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镇北王

第1832章 元武帝的最终目的

镇北王 天香瞳 2139 2024-05-27 08:06

  魏都,望京城。

   皇宫,勤政殿。

   日初破晓,刚到卯时,朝臣们便陆续进宫开始上职,今日并无朝议,朝臣们只需到各自衙门即可。

   朝议并不常举行,姬川觉得朝议太浪费时间,你一句我一句,整个上午过去了,最后也议不出什么。

   在其即位之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设立了文华殿,将重臣集于其中,加封文华殿大学士。

   宰相依旧是文官之首,只是权力分散了,当然姬川也并不是忌惮宰相宋太平。

   作为两朝宰相,他对宋太平只有信任而无忌惮,他是觉得这样设立在处理政务时更有效率。

   显然,这也是效仿大宁的体制。

   大宁延续前朝大康,设立内阁,后关宁又进行了改革才有了现在的体制。

   到魏国一观,自上而下能发现有很多大宁的影子,这便是姬川效仿元武新政而施行,他学了很多,目前看来很多都已见成效,弯路走多了,也能走到直路,可效仿大宁宝钞发行了大魏宝券却是大错特错,且难以弥补。

   仅此一件,便足以让魏国走向深渊。

   每日都会进行廷议,文华殿大学士们结伴去了勤政殿,为了方便议事,他们与皇帝同日办公。

   户部尚书李纯靖,兵部尚书周立,大学士杨汉卿,大学士谢康,大学士宋维……

   “陛下来了吗?”

   李纯靖问着守在殿门口太监。

   “陛下一夜在此,并未回宫,已经在候着几位大人了。”

   闻言,几人都是面色一惊,李纯靖下意识的抬头看着殿匾,这勤政二字可真是没有叫错啊。

   他们迈步进了殿里,却见姬川坐在龙案后,在一摞厚厚的折子后埋头,他眉头深皱着,面容带着沉色,拿着御笔久久难以落下。

   “臣等叩见陛下,陛下圣躬安否?”

   众臣行礼才是打断姬川的思绪。

   姬川随意的摆手,示意起身,才是开口道:“朕如何能安?”

   “这些折子里就没有一件好事,东凉郡闹了灾荒,长棱郡坝河决堤,开阳郡,北宾郡都要朝廷拨款救济流民……凤西郡已有起义,其他各地都有这样的苗头……朕如何能安?”

   姬川愁容满面,现在的魏国就像是一个屋顶破旧的屋子到处漏水。

   “陛下要保重龙体啊!”

   看着尽显疲态的姬川,众臣不由身心微颤。

   陛下已入中年,长时间操劳如何能受得了?

   “国事繁重,朕连入眠都难以做到又何谈保重……”

   姬川摇了摇头道:“说正事吧。”

   “户部能不能拿出银子救济地方?”

   “回陛下。”

   李纯靖开口道:“朝廷连税都收不上来,百姓实在无钱无粮可缴,若压的太紧,怕是会出动乱啊……户部实在是拿不出银子啊。”

   姬川沉默无言。

   他知道就是这样,为弥补大魏宝券的窟窿,朝廷早已放空国库。

   “陛下,如您所言,凤西郡已有动乱之势,且不止是凤西郡,还有数郡皆有苗头,臣以为应当调军迅速镇压,以防扩大之势。”

   兵部尚书周立站出来谏言。

   “军队尽在北边防守大宁军队,原本兵力不足,若再调动,恐给其机会……”

   姬川顿了顿又道:“你说的也有道理,趁着才起苗头,应尽快扑灭,兵部和都督府尽快上了折子,以轻重缓急,以兵力调配……先行救急。”

   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

   当百姓长时间吃不上饭的时候,就要开始起义动乱造反。

   姬川知道根源在哪,很可能用不了多久就会遍地开花。

   还好也是民间自发的百姓起义,虽有动乱但也能控制……

   拆东墙补西墙。

   这就是他目前能做的事情。

   “根源还在币制,根基不稳,国力如何恢复?”

   姬川转向了李纯靖。

   “你是户部尚书,你现在可有法子挽救?”

   “朕让你从白丁到了中枢,你可要拿出实绩,才能不负朕的期望!”

   “回禀陛下,臣不知该如何挽救,但臣已知晓钱大富下一步会做什么?”

   “钱大富!”

   听到这三个字,姬川面色瞬间变得阴沉,眼中也尽是杀意。

   他对这个名字并不陌生,魏国军情署已将钱大富的底细挖了个底朝天!

   魏国能有现在衰败局面就是此人一手造成!

   他派出几波杀手行刺钱大富都没能成功,此人长久躲在青山郡大宁军府,有万军护卫,想要杀他,难如登天!

   “大宁下一步会做什么?”

   “让大宁宝钞成为魏国的流通货币!”

   李纯靖沉声道:“而今在民间,最被推崇,备受信赖的就是大宁银元!”

   “而大宁宝钞实际上就另一种大宁银元,到大宁银元极少,且被抄的价格虚高,老百姓总是要钱花的,可现在的情况是,不止朝廷没钱,民间也没钱……这个时候大宁宝钞出现就能满足所需,因其价值,因其稳定,会迅速被百姓接受,从而成为我们魏国的流通货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