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叮当当,叮当当,上课的铃声响起,大宝刺溜窜进了教室。
张启明不言不语的拿着书本进了教室。
“你凭啥管我?你跟娘一个德行,就巴不得我没人要。”
林元芳此话一出,啪的一声脆响。
刘敏一愣,这是她第一次看到公公打人。
最近这几个月他身子骨消瘦的厉害,此刻气的身子颤悠,眼看要站不稳了:
“元芳,你要把爸气死吗?爸又不是那个意思,就算是要嫁也不能八字没一撇的就住在这,到时候,让张老师请个媒人,双方家长见了面在定下来也不迟。”
林海生一听这话,眼眶红了,句句说到了他这当爹的心里头去了:
“你瞧瞧你二嫂,多明白?你咋就……咋就不明白咧?”
林元芳看了一眼刘敏:“我这也是自由恋爱,哪像你们那一辈,都是包办婚姻。”
林元芳虽声音不高,可心里咬着牙满心的不服气。
“行,行,你自由吧,让你自由个够,今儿你要是不跟俺回家,你就死在外头,永远不要进门。”
林海生转身下山。
刘敏跟着:“爸,您也别动气,随她就是了,张老师也是个好人,还是个知识分子呢。”
林海生冷哼:“你又不是没瞧见,方才俺说话那么直接,你没看见张老师的反应吗?那明摆着呢。”
刘敏其实也觉得奇怪,哪哪儿都奇怪。
一时半会儿爷俩没说话,到了山脚下,林海生回头看着儿媳妇儿,语重心长的说道:
“敏敏啊,以前吧,你妈做事是过分了,元芳呢,也不是个省油的灯,就看在元瑞的面儿上,别搁心里,毕竟咱这不管到啥时候都是一家人呢。
元芳这事儿,俺愁的夜夜合不上眼,再加上你妈喜欢唠叨,俺这身子骨怕是熬不了几年了。
现如今,家里家外也都指望你了,元芳的事儿,你当嫂子的在心里搁搁,哪天你跟张老师探个口信儿,问问他到底有娶元芳的心思没有。”
刘敏看着林海生那双昏黄的老眼里,情绪复杂,苦楚?为难,恳求。
她点点头:
“爸,你放心,改天我问问。”她毕竟是元瑞的亲妹妹呀。
“谢谢,谢谢。”林海生自言自语的转身,说了多少遍谢谢,他自己怕也数不清,说来说去,竟不知道谢什么了。
是谢儿媳妇不计前嫌?还是谢她改过自新对待老人孝顺?
刘敏看着驼背的公公,孤零零的背着双手走在枯藤老树间的村道上,总有一种悲凉的感觉。
若是元瑞见了这样绝望对日子毫无盼头的背影,怕也是要伤心了。
刘敏叹了一口气,回去打理大棚,晌午还得回去做午饭,刚收拾了农具走出大棚,迎面就撞上张启明。
“呀,张老师怎么找这儿来了?”
张启明挪了挪脚步看向别处,似乎不知如何开口:“晌午了,孩子们都吃饭去了,正好有空就过来看看。”
刘敏狐疑,看见张启明脚下来回徘徊了不少脚印,看样子一放学就过来了,不知道站了多久:
“哦,走,家里坐。”
刘敏正好要问问他和林元芳的事情,也让公公减去心病。
“好。”张启明扶了扶眼镜框,一路上欲言又止,再加上遇到乡亲们打招呼,张启明想说的话始终没说出口。
正好遇上了牛大嘴,村里出的名的大嘴叉子:
“呦,张老师,听说你这跟元芳的好事儿要成啦,那可真是粪堆里捡来个宝贝咧。”
刘敏无意间看了一眼张启明,他尴尬的脸红脖子粗。
不过才两三天的空挡,这事儿能传的这么快,还是林元芳自个儿的功劳。
趁着这天家长送孩子去学校报道的人多,她是见一个说一个,说她跟刘启明的事情。
惹得附近几个村子都说她一个残花败柳还能找个当老师的,真是有福气。
到了家后院,刘敏一边洗手一边问道:
“张老师,你和元芳的事儿还真得跟我说说,好歹我也能帮着在中间调和。”
放下毛巾,刘敏赶紧淘米下锅,怕耽误张老师下午上课。
张启明口干舌燥,没等主人给倒茶,自个儿轻车熟路的倒了一杯:
“我想了几天了,除了能跟你说,怕也没有第二个人能说了,其实,一开始我就是想着人命……”
正说话呢,大门被人用蛮力踹开,接着林元芳冲了进来:
“好哇,听人说我还不信呢,你还真跑我嫂子家里来了,你这孤男寡女的,到底是啥意思啊?二嫂,你倒是说说你啥意思吧。”
指着伙房里的刘敏大步前来,一屁股坐在板凳上抱着棒子接着说道:
“不是我这当妹子的说你,我二哥就算不在家,你再怎么想男人,也不能挖墙角啊,这要是传出来,你这脸往哪儿放?二哥的脸还要不要了?”
刘敏一看,这林元芳火急火燎的怕是从山上跑下来的吧,袖套围裙都没脱,袄也没顾上穿。
这语气到不如从前那般凶神恶煞,半指责半吆喝,还夹杂着都是为嫂子您的脸面着想,所以说话才这么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