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首富:邢道荣之货币收割机

第14章 金银对峙

  陶谦返徐州。

   不日策划对抗道荣新币之策。

   欲铸徐州独特之币,以图自立门户,挑战洛阳新币之垄断。

   然徐州虽富,无洛阳广阔商网与金银资源,此举难立竿见影。

   陶谦召集诸谋士,共议对策。

   一谋士曰:“徐州有铁矿可资,铸铁币以抗金银。”

   陶谦闻之,首肯其策,遂急速推行。

   然铁币与金银币相比,价值低廉,百姓不悦,市井反应寡淡。

   陶谦虽竭力推动铁币流通,然而其价值终难比洛阳金银之币,市场多疑不信,商贾皆不买账。

   道荣于洛阳闻陶谦铸铁币之举,不禁哂笑,谓其策虽勇猛,实非长久之计。

   遂召赵元及谋士,密议对策。

   道荣欲巩固金银币之地位,遂命赵元在边疆推广洛阳金银币,并许以优厚条件,意在压制徐州铁币之流通。

   赵元广施优惠政策,减税除赋,以吸引诸小诸侯使用洛阳金银币。

   于是周边小诸侯纷纷倒向洛阳,加入道荣之经济圈。

   陶谦之势力由此受挫,徐州孤立无援。

   陶谦见势危急,不得不行更激进之策,遂下令严限洛阳币之流通,强推铁币。

   法令颁布,市井皆怨声载道。

   陶谦更命巡察之吏严查洛阳金银之币,遇有者即重罚之。

   然此令一出,徐州市场愈加混乱,商贾皆受困扰,百姓抱怨日增,对陶谦之不满亦愈深。

   道荣闻陶谦禁金银币之策,遂使赵元加大对徐州经济之渗透。

   赵元设密道,将洛阳金银币大量暗投徐州市场,以稳定市井之交易,并暗收徐州铁币,减其流通量。

   此举使徐州民众愈发依赖洛阳币,商贾多弃用铁币。

   陶谦之政策反助洛阳金银币之流通,市场之混乱愈甚。

   陶谦欲扭转颓势,然已渐陷被动,力难回天矣。

   陶谦见其策失效,市井愈加混乱,民怨沸腾,商贾咸欲出走,不得已召集诸谋士,再议良策。

   谋士徐良进曰:“洛阳金银币流通愈盛,徐州铁币终难与之争锋。然洛阳币虽贵,吾州亦不可坐视失守。今上策当在抑制金银币之流通,下策在于使铁币更为百姓所用。”

   陶谦闻之,问:“此二策如何施行?”

   徐良对曰:“若欲抑金银币,当减徐州赋税,定铁币优惠政策,使市井商贾多以铁币交易;如欲使铁币普及,则当改铸铁币,加厚其重,使之较值于洛阳之币。”

   陶谦以为然,遂采纳之。

   是时,陶谦遣使往徐州各地,宣告铁币新政:凡以铁币纳税者,税减三分之一,商贾以铁币交易者,亦得优惠。

   同时,加铸铁币,厚其重,使较值于洛阳金银币。

   此政一出,百姓初皆疑惧,然见其税赋确实减免,商贾交易亦有利,遂纷纷响应。

   市井渐恢复交易,商贾亦复往来。

   然,道荣与赵元察觉徐州之变,遂再议策。

   赵元曰:“陶谦所为,不过权宜之计。今吾当投放更多洛阳金银币,使之充溢徐州市井,扰乱其市场。”

   道荣许之,遂使商贾暗运大量金银币至徐州,遍撒市井,且以低价收购铁币。

   市井商贾多受诱惑,弃铁币而取金银币。

   于是徐州市场再度混乱,铁币流通骤减。

   陶谦见之,不得已加重铁币流通之强制措施,严令市井商贾以铁币交易,不得持有洛阳金银币。

   然百姓不悦,商贾抱怨,皆窃以金银币交易,铁币则复滞于库。

   陶谦气急,遣巡吏四出查办,凡私藏金银币者,皆重罚之。

   于是徐州市井人心惶惶,商贾多闭市以避之。

   道荣知陶谦窘境,乃召赵元计议。

   赵元曰:“今徐州市场已乱,陶谦急于推行铁币而禁金银币,必引众怒。吾当乘此机会,广施惠政,吸引徐州商贾来洛阳交易,广结周边小诸侯,使陶谦孤立。”

   道荣曰:“善。”

   遂命赵元行之。

   赵元使人散布消息,凡徐州商贾来洛阳交易者,皆得税免三年,并许以低价之货物。

   诸小诸侯亦得优厚待遇,税赋减半。

   于是周边诸侯皆归附洛阳,商贾亦纷纷来洛阳交易。

   陶谦势孤力单,徐州之商贾出走洛阳者愈多,铁币流通愈显困难。

   道荣之策奏效,洛阳金银币流通愈广,徐州商贾多弃铁币而来洛阳交易。

   陶谦见状,愈加焦虑,遂召徐良等谋士共议。

   徐良曰:“今洛阳金银币已然占据上风,吾当务之急在于扭转人心,使百姓商贾复用铁币。”

   陶谦问:“何以扭转人心?”

   徐良答曰:“徐州虽无金银资源,然丝绸、瓷器、茶叶皆为珍品,世所珍重,吾等可设局,以此三物为市,倡铁币为唯一通行之币,使之与洛阳金银币抗衡。”

   陶谦遂召集徐州豪商,共谋对策。

   众商贾曰:“若能使铁币独通于市,吾等当全力配合。”

   陶谦遂下令设立丝绸、瓷器、茶叶三市,以铁币为唯一通行之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