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永明纪事

第51章 流民匪盗本一家

永明纪事 水罙 2042 2024-05-28 14:34

  沈昭最终也没有等到官场文书。

   不是文书来得太慢,而是流民又暴动了。

   辰初时刻,城西那边有数个流民联合起来抢劫了路过的吃食小贩。后来有两个巡城的弓兵过来阻止都险些被打伤,可见这些流民异常凶悍。

   更重要的是,因着守备森严,官府又不曾解除禁令,流民徘徊在城门便一直伺机而动。

   今日晌午时分,通海门外的流民便趁着人多,欲冲进城内。因着全是手无寸铁的灾民,守城的官兵并不敢肆意杀戮,毕竟饿死和杀死是两回事。

   这样的官司他们可吃不起。

   正是仗着守城官兵这样的态度,那些流民才如此肆无忌惮。短短两个时辰内,就暴起了三次。

   这个消息一经传出,在县城里便引起轰动。尤其是小门小户的百姓,更是慌乱不已,生恐流民复又攻城,暴起而击。

   便是不理世事的沈行书和沈余氏都收到了消息。沈昭得知后,便立即命人送信给孟湛和陈适。

   一是想要通知孟湛,已经没有时间在等官场文书,不如现在就搭棚接济。

   二是让陈适帮忙疏通弓兵衙役,不仅不能阻止豪族接济,还要帮忙维护流民秩序。

   随后,她便同沈行书商议,命府中管事以沈府的名义在城西那边搭棚接济。

   装粥的木桶刚刚被车拉到城西,流民便纷涌而至,幸好早就安排了府中家丁和弓兵维持秩序。否则早就乱了。

   孟湛也是守信之人。沈昭的信刚送去不久,他吩咐仆从着手准备,很快就在城西搭起了棚。有孟家在一旁帮衬,沈家的压力便小了许多。

   自他们两家在城中作出表率之后,城中的有德之士,富豪之家也开始陆续到城西接济。眼下城中的流民过半是受到安抚了。

   但城外还徘徊不少流民,一旦打开城门,那数量绝对不少。况且,这么多流民一日三餐都需要供给,并不是一笔小的开销。

   煮粥接济并非长久之计。还是要让朝廷拨下赈灾银两,以供灾民维持生计,开垦土地,重新定居。

   现下流民数量不大,便无人没有规定每家所供灾民。都是凭各家的本事来,往后可就不会如此。

   毕竟谁也不愿花这等冤枉钱。没有回报,甚至还有可能会被拖下水,可不就是冤枉钱么?

   现下沈家粮仓中储存的粮食并不多,以后若是将流民数量规定下来。接济一两次还好,一旦次数多了,恐怕难以支撑。

   因此沈行书知晓此事后,便打算去城外的田庄再运一些粮食进城。沈昭得知后,便央求沈行书带着她一同去田庄。

   她心里头其实一直惦记着那天救下的小孩。这两日,她让罗会跟着在外头注意流民的动向,但是一直不曾发现那个小孩。

   如今城门还未曾打开,想必那个孩子并未进城,这么几天,也不知是否撑下去了。

   她将此事告知沈行书。沈行书虽然觉得城外流民泛滥,过于凶险,却也念在她忧心那个孩子的份上,同意她随行。

   不过为了安全着想,他们这次出行,不仅带上了大半府中护卫。还恳求巡检司拨部分弓兵护行。他们见沈家是为运输赈灾粮食,自是欢喜应下。

   许是有着护卫随行,骡车出行的时候倒是畅通无阻,并不曾有人骚扰。

   今日是罗会赶的车,沈行书则和沈昭一齐坐在里边。沈行书便问起她那日救流民的情形来。

   沈昭听闻便细细说来。

   “是从田庄回来的路上遇到的,当时倒在地上,女儿便让罗会带回府中照看。这才知道,原来是饿昏了,身体并无大碍。

   本来想把他留下的,可他说自己还有同伴,不能抛下他们。便让他带一些吃食离开。

   女儿先前并不知晓城中流民。因此前日陈大人上门时,便是有意想要询问此事。”

   沈行书明白过来,脸上神色淡淡,“你问他能起到什么作用?依如今这情况,可见府县官吏并不曾管治。”

   沈昭知晓他对此事极为不喜,当下便随口说道:“怕是另有隐情吧。”

   “隐情是有——”沈行书的话到这里一转,“就是这隐情如何有的他们自己心知肚明。”

   他虽离开官场多年,但并不代表他是十分愚钝的。流民数量如此之多,甚至于难以压制,可见情形之凶险。

   沈昭听到他淡淡的语气,便知是压制了怒意的。

   听沈余氏房里的人说,她父亲得知城中流民暴动之时。一向和颜悦色的他忍不住打了个茶盏,怒斥朝廷官员草菅人命。

   也难怪她父亲不愿再入仕途,与这样的人为伍,哪有舒心日子?若是有一日,他也遇到的情形,会有那个能力开仓放粮么?

   若真是有心便可成事,历来死谏的官吏便不会那么多,金銮殿的龙柱上也不会血溅三尺。只有无力为之却心有不忿的官员才会选择死谏。

   车内的两人因为此事各自沉默着。

   好在一路畅通,达到田庄之后也没用多长时间便粮食装好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