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永明纪事

第59章 三更梦里,风雪将至

永明纪事 水罙 2076 2024-05-28 14:34

  沈昭第一次接手沈家军时,是在深秋季节。京师的秋季风大且寒露深重。在北地呼啸的风里,大楚的天空愈发低沉。

   当时西北传来捷报,大楚军队惨败。异族攻至雁门关外,大同,朔州等城池均已沦陷,落入异族之手。

   而当时领兵出征的是她的祖父以及两位堂兄。沈家世代从军,杀孽过重,子嗣极为单薄,那会儿,他的父亲与两位庶叔早已战死沙场。

   这一次从西北传来的捷报则是她的祖父和两位堂兄亦已为国捐躯。偌大的沈将军府,满门英烈,再无男丁,嫡出的子嗣只有她一个姑娘。

   她祖母当即便晕倒在院子里。

   可是她不能倒。

   大楚边境岌岌可危,朝堂之上亦是风云变幻。更重要的是,如果她倒了,祖父和两位堂兄的后事怎么办?

   她到底撑过去了。

   熙宁皇帝又给他们沈家授了殊荣。将他祖父的爵位再提一等,封为国公,谥号武忠。她的两位堂兄也封了候。可就算这样又能如何?

   他们沈家已经绝后了。

   再多的殊荣都是给已经逝世的人,活着的人又能得到什么?一个家族没有后人,断了传承,殊荣再重又如何?

   她处理好了后事,却没来得及守孝。因为凛冬将至,西北草场几近荒芜,异族蛮子没有食物,又开始侵犯边境。

   熙宁皇帝再次向朝堂发问,有哪位大臣愿意领兵镇压?朝中大臣无一人回答。最后有人举荐将军府嫡女沈昭,言虎父无犬子,且沈家军终究姓沈。

   于是沈昭领兵出征。

   此后六年,她一直身处西北。与异族蛮子对战数次,最终收复大同,朔州等地。

   而后,新帝践祚,命外地官员回京述职。且祖母来信,言明她早已过双十年华,实在应当谈论嫁娶之事。因此,她启程回京。

   刚进沈府大门,便见一个十多岁的少年在院子里打拳,打的正是沈家祖传的拳法。虽然年岁略小,力量并不足,但是隐隐已有武将风范。

   她愣了好一会儿。直到经过的丫鬟看到,唤大姑娘,她才回过神来。

   那个少年也停下手中的动作,快步走过来,稳稳当当地朝她行礼,口中唤长姐。

   她这才记起少年的身份。

   因为沈家无后,她祖母为了避免子嗣断绝。便从与沈家隔了十万八千里的旁支那里抱养了一个男丁,过继在她父亲名下。

   名义上是她嫡出的弟弟。

   但是她心里很清楚,这个少年其实是他庶叔的私生子。因为祖父早就知晓朝中有人容不下他们,不欲沈家留后。

   知道他庶叔在外头养了外室之后,并不曾声张,而是将那外室送到乡下沈家旁支那里教养。

   若是有朝一日,沈家绝后,便让他以过继子嗣的身份认祖归宗。

   他祖父料事如神,沈家果然绝后。沈昭出征不到两年,她祖母便将这个孩子过继给她父亲,取名为安,当作沈家嫡子教养。

   这是她头一次见沈安。

   沈安亦是知晓这些内情,因此对这个嫡姐很是尊敬。虽然两人并没有十分亲密的血缘关系,但是却十分亲近。她也很喜欢这个半路出来的弟弟。

   唯一的缺点就是这个弟弟太聪明了。若是在普通的世家,甚至是以前的沈家,他这么聪明自然是件值得高兴的事。

   可在现在的沈家却是祸事。

   沈昭知晓后,便勒令他不许再学那些,便是知道也要忘记。刚开始的时候,他并不懂这些,因此闹了很久。

   甚至故意在外人面前显露头角,沈昭知道后,便用家法教训了一顿,还关进祠堂面壁思过。

   再后来,每当别人提及这些时,他便永远推说,自己天资愚钝,不会那些。久而久之,大家便都知道沈家过继的嫡子只是个二愣子。

   只是这个弟弟再看她时,眼里却早已没有那些孺慕之情。

   她真正意义上的最后一次见沈安,是在延武六年的深秋。

   延武皇帝特许她回京述职,其实就是回家探亲,但期限只有一个月。她匆匆回家之后,便又离京。

   临行的前一天,她特意去找沈安说了许多话。

   沈安什么也没说,只是又打了一遍拳法。这套拳法沈昭曾经明令禁止,不许他再打。那天晚上,沈安却违背了她订的规矩,执意打了这套拳法。

   那会儿他即将及冠,身量渐长,已有男子汉大丈夫的气概。沈昭看着她打拳的样子,蓦地想起了早逝的沈家子弟,他们沈家到底还是后继有人。

   长姐,您且放心,沈家的传承不会断在我手里。这套拳法我会一直传下去,沈家子弟的血性永远不会消散,沈家的荣光也将永不磨灭。

   说这些话的时候,堂堂七尺男儿,竟然忍不住潸然泪下。

   沈昭心里清楚,他这是忧心自己这一去便不复返了。因此希望她走之前,家里的事能让她安心。

   而事实也的确如此,六年后的雁门之战,她被人一箭射死在城门口,从此化作一缕孤魂,附着在素心建兰上面。与他们天人永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