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我真不是个文青啊

第187章 头条

我真不是个文青啊 森外 2051 2024-05-28 14:30

  哎呦……丫头,你脸红啥?

   我可没说同居啊。

   到李彦成家看时间差不多,夏红军又提议去对面山上祭奠下那个知青杨刚,马上要过年去坟头烧点纸。

   李彦成答应,跑到村头唯一的小商店买了些香蜡烧纸,陈招娣自然要跟着去,没想到威尔斯也要凑热闹,夏红军只好答应。

   上山的路上,夏红军把知青杨刚的故事简单说了一遍,听的威尔斯连呼杨刚的伟大。

   “亲爱的夏,这就是你们所说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友情?”威尔斯突然问道。

   “这个…..也许是吧?”夏红军真不好回答。

   “难怪***这么说......”威尔斯突然用他那蹩脚的汉语深情背诵起来:

   “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佩服了,这老外竟然能背诵《纪念白求恩》!

   老三篇啊。

   祭奠完杨刚,夏红军几人返回村子就准备离开,夏红军特意嘱咐陈招娣开学时提前几天进城,女孩红着脸答应了。

   告别李彦成,夏红军和威尔斯又坐着三轮摩托颠簸回到乡上,换乘面包车赶到县城已经是晚上九点。

   “亲爱的夏,我明天就要离开。”下车的时候威尔斯突然开口道。

   “怎么?招待不周?”

   “不不,实在太好了......”威尔斯赶忙说道:“我已经乐不思蜀,我担心再这样下去会消磨掉我前进的勇气。”

   那......好吧。

   “你准备去哪里?”

   “井冈山!”

   第二天下午,夏红军帮威尔斯买到去安西的火车票,送他去火车站,到安西后将一路南下。

   “亲爱的夏,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咱们山高水长,后会有期!”威尔斯站在车厢口,竟然向站台上的夏红军抱抱拳,一副大侠形象。

   夏红军嘴角抽了抽。

   这家伙这段时间跟着李彦成学坏了......

   送走威尔斯后,夏红军一门心思就扑在了《芳华》写作上,当然他也想着自己那篇试水散文《从午门堰到都江堰》到底试水效果如何?

   燕京,农展馆南里10号,《人民文学》杂志社。

   外面寒风怒号但是房间内却很温暖,韩副总编泡了一杯热气腾腾的茶,开始了自己一天的工作。

   他的桌面上放着一份稿件,正是夏红军写的那篇《《从午门堰到都江堰》,这篇文章从昨天就放在案头,他已经看了好几遍。

   倒不是让他决定是否刊登这篇散文,这种事情自有主编就能决定,而是让他看不是否放在一下期杂志的卷首。

   这可是最醒目的位置,一般都属于本期杂志重磅推出的文章,编辑们对此争论部下,最后由他来决定。

   “好文啊......”韩副总编不仅发出感叹。

   作为一名资深老编辑他审阅了无数稿件,特别擅长散文类作品,对国内散文名家作品如数家珍,各种风格也了如指掌,但第一次看到这种风格的散文。

   和以前以景抒情的散文形式不同,这篇散文是把中国历史作为其写作的主题。将文化反思情节和古老中华遗留下来的文化名胜相结合,将气磅礴、极具震撼性。

   韩主编敏锐的感觉到,这似乎开创一种可以叫做“文化散文”的先河!

   当然仅仅只是一篇文章,韩主编也不敢断定作者是否真有这个功底,毕竟作者只是一个大学生。

   隔壁老夏......

   虽然作者只是在最后简单一句话介绍了一下自己的身份:燕师大在汉语言专业大学生,但韩主编怎么不知道这个名字?

   先是写诗一炮走红,紧接着又是写一部长篇小说《山楂树之恋》,称为当代文学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特别是诗歌,有人说他是继北岛舒婷顾城之后朦胧诗的继承者,其实在他看来,这个隔壁老夏的写的诗歌算不上朦胧诗,是继承了徐志摩、前期戴望舒的衣钵,典型的新月派。

   就如新月派代表人物之一的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着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音节)、绘画美(辞藻)、建筑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在他的诗歌里很好体现了这一点。

   韩主编突然又想到一个并太引人注目的年轻的诗人——海子。他的诗歌优美,充满了浪漫主义,不过的他的主题相对于隔壁老夏而言,沉重的许多,充满了死亡和幻灭,以及乌托邦主义。

   相对于夏红军的诗就简单了许多,唯美,动人,从诗歌思想的深邃相比,没法和后者相比。

   但这篇散文却一改往日他诗歌中略带小布尔乔亚风格,显得苍凉大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