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院士13岁!八零小村姑轰动全国

第154章 休妻

  十一月初,迎来了今年第一场霜。

   时见昨晚睡到半夜就觉得又变冷了,果然早上出门,就见起了一层薄雾,气温明显降低好几度。

   再看地上的枯木草叶上还留着点未融化的细霜。

   “见见,天更冷了,多穿几件衣服,别那么早去田里了,等太阳出来吧,现在都湿漉漉别打湿衣服。”

   冬天的天亮得慢,六点天还昏沉沉。

   时家众人却已经忙起来,院里的煤油灯全点亮。

   时妈边叮嘱边跟时爸一起,把一筐筐的食材往三轮车上搬。

   三轮车是时家的新物什,不过不是卖的,是时二哥做的。

   这段时间时二哥、常理和林老爷子关老屋里搞研究,经常要去购置不少材料,就顺便给家里做了不少器具。

   比如这辆由板车改造的三轮车。

   前面骑行的地方像自行车,后面连着板车。

   不过车轮也给改成橡皮充气,拉踩起来会比较轻松。

   车头连着杠的地方也斜着从下到上多出一条活动杠。

   如果车装载过重或者陷入坑里踩着费力,只要不断推动杠杆就能轻松加速。

   必要的时候还能当手刹使用。

   这辆三轮车现在已经沦为时妈最爱,每天踩着车拉一堆东西去县里别提多方便。

   除此外还有个机械时钟,就挂时爸时妈屋檐下,能自由调整闹钟时间。

   以及各种日常使用的小东西,让时见都觉得方便了许多。

   果然科技是必不可少的东西。

   “没事,我套个雨衣,就去看一下。”时见飞快的洗漱后,从灶房拿了两大包子,套上雨衣就边吃边往外走。

   时妈拿她没办法,也不再劝,“诶,等等,你拿个篮子多装一些包子,等会顺道给你大哥和二哥送去。”

   时大哥要看顾的田地多,经常天没亮就去田里干活。

   今天气温明显下降,估摸半夜就走了。

   时见应了声,掉头回灶房,拿了个缝了花布内衬的大篮子,铺上熏热的蒸布,一口气往里装了二十个成年人巴掌大的肉包。

   往里又盖上一层蒸布,然后是厚棉布,最后才在篮子上盖上麻布,拎着就继续往外走。

   “妈,爸,我先走了啊。”

   “行,小心点。”

   “看着路,别掉水里,早点回。”

   “放心吧。”她摆摆手走出院子。

   隔壁张家这会还一片漆黑,四处静悄悄。

   估摸就算都起了,这会也不敢出什么动静,生怕引起时家注意。

   刘苗花闹出那么大的事,怎么可能就只拘留两月。

   村里的千夫所指就不说,除拘留外,还得赔偿时家2000块钱。

   这么多钱张家哪拿得出,就算拿得出估摸也舍不得。

   所以张家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把刘苗花给踹了,也就是休妻。

   为什么是休妻不是离婚?

   因为农村结婚,以前都没那么规整,还去登记弄张结婚证书。

   大部分都是直接说妥帖了,男方把人接过来一起过日子就算成事。

   刘苗花和张家儿子就是这种。

   既然没有结婚证,自然就也没有什么离婚程序,男方随时能把女方赶回家。

   林招娣为什么那么怕时奶一句‘要么就给我滚回你家去’。

   就是因为她和时建业也没有登记。

   当年娘家为了时家几十块钱彩礼给她弟读书,生怕夜长梦多,连夜打包,挎着一个包袱几套衣服就把她送过来。

   如果时家真把她赶回去,她真的没地哭诉。

   再说回张家。

   父子俩直接对外宣布刘苗花和张家再没关系,所有债务她自己承担。

   之后就是每天关着个门,早出晚归,回家都偷偷摸摸,生怕邻居上门讨债。

   而瘫床上的张婶也许久没动静了,也不知道咋样。

   剩下个没人带的孩子,据说被送去哪个亲戚那边寄养。

   时家也懒得跟这家人去扯,就把他们当空气。

   时见怕包子放久了变凉,就先往村后走。

   正好大哥二哥都在那一片。

   “哎哟,小见啊,这么早上哪去呢。”

   村里这会已经挺热闹,不管是种田还是外出工作的早就起来准备,路上来往的村人可比白天多了去。

   时见平日都是先去试验田蹲会,等天亮一些再去二哥那边瞧瞧,然后上李宅去。

   那会一般村里路上已经少能看到什么人。

   毕竟上工的上工,下田的下田,连小孩都不是睡觉就是去上学。

   最多就是偶尔遇见一些老婆子坐在门口纳鞋底或者剥豆子。

   不过现在天气冷,老婆子们也经不住外面的冷风,就显得整个村道更清冷。

   “给我哥送早饭呢~”

   “哎哟,时建设家这三娃是越来越懂事。”

   “都出息了。”

   “是啊,苦尽甘来啊。”

   “现在说这些还早着呢,老大看着悬,一不小心就是背一辈子债,老二现在也没工作天天蹲屋子,小的说是被老教授收了当学生,看着也就天天蹲地里玩土,有什么出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