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镇北王

第542章 元武吏制

镇北王 天香瞳 2645 2024-05-27 08:06

  薛庆是户部尚书,支出的问题自然会考虑。

   众人微微一怔,才是反应过来,刚才都很欣喜,却忽略了一个最实际的问题。

   没有钱!

   大康的困窘谁都知道,现在就等着查抄那几个世家贵族来补充国库。

   可这笔钱也是有用的,要用作军费。

   就等着天策府挂牌,授封仪式结束,大军就会开拔奔赴边境,以应对魏梁二国之危,用钱的地方很多,缺口太大,哪还有余钱为官员们养老?

   根本就不现实。

   关宁摇头道:“养老金制度是健全的,当然不是只做了一天官就为其发放,是从官员们发放的俸禄中扣出一部分作为储备。”

   “打个比方,一个官员的年俸是五十两,那就从中扣除十两,朝廷再为其贴补十两,并且会积累到一定的年限,比如设定个十五年,才能有领取养老金的资格,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因意外而死,或者因贪污等问题被罢黜,则失去资格,这部分钱也将被充公……”

   关宁详细解释着关于养老金的细则,众人才是恍然大悟,原来是个人和朝廷共同负担。

   如果是这样的话,这才是元武元年,就按十五年来算,也有很长时间。

   所以这是画了饼?

   众人才反应过来。

   虽说是饼,但也足够诱人,病有所医,老有所养,这是每个人都期许的。

   尤其是后者。

   事实上很多官员在位时风光,告老后都很凄惨。

   当然那些世家贵族除外。

   而且这种制度相比于前朝来讲,已经好了不知多少……

   薛庆点了点头,开口道:“如果是这样的,就可以实行。”

   “户部依据朕刚才所说,尽快制定出一个方案。”

   “是。”

   关宁又转向了卢照龄。

   “这些条件,都要写在招募栏中,另外还要写出,朕会从这些任职官员中选出绩优者进行宣传推广,让众人学习效仿……”

   “这……”

   卢照龄面色惊喜道:“这就没有问题,一定会有人应征的,恐怕那些国子监的人都会动心。”

   名利皆有,谁不会动心。

   关宁又开口道:“吏部要依据朕刚才所提出的要求,尽快制定出一套完善的考核制度。”

   “松大人,朝廷每发布一项政令都要在外张贴出去,要让城民百姓们知道,新朝有新变化。”

   “明白。”

   之前他们还很担心这位新皇,关键他是武将出身,带兵打仗无往不利,但这并不代表治国理政就能行。

   现在看来,这位新皇很有水平,并不是胡搞一气,想起什么就搞什么,而是很有章法条理。

   这让他们很有信心,大康或许真的能够重现辉煌,甚至超越过去。

   至少现在看来是这样。

   “陛下,臣这边还有事情请示。”

   这时薛庆站了出来。

   “近日杨大人查抄之物陆续清点结束,已经跟户部移交,等账目立好,就会交您过目,不过这些世家贵族名下都有多亩良田,这些田该如何处理?”

   关宁开口道:“那些皇室宗亲也侵占了不少土地吧。”

   “是。”

   封建王朝走到末期,就会出现严重的土地兼并问题。

   突出的表现是皇族、王公、勋戚、宦官利用政治特权,以投献、请乞、夺买等手段,大量占夺土地。

   全国纳税的土地,约有一半为大地主所隐占,拒不缴税,严重地影响了国家收入。

   贵族、大地主疯狂地掠夺土地,封建剥削进一步加剧,租种官田的农民生活极苦。

   关宁曾就听过,“一亩官田七斗收,先将六斗送皇州,止留一斗完婚嫁,愁得人来好白头”类似的歌谣。

   社会资源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分配严重不均,而他要做的就是把这些资源集中起来,进行再分配。

   这才是最大的改革。

   历史上,很多名臣名相改革都会涉及于此,但大多改革失败,下场凄惨。

   因为这会触动到太多人的利益,而他则是不担心这个问题,新朝建立,改革正值当下。

   思绪闪过。

   关宁开口道:“户部要对这些土地进行重新丈量,还地于民。”

   “这个事情要细致的做,不得操之过急,在这个过程中,肯定会有不少人找你要地买地,你都要卡死!”

   “是。”

   薛庆应着,内心也在惊叹,这改革力度可真的是很大。

   “当时您即将攻进上京时,有不少勋贵匆忙南逃,他们留下来的地?”

   “全部充公!”

   关宁开口道:“这件事情要在春耕之前完成,一定不能影响到了春耕。”

   “是。”

   一件件接着一件的议,关宁主抓吏治民生,用他前世所知经验,结合实际进行改革,首先在京实行,进而扩展至全国。

   按照他的要求,各部衙也在加紧制定实施。

   几天后,卢照龄提交了一份吏治整顿方案,经过关宁修改补充正式发布。

   这是新朝建立后的第一份改革制法,其中包括对官员俸禄标准的重新制定,养老金的具体实施办法,以及具体的考核考绩制等,涵盖多项,涉及全面。

   因是关宁提出,因此也被命名为元武吏制。

   制定公布后,引起广泛关注。

   这让所有在职官员们皆是欣喜不已,俸禄提高了,还有养老金了。

   当然考核制度也是比较重视的,只要你能做出政绩,只要你勤政廉洁,一心为民,你就能得到重用。

   此制不限于京官,让地方官员有了上升渠道,甚至在元武吏制中明确说明,经后京中各部衙高官乃至内阁官员都要求有地方主政经验。

   一步登天,成为过去。

   能者上,庸者下。

   让那些真正想要做事的官员有了盼头。

   元武吏制的颁布,使得那些前朝官员们开始转变思想,对关宁起了拥戴之意。

   政令透明通达。

   按照关宁的要求,每当朝廷有新政颁布,都会张贴于外,并有专人念读讲解。

   让老百姓真切的感受到变化。

   关宁已经督促礼部正在开办一份官报,目前正在进行中,而在这时,朝廷一份招募地方官员的公告发了出来。

  喜欢镇北王请大家收藏:(www.xs4.cc)镇北王全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