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永明纪事

第175章 临行

永明纪事 水罙 2080 2024-05-28 14:34

  雪芽那边传来了消息,孟妧被关进小佛堂面壁思过。

   过来两日,就被放出来了。听说是她主动央求孟大太太,将她放出来两日。这几日,孟湛要准备去往京师。她的意思是想送一下长兄。毕竟成亲之后,来往的时候就少了。

   沈昭却觉得孟妧绝不会只是出来送一送兄长那般简单。果然,没过两日,原本该在小佛堂待着的孟妧不见了。而后,孟湛那般送了信过来。

   原来孟妧跟着离开了惠州府地界,路途多险,便让她随着去京师。听说孟大太太知晓后,摔了一套粉釉茶碗。而孟五奶奶,则是将她身边看守的丫鬟都打了一顿,发卖出去了。

   沈昭收到消息时,正在院子里浇花。

   听析玉将这些事说完,也不过是淡淡一笑,她就同孟姝说过,让她提醒孟五奶奶一番。却没想到,孟妧的胆子会如此大,竟然还想要跟着去京师,连拦都拦不住。

   她真以为去了京师便有好结果吗?

   京畿繁华地,富贵迷人心。

   还不知有多少人会被那满目繁华迷了眼,而最终的结果,谁又知道呢?!

   她放下手里的木勺,继而去了沈余氏的院子。沈余氏正在整理她这一年里绣的鞋袜,还有几方手帕。均是给他们两兄妹准备的。

   见她过来,便又招手让她坐下。

   又命身边的雁如取了一个雕琢古朴的木盒过来。

   沈余氏将其放在桌子上,十分珍重地打开。

   沈昭看过去,才发觉是一套用赤金打造的头面。上头点缀着各种大小的珍珠,个个圆润柔和,与赤金互相辉映。只是那样式看起来却有几分古朴,不像是现在的姑娘往头上带的。

   “……这是你曾外祖母传下来的。”

   沈余氏取出一支金累丝满池娇挑心,往沈昭头上笔划了一下,复又放下来,“按理说,这头面该是你成亲之时,再留给你做嫁妆的。可母亲知你心意,这会儿怕是不会议亲。”

   说到这儿,她叹了口气。

   将红漆木盒合上,又往沈昭那边推了推。

   “如今你要去京师,往后怕是再难回来,再过两年也该及笄,母亲却不知能不能赶上。你主意多,母亲倒不忧心你会吃亏,可这议亲一事,到底是一辈子的。总归要上点心。”

   “母亲只管放心。”沈昭握住她的手,略带俏皮地笑了笑,“若是有朝一日,女儿真瞧上了哪家的少年郎,定会写信知会母亲,央求母亲拿主意的。”

   “你这丫头。”

   沈余氏无奈地笑了笑,继而伸手摸了摸她乌黑的发髻。

   “说来,当年你外祖母同母亲说起时,母亲也是这般回的。哪想一晃眼,母亲竟已儿女双全,便连你也成大姑娘了。”

   沈余氏难得同她提起少时的事,沈昭听着,当下也来了兴致,又笑着问道:“那母亲当年怎地瞧上了父亲?”

   世人讲究高嫁低娶,都是愿要低门妇,不娶高门媳。等到沈余氏这儿,却是恰恰相反。余家和沈家相差如此之大,也不知当年外祖父怎会同意她母亲下嫁给沈家的?

   沈余氏提起当年之事,眼眸愈发黑亮,脸上也露出几抹红晕来。

   “……母亲当时正同姐妹们在茶楼听书喝茶,一转眼就看到你父亲在下边听书,路过的仆人不小心把茶盏撞倒……茶水都洒身上了,他却在看那仆人有没有受伤。

   还细细询问仆人,这茶碗碎了一地,掌柜的是不是要他赔?能不能赔得起?那仆人连连道歉,飞快地走了。他这才微皱着眉同同窗们说,我还没让他赔袍子呢,怎地走这般快?

   母亲当时就想,这新晋的探花郎,怎跟个直愣子似的?你父亲竟还觉察到有人打量,转头看了过来,看到母亲站在窗户边,也不避讳,竟还打量了好半晌才扭头。

   与他一齐喝茶的同窗皆取笑他。哪知你父亲却十分大胆地说了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你说可笑不可笑?”

   说完,沈余氏便忍不住笑了起来。

   沈昭亦面露笑意。

   她还不知沈行书年轻时是这般大胆的,原以为他总是端着君子之风呢。不过就算如此,她也觉得当年这桩婚事是另有隐情的。只是沈余氏不提,她自不会去问。

   良久后,沈余氏才收敛心神,又细细叮嘱她,“母亲虽多年不问朝政,却知这京师风雨从未停止。此次你祖父三番两次地来信,要接你们进京,怕也不只是日夜思念这般简单。

   你祖父如今已致仕,前些时候,你四叔又拜在程首辅门下。程首辅是怎样的身份,你比母亲清楚,以后的沈家怕是会起更多的风雨。你们的身份又与他们不同。”

   说到这儿,她叹了口气。

   “你小舅在京师也有些人脉,往后若是遇到什么事,可写信向他求助。还有大兴顾氏顾老安人,她老人家当年同你外祖母最为要好,你若是出了事,她不会袖手旁观的。

   还有吏部左侍郎府上的夫人也是母亲年轻时候的手帕交。她性子最为敦厚,虽多年不曾来往,可知晓你的身份后,定会照料一番的。再不济,你去寻柔惠郡主也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