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禾一听这话,恼羞成怒:
“这点子也不是我出的呀,我大字不认得几个,我咋知道非得离啊。”
道理是这个道理,惹得林海生无话可说。
可他心里就是知道自己婆娘到底咋想的。
突然对敏敏那么好,不还是在背地里鼓风了?这不是明摆着骗人吗?
二老哼哼谁也不看谁。
出了村,王秋禾气儿也消了,叹了一口气坐在路边石头上不走了:
“这敏敏要是不愿意了可咋整。”
“哼,咋整,该咋整咋整!”
林海生一挥手理都不理,大步往村走。
………………
刘敏正在王家寨这边的长河岸边和李茂华分析地段:
“这河歪歪扭扭的,也就那十里地的阶段比较好截流。”
毕竟弯曲的河道浪费成本。
“那到时候就截那段。”李茂华双手叉腰眺望着。
想着,刘敏瞅上心头,现在如果一起搞水产养殖,首先她资金不够。
二来,鱼塘试点目前状况虽然还不错,可谁都不能保证有没有突发事件,还得积累经验。
一下子养这么多,刘敏万一亏了,那真是传说中的连裤衩子都赔进去了。
“你怎么了?”李茂华不由问道:
“是不是有什么困难?还是……还是担心以后的生活?”
要是后者,那就不用怕,他李茂华可以养他,把孩子视如己出。
刘敏被他那桃花眼看的打了个哆嗦:
“没事儿,我指的是鱼塘,在等等,半月后如果稳定了,我在扩建。”
李茂华有些失望,回去的路上,试探了好几次想问他们之间的事,最重换成了这么一句:
“敏敏,你尽管干,有什么困难一定找我,我能办到的不能办到的我想办法都会办到。”
刘敏到了一声谢,客气的留他在家吃饭。
李茂华殷勤的回了一趟家,来的时候,拎了一只鸭子:
“珍姨,这鸭子留着给敏敏补身体。”
张秀珍赶紧擦擦手迎上去,脸上的笑容跟朵花似的:
“来家里吃个饭,咋还这么客气咧,洗洗手,咱们这就开饭了。”
刘敏已经偷摸的在桌子前吃上了。
她现在感觉自己得装点吃的,天天不到饭点儿就饿的不行。
吃饭的时候,张秀珍不停地给二人夹菜,眼里放光:
“茂华啊,你这多大岁数了?当着村长了都,咋还不找对象呢。”
刘敏一听母亲这话,明显旁敲侧击的想提那种事。
“珍姨,我是您看着长大的,我比敏敏大五岁,至于对象嘛……”
李茂华看了一眼刘敏。
这都被过来人张秀珍看在眼里。
当即就明白了,招呼着李茂华动筷子。
心想,这林家不爱惜自己闺女,有的是人要。
这两天,刘敏闲来无事会去长河村看看鱼塘。
发现三天的时间,也就有一些天生适应能力不太好的鱼苗翻肚皮了。
总共也就十来条,在预算之内。
加上二愣子定时定点的给鱼上氧气,鱼都活的挺好。
傍晚,刘敏推着自行车离开长河村。
路过刘家门口的时候,被元芳叫住。
“嫂子……”元芳眼里情绪复杂,出了门紧跟几步:
“嫂子你,真不愿意跟我二哥复婚了吗?”
刘敏没回答这个问题,林家的人她一个都不想见。
只是此刻林元芳怀里抱着蛋蛋,刘敏心里一喜,扎上车腿,捏着他的小手逗他:
“蛋蛋?还记得我吗?”
蛋蛋虽然已经一岁多了,可他还是不会走路,林元芳说他站也站不稳,身体还是不如足月的孩子。
听到这里,刘敏掏了五十块钱塞给元芳。
元芳推搡:“嫂子,因为我,你和大哥都离了,我怎么还能要你的钱。”
“那不管你的事儿,这钱也不是给你的,给蛋蛋买点儿营养品,”
刘敏塞进她怀里,推着车往村楼走去。
林元芳下意识的跟了几步,眼里有着浓郁的伤感。
她突然想起了什么,快步追上去:
“嫂子,我想自己挣钱养活蛋蛋,你……你给我安排个活吧,人家一天十五,我五块也行。”
刘敏回头看了一眼林元芳,总归精力了生死也算是走正道了:
“好说,我等一下到村口往春梅家拐一趟,我跟她说一声,叫她给你安排个在菜地的活。”
“谢谢嫂子!”林元芳想好了,以后她就背着蛋蛋干活。
她对以后的生活也别无要求了,养活大孩子,有个给她送终的就行。
到了村口,刘敏去了二愣子家。
二愣子在鱼塘忙呢,春梅已经在做饭了。
“嫂子,你咋来了,快做,晚上在这吃吧。”
春梅在围裙上擦擦手,拉着刘敏的自行车往院子里拽。
“不了,我妈做好饭了,我就跟你说个事儿!”
刘敏把那事儿说了。
谁知道,春梅脸色不好看:“嫂子,这林家对你不好,你咋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