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镇北王

第821章 新式恩科

镇北王 天香瞳 2828 2024-05-27 08:06

  “您亲自出考卷?”

   听到此。

   众人都是面色惊疑。

   “准确的说,是朕亲自出考卷。”

   关宁开口道:“还要说明的是,这次考卷会进行大改,原来所考的诗赋、帖经、墨义等会直接取消,主要以经义、论、策等实用项为主,同时会增加明法,明算的比重,另还有其余新增的内容,总之跟原来相比会有很大不同。”

   他顿了顿又开口道:“不过这些都不是你们要管的事情,在考前会把试卷运送到你们那里。”

   关宁这一番话让不少人都面色微变,不过倒也没有太大的惊疑,因为他在跟每人私谈的时候就有所提及过,就是让他们做好准备。

   他大刀阔斧的提出,并直接堵住这些人的嘴,因为他实在没兴趣跟其瞎扯。

   没有任何意义。

   关宁的意思很明确,我已经给你指出路了,你们只需要执行即可。

   都是聪明人,自然明白关宁的意思,就算有什么想法也都压住了。

   他们已经知晓这位陛下的风格。

   新朝建立以来,一切从新。

   几乎所有的东西都在变!

   这算什么?

   其实他们已经事先有准备。

   “臣想问的是,您说的两次考试分别是以什么的形式,是初试在地方上完成,终试在上京完成吗?”

   有一个州牧询问。

   考卷不用他们管,这样其实还能省不少事。

   “都在地方完成,由地方官府组织。”

   关宁开口道:“初试可在县府完成,终试则在州府完成。”

   “不需要进京吗?”

   有官员诧异开口。

   不少人也都面生疑惑。

   如此重大的考试,终考不应该都在京城进行吗?

   现缩减为两场,还都在地方上完成。

   “为什么非要进京赶考?”

   关宁进行了反问。

   这个词是在古代出现频率极高,往往都伴随着各种故事。

   聊斋中有一半故事都是发生在进京赶考的路上。

   就说吓不吓人。

   关宁觉得自己取消这一项,也是做了好事,不过那些小说家可能就没有素材了……

   他的话还真把人问住了。

   以往会试就是在京城进行,还有专门的贡院,之后还要参加殿试。

   取三甲,受皇恩。

   这些都必须在上京进行,还有最重要的殿试。

   现在进行了大改,确实没有必要。

   不过这样怎么总是显得这科考有些儿戏呢?

   着实简单了一些。

   关宁开口道:“各地考生进京赶考,会在路途上浪费很多时间,再有就是盘缠路费,很多考生都负担不起,所以这没有任何意义。”

   这么一说确实也很有道理,有些考生就是倾家荡产为了这一次赶考……

   还是那句话。

   朝廷急需人才,根本就耽搁不起,还是特殊情况特殊对待吧。

   他们已经在学会接受。

   因为改变不了。

   显然陛下已经考虑周全,召集他们前来并不是商议,只是通知。

   这点觉悟还是有的。

   “之所以本次考试全部都在地方上完成,是基于本次科考的一项重大改革!”

   “还有改革?”

   关宁的话让众人又是一愣。

   这改革还不够大了,科考内容,科考流程都可都改变了!

   “是的。”

   关宁沉声道:“本次考试录取规则也不会像以往科举那般,而是依据地方所需录取。”

   “打个比方,某县现缺官员两名,分别是主簿和押司,那就事先公布张贴,我们就需要这两名官员,考生可自行报考,依成绩优劣录取,同理,其他县府州也是如此。”

   为了让所有人都明白,关宁解释的很详细。

   “这样就可以做到各定向的补充,能立即满足地方所需。”

   在其话音落下,场中暂时出现了一片寂静。

   显然都是在快速的消化这种新式取士之法。

   他们在脑海中快速的思考利弊。

   有一州牧站起来开口道:“陛下这个办法好,以往科举至少要中了举人才有机会做官,而现在只有取中,便可直接上任,必然会增加参考者的积极性!”

   他们都担心的是会出现罢考情况。

   这样的话,至少能使得一部分人改变态度。

   这样的机会千载难逢。

   像一些小县,人口较少,本来读书人就没有几个,竞争压力会很小。

   傻子才会错过。

   “如果我县只有较差职位,邻县有更好的职位,考生皆去邻县报考,却无人报考我县,这该如何是好?”

   又有一州牧提出问题。

   “这问题问的好。”

   “要不要限制只能本县报考。”

   “这也不妥,为官者皆为本地人,容易滋生团伙,危害一方。”

   “普通官员没有太大限制,若是县令,在任上三年都会调动,没什么问题,再说选拔也只是基础差吏。”

   “如此说来也是。”

   众人都在热烈的讨论。

   关宁开口解释道:“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被录取者就要服从调剂。”

   “也就是说,不一定报考什么就会安排什么,这在报考之前,就要跟考生说清楚,但朕想来,这也不是什么问题,毕竟这可是直接入籍做官的机会。”

   “是啊!”

   “若是这样的话,自然没有问题。”

   众人下意识的点头。

   正常科举太难了,每年取的贡士才三百名左右,这个数字看似很多,若放在全国来看,就太少了。

   竞争力相当的大!

   关键是还不一定能做官,现在是直接入籍,就是直接入编制。

   这才是真正的恩科。

   众人都感叹着。

   而且也确实附和当前情势,简化了录取流程,但又很实用。

   虽是前所未有。

   但挑不出任何毛病。

   就在这时,礼部尚书松永年开口道:“按这般录取流程,很可能选拔出来的人良莠不齐,甚至可能是庸才,开科取士,是为朝廷选拔人才,若是为了取士而取士,岂不是本末倒置?”

   他站了起来,神情略带失落。

   科举取士向来都是礼部负责,而今却连手都插不上,存在感极低。

   陛下之前跟他说过。

   以后教育科考等事宜,都会由教务署负责,这可是分了礼部的权。

   “流程简化并不意味着难度降低!”

   关宁开口道:“在通过终试后,还会有一场面试……”

  喜欢镇北王请大家收藏:(www.xs4.cc)镇北王全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