!”

   “当前整个天下的局势确实对我大夏不利,但东郡这里,袁绍都被咱们打成什么样了?”

   “咱们就不放,难道他袁绍还真有胆子出来与我军决一死战?”

   “他不过是在仗势欺人罢了!”

   “何况袁绍如果真的重视他儿子和大将,那袁尚、文丑在咱们手上至少会让袁绍有所顾忌,而一旦放了,袁绍没了顾忌,尔等真的相信袁绍还会遵守承诺吗?”

   张昊的态度很强硬,说辞也是有理有据。

   即使之前众人心中还有一点侥幸心理,当张昊给出理由后,仅存的一点侥幸也在这一刻消失得无影无踪。

   “那依陛下之见,目前我军应当如何?”

   “听闻魏郡的局势似乎不太妙,吕布、曹操正在共击徐荣。”

   “我军是要即刻回援魏郡,还是...继续留在东郡与袁绍对峙?”

   管亥这时作为老资格,代替众人问出了心中疑虑。

   张昊先将这个问题甩给了司马懿和沮授。

   “公与先生和仲达觉得呢?”

   “回陛下,懿认为只要能稳住东郡当前的局势,当优先回援魏郡!”

   司马懿很快说出了心中的想法,并且解释道:

   “邺城乃陛下新定的国都,一旦国都被围,恐三州之地都会人心动荡!”

   “且魏郡南有曹操,西有吕布、张杨,听闻剩余的黑山贼雷公、五鹿等人又想借机起势,三方势力呈夹击之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