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永明纪事

第363章 怀疑的种子

永明纪事 水罙 2056 2024-05-28 14:34

  云道溪再次行了一礼。

   “微臣深以为此法可行,望陛下深思熟虑后再做决定。”

   若非崇仁皇帝确信云道溪忠君爱国,为大周子民尽心竭力,他还真会以为云道溪是什么逆臣贼子。

   毕竟开海禁之事风险太大。

   初太祖以沿海祸乱不断,又以前朝余孽逃亡海外,未免祸事再起,故下禁海令。

   大周建国百余年,前朝余孽是否挡住了,他们不知道。但是惹出不少祸事倒是真的。沿海居民以打鱼为生,实行海禁令,不许片板下海,就等于断了他们的活路。

   因此沿海之地,倭贼之乱才屡禁不绝,概因那些倭贼并非都是东瀛的武士,有许多其实是沿海居民。生无所依,自然只得用这种方式来获取钱财。

   崇仁皇帝半晌无言。

   此事之利弊得失他亦看得分明。

   又听云道溪将缘由缓缓到来,这时朝堂上出现了附和之声。是礼部侍郎谢时镇,而后钱樘也不得不同意此事,实在是大周太缺银子了,至于那些乱臣贼子——倒不是开了海禁,就会出祸乱。

   禁了这许多年的海运,可祸乱也未断过。再者,国朝至今日,早已不是初建之时的模样。火筒得到进一步发展,三大营尤其是神机营更是精锐,眼下的兵力绝非之前可比。

   即便是稍起祸乱,也难成大气。

   过了当下这国库空虚的难关再说。

   钱樘的话一出口,文武百官更是有些意动,国朝有钱总归是好事。往后若再要求办点什么事,也不至于互相推托,更不可用银两紧缺做幌子。

   再者,真开海运,赚钱的可不止国家,他们这些有本事支持海运的高门大户,谁家不赚?原先偷偷摸摸,还要防着倭贼袭击,都能赚个盆满钵满,更何况是名正言顺的出海。

   因此,不多时,大部分官员都开始附和此事。至于其他稍有犹豫的,此刻也起不了作用,只能在一旁瞧着。

   文武百官皆认同此事,崇仁皇帝自然也反对不了。

   再者,谁不想挣钱啊。

   当下便下令开海运,允许国朝之货物远渡重洋,自然也欢迎外邦来使到此交易物品。

   这个消息一经传出,几乎是举国欢腾,沿海居民更是觉得祖业可继,传承不断。至于最初颁布禁海令来抵御的逆臣贼子,早已不在众人的记忆之中。

   沈昭得到消息时,也惊诧了许久。

   这事于她而言,其实是有利的。一旦增开海运,福建广东两省绝对是其中最为关键的省份,通往海外的货物多是要走这两省的港口。

   眼下福建可是有一半在她手里。

   思及此处,她不禁一怔。

   福建可还有不少落在窦党手里,窦敬言等人据理力争,让吕梁坐上总督的位子,兴许是早已知晓海运将会开通。可真要这般说,未免过于恐怖。

   窦家缘何有这样的本事?

   再者,此次若不是因倭贼频繁进犯,致使两省实力锐减,又遇上洪灾,否则,怎会出这样的情况?窦敬言是有天算之能还是——

   沈昭的目光猛地一凝。

   这件事她该看看沈昀的态度才是。

   要说天算之人,除去沈昀,还有谁?他记得朝堂上发声者不少,但慕容祗的人似乎并未出言,或许真是早有预料也说不定。

   且除去这些,还有部分人的态度较为古怪。比如,此次提出重开海禁之人——

   永嘉侯云道溪,在她的印象里,除去是云礼的父亲外,似乎并无别的身份。主要是此人素日里行事太过平淡,一声不响的,其实很难惹人注意,再者,她对勋贵确实了解过少。

   而永嘉侯也不过是在辽东之时,战绩较为突出,除此之外,似乎并无别的举措。可今日在朝堂之上的这番言论,仔细想来,便可发觉并不是个简单人物。

   寻常人听到国库空虚,周转不开,一时间怕是想不到开海禁。除非是他心里头一直在琢磨此事,然后借用一个合适的机会说出来罢了。

   但是开海禁之事究竟于谁有利,还真说不清。就像国朝那么多人,只要能插手的基本上都能获利,单凭这一点就说云道溪有别的目的,其实并不合理。

   沈昭微微叹了口气。

   复又想起一事来,她之所以会和云礼相识,不就是因为广东省的私运吗?且他们的规模并不小,以云礼的能力根本做不到,其幕后主人很有可能就是云道溪。

   他们早在数年前就插手了私运,且多年来一直相安无事。眼下又为何要执着于让其过明路?

   有些东西不能细想,一旦细想,怀疑就会越积越多。

   这并不是一件好事。

   沈昭撇开这个念头,过了片刻,终是忍不住将析玉喊进来。

   “你给惠州府去个信,让周誉时刻注意铺子里的状况,他眼下不是正跟在掌柜的身边做事么?有什么特殊的情况应当很快就能发觉,让他及时来信。”

   析玉听闻此言,却是沉默了良久,并不言语。

   沈昭见此,眉头忍不住一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