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永明纪事

第231章 风尖浪口

永明纪事 水罙 2121 2024-05-28 14:34

  直至此时,沈昭才蓦地想起一件事来。

   有些东西可否要告知沈清远?

   他已非当年懵懂少年,在京师数月亦看过不少人情冷暖,官场权谋。知晓仕途非一人之力可登顶,朝中势力重重交错,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若是他不曾看清,不管沈昭如何谋划,都难有结果。

   思及此处,沈昭忍不住在心里叹了口气。

   贺家已然没落,程党之中,折了两名大臣。也许近些时日,程濂被朝中事物缠身,看不分明,但相信不消多时,程濂必会发觉其中蹊跷。届时,若再想置身事外,便不容易。

   就算余家因并无动作,不会摆在明面上,可她这刚入京的余家嫡外孙女却未必。她不禁想起眼下京师的流言,几句话便将她推至风尖浪口。

   传言非对也这样的话也就能用来糊弄老太太,而朝中大臣,身处权柄中心的众人未必不可从蛛丝马迹中,看清局势隐隐在变化。尤其是窦党——他们是清楚沈昭身份的。

   眼下,她便是想退,也退不了。

   这是有人以退无可退逼她入局。

   而她手中的人——还不足以在这朝局之中保全自我。

   两难境地。

   沈昭的心蓦地沉了下来。

   良久之后,她的脑海里浮现一个身影来。

   朝中这两件大案,恰好都有一人贯穿其中,而这人,从未攀附党派,素为中立之臣。兴许,唯有他可在这盘根错节的朝局中,撑起一片天。

   从里屋到敞轩,不过几步路,转眼即至。

   她过去时,沈清远本是坐在椅子上,见她进门,便连忙站起来,迎了上去,面上的疼惜之色,一闪而过,“怎这般清瘦?你这些时日,究竟是受了多少折磨?”

   沈昭不由得失笑起来,“哥哥这般说话,倒叫我觉得自己是从狼潭虎穴里头闯荡出来一般。我这哪是清瘦,怕是身子张开了才对。”

   沈清远见她一脸满不在乎之色,便忍不住皱眉,随即拉着她坐下。

   “你竟还想着说笑。可不知这些时日,我多担心你的安危。你寄回来的那几封信,内容也不尽翔实,哪有见到人心里踏实?”

   “……叫哥哥忧心了。”

   沈昭敛了敛笑容,换成满脸歉意,又命丫鬟从里头取出一物什,递给沈清远。

   他接过去,仔细瞧了瞧,发觉是一块石头。色泽清雅莹润,紫中嵌绿,绿中附紫,紫绿两色天然交错,上头云纹错落,十分精美。

   “这是……贺兰石罢?”

   沈昭微微颔首,“哥哥可喜欢?正好拿它做一方石砚。”

   哪知沈清远却是眉头一皱,“此物唯有宁夏之地盛产,你是从何处得来的?”

   沈昭听闻,却是微微叹了口气。

   “我知晓有些事不该瞒着你,可一旦说出来,定会惹你不喜,因而不曾多言。只是你若执意想问,我亦不再隐瞒。”

   沈清远听闻,一时无语。

   却见沈昭复又说道:“哥哥以为单靠你读书入仕,便可让余家平反,让父亲进京吗?”

   沈清远摇了摇头,“自是不能。”

   沈昭复又说道:“我亦觉得颇有难度。才想着另辟蹊径。”

   接下来却不曾说别的法子,而是问起沈清远另一事来,“哥哥对朝中近来的两件大案,有何看法?你在国子监读书,学子们一向喜议朝事,可曾听过一些言论?”

   沈清远大抵未曾料想她会问及此事,倒是愣了一瞬。

   “自是善恶有报,奸臣终有人裁。”

   沈昭闻言,不禁有些失望,半晌后才叹息般地道:“哥哥对此事……便是这般看待的?”

   沈清远见他这般神色,顿时发觉她非戏言,便不再敷衍,而是认真思索起来。

   好半响才缓缓说道:“单只看这两名大臣,两淮盐运使季方平,程首铺之外甥。工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贺元极,自永明以来便与程首铺来往密切。皆为程党中人。”

   沈昭微微颔首,示意他接着说。

   沈清远便道:

   “季公覆因私运一事锒铛入狱,获罪无可厚非。其罪状由浙江道监察御史夏成敦上奏,主审大理寺卿,旁审兵部侍郎和左副都御使。说是党争,过于勉强,若说不是,却过于巧合。”

   “此言从何说起?”

   沈昭闻言一笑,忍不住挑眉。

   “依哥哥之意,此事因何而起?”

   “季公覆居两淮非一日之久。说他两袖清风,廉洁奉公,我必不会信。便是这海上私运一事,亦非近时之事。程窦两党之争,亦非今日始有。遇到此事,窦党怎会不出手?

   然事实却是,此案之中,似乎并无窦党身影。可仅凭夏成敦一人,如何能得知这等机密之事,其后必有他人相助。只是这人是否为窦党却不一定。”

   这番解释确实合理。

   沈昭微微一笑,继而问道:

   “那贺元极之事又该如何解释?”

   沈清远闻言,忍不住皱眉。

   “这便是最让人奇怪的地方。季公覆和贺元极同为程党中人,而贺元极更是二品大员。可程党对两人的处理态度却不一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