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镇北王

第1069章 这不是再打朕的脸?

镇北王 天香瞳 2804 2024-05-27 08:06

  杨敬面色肃穆。

   “一定是这样!”

   “起来!”

   他又冷眼看着自己的儿子。

   “父亲,去哪里。”

   “我带你去见陛下。”

   “啊,去见陛下?”

   杨俊生面色露出胆怯之意。

   “现在知道怕了,早干什么去了?”

   杨敬将其一把拉起。

   这三子身体干瘦,现在看来就是受那奢香毒害,是他疏于管教才造成这般恶果。

   谁家还没个这样的孩子,他也就睁只眼闭只眼放任了。

   谁知跟那些狐朋狗友竟混出这么大的麻烦。

   “走,现在主动找陛下认罪或许还能轻饶,等陛下主动寻来,整个家族都不一定能保的住!”

   经历了上次的事情后,杨敬倒是有些了觉悟。

   其实只要顺应圣意,就能过的踏实,该舍弃的时候就舍弃,钱财利益能有命重要吗?

   之前他拿出家中存银去换了宝钞,长子杨俊才立即被提拔进了税务署。

   这不就是明确的反馈吗?

   陛下手握名单,却一直没什么动作,还不是等着他们主动交代吗?

   迟了,可就晚了!

   走!

   杨敬拉着杨俊生,前往了皇宫。

   有这般想法的并非他自己,而还有一些人是准备死扛。

   总之,这次是拔出萝卜带出泥。

   济世堂售卖奢香已有两年之久,这么长时间,该有多少人参与?

   而且还都是长期购买。

   真要细查起来,这里面的问题可是严重了……

   杨敬想的没错。

   在关宁的龙案上已经摆放了一份详细的名单!

   公良禹等人大气都不敢喘。

   只因涉及不少权贵势要之家,多为其家族后代子弟,甚至本人也有涉猎。

   陛下曾三令五申严禁奢香,早前连陛下亲属都惩治过。

   可依旧有这么多人犯禁!

   这不是冒大不讳吗?

   而且这还只是一部分,济世堂在全国范围内的大城都设分堂,那这些地方上的权贵势要之家又有没有参与呢?

   答案是一定的!

   “在严刑拷打之下,萧鼎绝对不敢欺瞒胡言,而且我们也通过对济世堂其他负责此事的人审问对照,可以确定这份名单无错。”

   花星河开口说着。

   他的言外之意是,名单是真实的,不存在萧鼎在情急之下,乱咬的情况。

   “不过据萧鼎交代,前朝余孽只存其一家,再无其他同党,这些人只是购买奢香……”

   花星河又补充了一句。

   相比较而言,涉及前朝余孽的事情显然更加严重。

   关宁细看着并未说话。

   良久才是开口。

   “好啊!”

   “好啊!”

   “这么多年,朕时常听到权贵们抱怨朕对其太过严苛,总是剥削至使其生活艰难……”

   “难吗?”

   “朕看是好的很!”

   关宁开口道:“价格如此高昂的奢香都能买的起,这是难吗?”

   “这个胡茂,一个小小的吏部给事中,竟还是济世堂的大户,他的俸禄根本支撑不起,那钱是从何而来?”

   众人沉默。

   这份名单能暴露出的问题太多了,可不只是表面这样。

   别说给事中,就是内阁首辅的俸禄也无法长时间负担的起。

   那他的钱是哪来的?

   自然是贪污而来,像这种情况并非个例。

   “历史重演了。”

   关宁低沉道:“朕曾封授的贵族也成长了,开始奢靡享受了,这不是在打朕的脸吗?”

   其下众人沉默不语。

   通过这份名单能看出,新朝权贵占大多数。

   原因也很简单,前朝权贵被他整治的差不多了。

   这也似乎是一个无法改变的规律,安逸的生活让人麻痹,曾经最痛恨权贵的人,在他们成为权贵后,又走起了老路。

   新朝刚成立,关宁也封了一批权贵,这些年打仗也算频繁,有战争就有立功的机会,自然也要封赏。

   这积累下来,造就了一批新朝权贵,他们也有变为腐朽的趋势。

   在这份名单上就能看出来。

   “朕要推行农庄法,这个不许,那个不愿,他们倒是富裕的很,连这么贵的奢香都能享受的起,这公平吗?”

   关宁起身道:“这不公平!”

   借这个机会关宁觉得有必要好好说道说道了。

   “从新朝建立以来直到现在,朕做的所有事情,其实总的来说就两个字,公平!”

   “权贵势要之家的后代子弟,可以轻易负担的起如此昂贵的奢香,一块标准奢香三千两,而大宁老百姓一月生活需要多少?”

   “三两银子!”

   关宁看着众人。

   “如此巨大的差距,简直是触目惊心,更可怕的是,大多数人家都没有这三两银子。”

   “是他们好吃懒做吗?是他们没有付出劳动吗?这些都不是,而是他们付出了,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报酬!”

   “朕常说,付出就应该有收获,可现在出现了严重的偏差!”

   “陛下所言极是。”

   公良禹开口道:“臣还未跟随陛下之前,是在当地做教书先生,臣就注意到一个问题,绝大多数的百姓,并不能通过劳作养活一家人。”

   “北方人口稀薄,一来是因为战争的缘故,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穷!”

   “每有出生婴儿,能正常长大成人者,十之存九,也就是说,十个新生儿,最终可能只有一个正常长大。”

   “公良禹说的很好,这也是根源。”

   关宁补充道:“大宁的根基是在老百姓,而不是在那些贪图享受的权贵。”

   “有充足的粮食,哪怕是一个最低保障,他们都能抚养子女,可现在的情况是,他们并没有余力,更不用说,送入私塾学堂,进行培养,就算能够长大,他们也会面临到如他们父亲那般的困境,这便形成了恶性循环,大宁人丁越来越少,就算有人丁,或是背井离乡,或是落草为寇,或是参与起义……”

   “这些可不是危言耸听!”

   众人听之,内心震颤。

   陛下说的严重吗?

   一点都不严重,而是事实!

   这在前朝大康体现的淋漓尽致。

   情形不就如描述这般吗?

   到新朝是有些改变,可也未完全改变。

   照此下去,大宁还如何强盛?

   “这就是朕要说的。”

   关宁沉声道:“我们要给老百姓公平……”

  喜欢镇北王请大家收藏:(www.xs4.cc)镇北王全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