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永明纪事

第263章 悄然变化

永明纪事 水罙 2096 2024-05-28 14:34

  那日畅谈之后,沈昭便将沈清远引荐给韩廷贤。

   随后,她又整合了一份寒门学子的名单,包括他们的身世背景以及眼下所处官职,一一交付韩廷贤。

   于焕知晓此事后,不免有几分惊疑,劝诫了一番,“姑娘此举,未免过于仓促。韩堂部性情如何,尚不可知,有朝一日,若是他不愿……届时却是悔之晚矣!”

   沈昭闻言,忍不住笑了起来,随之问道:“于伯以为,我们手底下的这些人,是听我的话,还是听韩德义的话?”

   “这……”

   于焕闻言一怔,皱了皱眉。

   好半晌才道:“在此之前自是听我们的话,可若是韩堂部能让他们升官加爵……却未必如此。”

   沈昭却摇了摇头,眼里带着几分冷意,沉声说道:“于伯真以为,我们手里没有一点他们的把柄?如若他们真有半分反叛之意,我自有法子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于焕当即神色微变,他知道沈昭是言出必践之人,既然说了这样的话,那必然就是有把握。

   沈昭眼里带着冷意。

   “即便韩德义真能让他们升官加爵,我未必没有法子让他们贬谪。官场之上权势富贵最易迷人眼,即便没有韩德义,他们未必就能坚持本心。我们总要以防万一。

   如今同韩德义联手,只不过是将此事放在了明面上,殊途同归,要防备地还是那些事。再者,眼下于我们而言,其实没有更好的选择。”

   她微微叹了口气,沉声说道:

   “尚在惠州之时,我曾想过借窦党之手,可回京之后,才发觉窦党于我们而言,更像是隐藏在暗处的对手,以致今日,我根本不敢同其打交道。

   而韩德义虽是六部堂官,阁臣之一,想比其余人却是资历太浅,根基不稳。若没有我们的人手相助,在两党合击之下,他怕是难得安稳。不论以后如何,至少眼下韩德义不敢撇开我们。”

   于焕略一思索,亦觉得此为最好的解决方法。

   关键是他们根本等不起!

   沈昭沉思片刻,继而说道:“未免他人起疑,我日后定然不能频繁地往韩府跑。这样吧,把裴先生接到京师来,至于金陵那边的事,另指派一人过去接手。”

   于焕微微一愣,“姑娘之意是……”

   沈昭脸上露出淡淡的笑容来,微挑着眉道:“就让裴先生留在韩德义身侧做幕僚罢,以裴先生的才学,想必韩德义很愿意接受。”

   于焕瞬间了然。

   沈昭将裴元鸿放在其身侧,说是助韩德义一臂之力,联络各方势力,打探消息,实则亦有监视之意。可此事即便韩廷贤知晓,也不敢过多反驳。因为沈昭断不能将手底下的暗桩直接交付对方。

   于焕应下此事,随即着手让人去办。

   沈昭悬浮许久的心,总算是放松了些许。万事开头难,这个艰难的局面终是让她起了个头,往后的路即便难走,亦有迹可循。

   眼下,最为关键的还是通过韩廷贤之手,联合朝中其余有德之士。

   但此事不能操之过急。

   沈昭之意是虽则有意自成一派,却不能过早显示出来。明年便是三年科考之际,这一届举子中她瞧中了不少人,届时他们若是拜在韩廷贤门下,一切自然无需过多解释。

   到那时,程窦两党怕是根本来不及反应,而韩廷贤又声称遵循崇仁皇帝的意愿,那就无人敢轻易打压。

   韩廷贤在京师为官这些年,亦结交了不少官员。虽则品阶不算高,却也是不可忽视的力量,因而自那日同沈昭畅谈之后,他便陆续同这些人联络感情。

   程窦两党都看在眼里,却不过是一笑置之。就韩廷贤这小动作,他们还不至于放在眼里,若是韩廷贤毫无动静,才是真有问题。

   日子一晃而过,转眼便进了七月份。

   都说七月流火,时至今日,京师的燥热总算消散了些许。原本在田庄消暑的沈昭随之也搬回了大兴的沈宅。

   她在田庄待了月余,朝中倒并无大事发生。裴元鸿在六月中旬进了韩府,之后便以幕僚之名留在韩廷贤身侧。而近些时日,崇仁皇帝则是愈发喜欢同韩廷贤对弈。

   他人言及此事,都道韩廷贤下棋很有一手,不论输赢都能让崇仁皇帝心底舒坦。沈昭这才发觉,韩廷贤真是少了个机遇。

   否则,凭他这哄人的手段,做到权臣的位子还不指日可待!

   不过事后韩廷贤同沈昭说起此事时,却是感慨良多。原先余老太爷私下曾言,崇仁皇帝是君主,却做不了好君主。概因其有弄权之意,却无爱民之心。

   他愈同其接触,愈能发觉此事。

   对沈昭所言万世之名臣,更是坚定不移。

   沈昭听闻,心里愈加舒坦。

   回京不过两日,京师之中又掀起一番风雨。原来是永嘉侯世子的生辰即将到来,虽则并非及冠礼,却也意义非凡,概因今年永嘉侯和柔惠郡主都会回京。

   听说昨日早朝之时,崇仁皇帝便已下旨,命永嘉侯云道溪回京,撤去辽东总兵之职,改任左军都督府都督。因而云道溪才急着回京,京师格局似乎又在悄然发生改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