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封侯!
接下来一个多月的功夫,李牧归将大部分的时间都花费在了炼化清浊之气上。
除了他的本体以外,他另外的两具分身也丝毫没有闲着,如今神念充沛,他自然是一刻不闲。
分身张狂一边管理武林盟的事务,一边琢磨着扭曲道韵的感悟,同时还要继续研究调药之术——或者也可以换一个词,炸药之术。
随着他修为的提升,再加上不断的钻研,他调配炸药的技术愈加炉火纯青,调制出来的丹药的威力也越来越大。
到如今,他配制的爆裂丹已经能够对交泰境武师造成一定的伤害,如果数量充足,甚至能够硬生生将一位交泰境武师炸死!
也正因为这个缘故,李牧归突发奇想,既然扭曲道韵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恐怖的爆炸,那如果他将这股力量封存在丹药之中呢?
于是乎,他便尝试着引导水火之力进入丹药之中,试图引发扭曲道韵,只可惜实验的结果并不理想。
水火之力刚进入丹药之中,丹药根本支撑不住,自动崩解。
后来他又换了一个法子,不直接将力量注入丹药之中,而是尝试用水行灵材和火行灵材来炼制丹药,结果确实炸了——把他的丹炉炸了。
没法,他也只能在不断摸索之中慢慢前进。
而在张狂进行“化学实验”的时候,楚无双则时不时在北境各地行侠仗义,不过由于这段时间来巡检衙门的大力除魔,一时间整个北境的治安好了不少,让他几次出门都是无功而返。
所以最近他已经打算离开北境,往其他地方走去了,只不过在考虑究竟是去哪——中州?西川?还是东疆?
在思考方向的期间内,他顺便又开始练起了老本行——炼器。
如今他打造匠物的成功率已经高达百分百,再加上从镇北王府中搜寻出来的各种锻造书籍,他的炼器技术突飞猛进,只可惜修为不足,不然他就可以开始着手学习锻造重宝了。
而在他全方位发展的时候,北境的内部也逐渐安稳了下来,虽然还没有完全抹除那惊天一战的影响,但至少没有出现什么大乱子、
同时,为了防止曹霖还有什么暗手埋伏,李牧归又委任笃竹和玄诚二人利用仙佛两家的秘法在北山州检查了一遍,确定没有什么问题,这才让他们离去。
他们告辞之前,又分别交给了李牧归昆仑和灵台寺的令牌,不过这一次给他的明显比上一次的要高级了不少,这一点从材质和令牌上精美的禁制纹绘便可以看出来。
显然,他们都意识到这位北境巡检使现在已经是北境无可置疑的巨擘——哪怕他们已经收到消息,朝廷准备召其入京,但他们依旧愿意释放自身的善意。
毕竟,一位神体宗师至少也有七八百年的岁寿,说不准什么时候就能发挥作用。
何况,以这位北境巡检使展现出来的能力,显然不会止步于此。
而在发生惊天一战之后不久,境外始终与戍边军对峙着的北荒大军似乎认为找到了机会,最近这段时间发起了猛攻。
好在李牧归当机立断,将被曹霖调动到各处的戍边精锐重新召集起来,奔赴前线,同时自身利用没影遁虚直接赶到了边境。
等他到达之时,边境长城几乎就要被攻破,不过在他出现之后,【神体】特效一开,形势立刻发生了逆转。
因为北荒军此行并没有五境蛮王随军出行。
毕竟他们都只是收了曹霖的好处,来配合演演戏,作为曹霖赖在北境不回京的借口。
只不过现在看到了机会,准备搏一搏。
结果戍边军拼死抵抗,终究没让他们得逞。
但当时的情况也十分的紧急,因为在李牧归抵达不久之后,对方的蛮王也抵达了战场。
只要稍晚一步,边境长城必将在蛮王的肆虐之下,化作一片废墟,届时,整个北境都将处于北荒诸部的铁蹄之下。
而就在一切都走上正轨的时候。
盛京朝廷的人也终于来到了北境巡检衙门。
此时,衙门内站满了人,蔡桓、乌苏古等亲信都特地赶了回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北境巡检使沈流年诛杀魔首逆臣曹霖,整清北境,剿灭北境作乱魔道,御北荒于境外,功绩显赫,乃当世贤臣也,故赏赐金玉千万,赤衣神袍一件……”
一个太监站在衙门殿上,扯着嗓子高声宣读了圣旨——当然了,这份圣旨自然是由王黎口述传达,钟矫代写,玉玺的印记也都是王黎盖上的。
而李牧归则在太监的对面,这个世界并不流行跪拜礼,因此他只需要半跪着身子,倾听圣旨内容。
前面的这些内容倒没多大意义。
金玉千万,李牧归自己手底下的金蝶商会便在源源不断的为他赚取财富;赤衣神袍,这个倒是稀罕,除了象征着衣者为王朝立下大功以外,同时也是一件重宝。
不过李牧归在镇北王府内已经抄出了七八件重宝了,像他现在身上穿着的这间鲤鳞白服,便也是一件重宝!
当然,天庆帝赏赐的赤衣神袍起码是全新的。
“……除此封赏以外,为昭告天下沈流年之功,故封为武安候,食邑千户!”
太监最后这一句话,才是真正重量级内容。
封侯!
公侯伯子男,侯爵仅次于公爵。
至于王爵……
在开国以后,除了皇室内部的人以外,便在也没有人能够得到王爵封赏。
所以,一个侯爵,哪怕没有封地,其含金量也绝对毋庸置疑。
要知道,许多世家之主也不过是伯爵,乃至子爵!
这意味“沈流年”这个身份阶位上已经超过了许多自诩高贵的世家子弟了。
而且,这个由钟矫这位礼学大宗师定下的爵位封号,也很有意思。
“武安”。
历朝历代国之能安邦胜敌者,方称号为“武安”。
而大成朝在此前,还没有人得到过“武安”这个封号。
这样的封号,算是给了沈流年这个北境巡检使极高的评价。
像蔡桓在听到这句话,眼神中满是震惊。
他也没想到朝廷这次这么大方。
居然给了沈流年这样的待遇。
“谢陛下隆恩!”
而在听完了太监的宣旨之后,李牧归便站起身来,接过了圣旨。
“恭贺巡检使!”
这是,衙门内的其他官员见状,连忙向李牧归贺喜道。
而站在李牧归对面的太监也是一脸谄媚的笑容,对着李牧归说道:“沈巡检使,封侯需要陛下亲授候印,这还需要劳烦您亲自去盛京走一趟。”
他这话一出,周围贺喜之人的脸色顿时一僵。
他们都意识到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没有免职也表示升调,但召巡检使入京,不就是要削弱巡检使和北境之间的联系吗!
可圣旨已经被巡检使手下,此时反悔,岂不是等于抗旨!
众人的目光顿时集中到了李牧归的身上,想要知道,他准备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