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镇北王

第2073章 陛下声名恐怖如斯

镇北王 天香瞳 2118 2024-05-27 08:06

  关宁已经在极力隐瞒行踪但还是不可避免的被发现,不过谁也不敢直接提及,装作不知即可。

   陛下离京日久,总要跟家人团聚,这个时候打扰纯粹是不长眼,尤其悄然返回给朝臣们带来的压力太大。

   谁都不知道陛下是什么时候回来的,他又在暗中查到了什么,又把谁盯上了。

   朝臣官员谨小慎微,不敢相互走动,都在自醒吾身,回想自己做过什么僭越之事,当天上午就有官员主动去都察院投案自首,只求能从轻发落。

   这是工部下属水工局的官员,在新修水利工程上有过贪墨,听闻关宁回京主动投案。

   此事迅速在各部衙传来,更是引起人心惶惶。

   主动投案,从轻发落。

   这可是陛下之前言及,还说是本着治病救人的原则。

   有人带了头,不久又有人主动投案,是工部下属路桥局的官员,在修路建桥中贪墨工款。

   近年来,朝廷进行民生基建,主要集中在水利路桥两部分,为此专设局署,工部权重更大,再不是清水衙门,经手工程巨款便大胆伸手。

   有两人主动投案,已是非比寻常,给人的压力更大,各种舆情无故传开。

   有说陛下已经放言,近几日就是给人机会,若能主动投案便从轻发落,若存有侥幸被查到,下场难料!

   陛下每次回京动刀已成惯例,当然惩治也极其严格,轻则抄家,重则流放,被灭族的也不是没有……

   其实关宁根本没说过这样的话,他沉溺于温柔乡无法自拔,哪顾得上管?但架不住有人脑补。

   临近中午,户部下辖矿务署司牧主动投案,递交了自己贪墨罪证。

   新朝建立,外戚入京,利用身份地位占据把持京郊大矿,囤积居奇不说,还从云州往来运人采矿,后有人拦驾告御状,关宁亲自督办,亲舅舅都被砍了脑袋。

   后来便设了矿务署做下户部下辖司署,管理全国煤矿,铁矿等,权重极大!

   大宁国力不断提升的这几年,也是全国大开采的几年,作为穿越者自然知道该怎么利用天然矿藏提升国力,矿务署权重不言而喻,而今司牧主动向都察院投案,这可不是小官小吏能比拟的。

   矿务署主官已是高位,据其交代犯案颇重,贪墨极大,不然也不会如此害怕,自知罪孽深重,死罪难免,只求能保住家人。

   仅他自己倒是其次,怕是要牵扯出一大批人……

   事情不止是闹大了,反而愈演愈烈!

   关宁名头,竟恐怖如斯,只是传出个悄然回京的消息,就吓得不少人寝食难安。

   水至清则无鱼,官场本就是浑浊之地又怎能保证衣袍不污?

   可而今势起难掩,众臣紧张至极,去得慢了都怕惹麻烦,于是平素都无人登门的都察院竟成了菜市场,来往络绎不绝。

   都察院左都御史李善德看着案头不断堆积的文折吓得额头冷汗直流。

   作为主管监察的衙门,他竟然都不知道有这么多人贪墨犯罪,朝廷六部各衙皆有,除此外,还有不少贵族也递交了自省状,告罪书。

   大肆分封之下,贵族泛滥多如牛毛,身份转变不可避免的出现权贵勾结之事,谁都知道陛下盯贵族比盯官员们还紧,岂能不害怕?

   目前已接到三十多份文折,李善德大致翻看,依大宁律官吏篇,这些人早该查办惩处,可偏偏都察院什么都没做!

   都察院就是对官吏权贵违规之事进行查办,这其中包含众多,贪墨不过是其中一条而已……这是明显的失职。

   不对,应该是渎职!

   你们这不是自省自投,是要致我于死地啊!

   李善德内心长叹,我命休矣!

   他本在淮州任地方御史,当时推行考成法,地方官吏抵制的厉害,他顶住压力办了几件大案,便被调入京城。

   后来陆正渊前往,江淮两地相继宣布自立造反,这便是着名的南朝之乱。

   李善德庆幸自己走得快没受到牵连,老臣们相继告退,他坐到都察左御史的位置,位列中枢。

   其实是受了太子关弘昭提携。

   自问平素也算尽职,却没想到还有这么多疏漏。

   完了!

   这下真完了!

   李善德也知道为何会如此,太子跟陛下不同,相较起来他更加仁慈,对官员也不会像陛下那般动不动打杀,而陛下又长时间未回京城,自然会放纵,现今全部暴露出来了!

   “大人……这些前来自投的官员权贵怎么处置?”

   这时,一个面相方正的中年官员走进来,他身上带有几分儒气,年轻时俊朗的外表依旧保留着,气质出众。

   “依你之见应当如何?”

   李善长起身询问,来人是都察院右都御史。

   一左一右,虽差一字,身份相差很大。

   左都御史是主官,还是内阁大臣,排在前位,他也不敢怠慢,因为这位右都御史背景深厚,曾是陛下好友,当年他是大康国子监诗阁阁主。

   那时,陛下也入诗阁,还有诗霸之名。

   杜修才沉声道:“依律查办!”

  喜欢镇北王请大家收藏:(www.xs4.cc)镇北王全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