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老爸被撤职了
这些书到后来都陆续解禁,但现在可是只闻其名不见其影,有些偷偷在大学校园里里流传。
夏红军虽然有些好奇但现在没时间顾得上这些,他得寻找自己需要的东西,好在汉湖地区大部分名胜遗迹都集中在两汉三国时期,寻找这方面的书并不困难《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甚至包括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有关情节,当然忘不了《地方志》,这玩意记录的是当地人文政治历史,好多是从别的地方查不到的。
忍着寒冷,早出晚归,整整在县文化馆泡了三天,夏红军誊抄了一大堆笔记这才满意而归。
在家里夏红军猫在屋里大门不出二门不卖,奋笔疾书,终于写了四篇散文。
第一篇《觉醒年代》,在游览汉湖褒谷石门及博物馆看到一副名叫“衮雪”的《汉魏十三品》书法佳作,右行横书,字径四十五厘米。据说这是曹操绝无仅有的手迹。
从这副真迹说起,谈到“三曹”,“建安七子”,陈述了历史有名的“建安风骨”,称他为中国文学的“觉醒年代”,因为从这个时候起人们开始认识到文学有它自身的价值和独立的地位。
第二篇叫《巴山夜雨》,是和威尔斯开车路过巴山脚下,想起了李商隐那首着名的七绝《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谈论了“思乡”作为中国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
还有一篇《定军山下》反映三国时间那段纷乱的历史,最后一篇《东方的哥伦布》则是描写西汉时候出使西域的张骞—丝绸之路的开拓者,讨论中国古代对外开放之事,“天下大同、协和万邦”……
修修改改、涂涂抹抹,终于在腊月二十八日定稿,夏红军也不管马上就要过年,先寄出去再说。
不过只寄出那篇《觉醒年代》。话说一期杂志一般只会刊载一个作者的一篇文章,一下子寄出去这么多,浪费了怎么办?
总算大功告成,可以痛痛快快过一个春节了!
夏红军心里挺高兴,这段时间开始陪威尔斯东奔西跑,后来又是写散文,很少操心家里的事情。后天就是大年三十了,家里的年货到底准备的怎么样,需要什么帮忙的,自己作为父母唯一的儿子应该关心。
马上到年关,老妈的单位粮站越到年关越忙无法提前放假,但老爸应该早早放假才对,但他依旧是早出晚归,不知道一天到底在忙什么,有时候连饭都不回来吃。
今天晚上一家三口好不容易聚齐一起吃晚饭,夏红军边吃边问老妈看家里有什么活要干的,这马上都要过年了。
“过年,过个屁年!”杨建莲突然爆了一句粗口。
夏红军愣住了,自从上大学后很少见到老妈对自己发这么大脾气。
“建莲,你咋说话呢?”老爸夏明山立刻制止:“在儿子面前注意点!”
杨建莲一听这话不吭气了,闷着头吃饭。
气氛不对啊?
往常过年这个时候全家都是乐呵乐呵的。
“妈,出了啥事?”夏红军问道。
“你问你爸!”
“爸,咋了?”夏红军只好转过头看着夏明山。
“没啥事,吃饭,明天你跟我上街,给你外婆外爷买些年货到时候送过去。”夏明山边吃饭边说道。
“还没事?”杨建莲再也忍不住了,放下碗筷:“你爸被人告了,现在已经被撤职!”
啊?
夏红军大吃一惊,急忙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夏明山见媳妇说了出来,只好叹了口气简单说了事情经过。就在前一个月,有人告状到县纪委说夏明山贪污,上面来查果然查出了一些问题,结果夏明山被撤职等候下一步处理。
“爸,你真贪污?”夏红军有些不相信。
“你爸那样的老实人怎么会贪污?是有人栽赃陷害!”杨建莲插嘴道。
夏明山简单说了原委,原来有人匿名告状,县上派来调查组彻查,没查到夏明山贪污受贿,但查到厂里私设小金库,这也是违反有关财经纪律的,作为一把手的夏明山立刻被撤职。
“你说现在哪个单位没有小金库?领导们的接待费怎么处理?逢年过节咋向上面的领导打点?别人的都睁只眼闭着眼,为啥专对我们?”杨建莲气愤不已。
夏明山这次没有开腔,看来心里也憋着一肚子气。
“爸,你得罪什么人了吧?”夏红军很快就觉察出里面的关键。
“得罪?还不是有人眼红?还有县上的一些领导,公开说你爸承包这个服装厂不符合国家政策….这世道,做点事情真难啊。”杨建莲絮絮叨叨说着。
“爸,真的有县上领导这么说?”夏红军一惊。
“嗯......”夏明山点点头:“听说是在县常委会上。”
问题大了!
如果真的有县领导公开反对,老爸这厂长肯定当不长,即便没有这事,也会找别的事让你下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