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永明纪事

第45章 病急乱投医

永明纪事 水罙 2052 2024-05-28 14:34

  沈昭这边还在想着广东布政使的事,门房那里却送来了京师的信。她这才知道,原扬州知府陈启恭致仕了。看来朝堂之上又掀起了一番风雨。

   就是不知陈启恭被打压是否与此有关?

   这个时候,松雪却进来告诉她,自今日起,归善县的城门便要严守,往后那些流民不可轻易进城。至于进城的流民现今都移至城西统一管辖,不许他们随意走动。

   官府竟然真的要封城?

   沈昭闻言皱起了眉。

   流民身上根本没有立身之本,不许他们随意走动,他们的吃食从哪儿来,他们住哪儿?还要不要活命?

   官府这是要把流民往死里逼啊。

   而城外的流民只怕也没有活路。

   沈昭觉得此事不能再拖,决定去找沈余氏商谈。

   “你是说惠州地界的流民如今无人管辖?”沈余氏闻言不免惊疑。

   她多日不曾出府,对这些事并不清楚。

   沈昭知晓母亲自从迁至惠州府后,便深居简出,对外界之事并不过多关注。

   却还是忍不住问道:“母亲可知晓广东布政使廖思浦廖大人是何人?”

   沈余氏知晓沈昭问这话,不是真的不知晓廖思浦是何许人,只是想知道他在朝中数哪个派系。不过廖思浦这个名字她听着虽然熟悉,具体情况却是想不起来。

   “他此前官居何处?”

   沈昭便道:“原是应天府府尹,出身兖州廖氏。”

   “兖州廖氏?那就没错了。”沈余氏顿时了然于心,继而道,“你说的廖思浦应当是廖氏嫡枝。不过廖氏在兖州虽是大户,放到北直隶来却不够看的。

   应天府虽不比京师,到底是留都,府尹这个位子当年还是有人争的。之所以会让廖思浦做这个府尹,还是因为他通过窦阁老向我们余家递了拜帖。”

   沈昭闻言便皱眉,“依母亲这意思,廖思浦应该是窦党的人,可是为何女儿从未发现过?窦党的人女儿一般都会探探底。”

   沈余氏想起当年的事,便道:“听说廖思浦和窦家勉强称得上姻亲,好像也是这方面出了一些不太好的事,所以后来关系就疏远了一些。”

   这话听了不免让人诧异。姻亲出了问题竟然还能让朝堂之上的人脉关系疏远,未免有些儿戏,毕竟廖思浦当年也算一方大员。

   恐怕不只是这方面的原因。

   不过,要真是疏远了,如今这番打压可就有些冤枉了。

   “说是疏远,可能就是各家的女眷少有来往。官吏之间的联系却不能真的断了。这朝堂之上站队的官员那么多,哪能让人家知道得一清二楚,总有不动声色的。身处朝堂的人都不一定清楚。”

   沈余氏倒是看出了沈昭的想法,语气里便带了几分打趣的意思,“更何况是你,依你手里的那间铺子,撑死能打听到多少东西?”

   沈昭听了不免讪讪,她也知道自己如今的力量太小,起不了多少作用。

   她虽然活了两辈子,可以前学的多是些武学战术,对于官场上的弯弯道道并不清楚,所谓的杀人于无形她并未摸到门道。

   因此,这些年她一直跟着关老先生学习经史谋略,便是想着要能体会到官场的尔虞我诈。等她真正摸清了这些门路,往后的路走起来才不算艰辛。否则,她连往哪边走都不清楚。

   如今这条路也只是刚尝试着走罢了。

   “如此看来,廖大人这是被程党打压了?”沈昭不禁陷入了沉思。

   可如果真是这般的话,那窦党的人怎会不想着阻止呢?总不至于连廖思浦都送不了一封信到窦党手里吧。莫非是京师又出了变故,让窦党不得不放弃?

   可是,廖思浦自己不会想法子么?还是他现在已经急得拜天求佛了?

   “廖大人当年既然借过余家的势,那母亲如今可否搭得上话?”沈昭忍不住问道。

   沈余氏听这话便明白她的打算,细眉微蹙,“你是想说动廖思浦主动揽上这件事?”

   “如今这情况可由不得他了。再拖下去,这事他便是想丢也丢不掉。”沈昭的脸色冷了几分。

   如果不这样,走投无路之时,她可能真的自己接济灾民。不过这等容易被人捉住把柄的事,沈余氏未必会同意,因此,沈昭暂时并不打算告知。

   “话虽如此,可他们只怕也是一个拖字决。这封信便是送到了又能起多少作用?关键还是看窦党的人愿不愿意保他。”

   沈余氏这话说的十分在理。只是她现在连窦党这般做的缘由都不甚清楚,如何能保证让窦党极力保住廖思浦?

   沈昭心里暗叹一口气:“如今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官府已经下令关闭城门,别的府县兴许也如此。若再这般无动于衷,流民一旦暴起而击,我们便真的无计可施。”

   说到这儿,她停顿了片刻,又忍不住说,“这信母亲还是以余家的名义写吧。”

   沈余氏闻言,忍不住笑了笑,“我今日若是不写这封信,你是不是还要想别的法子?比如煽动地方豪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