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崇祯本科生

第三百零二章 重庆归附

崇祯本科生 坤琳婶 2085 2024-05-30 14:37

  曾英以为坏消息就只有两个,却没想到接近中午的时候,又一个坏消息接踵而至。

   “什么样的奇怪衣服说清楚?”曾英接到长寿失守的消息就在将军府大发雷霆。

   “禀报将军,那些人浑身上下都穿着草绿『色』的衣服,带着圆圆的头盔,手上拿得都是火器,他们的样子都很奇怪,属下闻所未闻啊。”一脸是血的部下显得有些惊恐,看样子是受到了惊吓。

   曾英这个时候就再也不敢轻视这群奇怪衣服的军队了。按说土司的军队不可能有这么整齐划一的装束,能做到这种程度的只能是正规军。而目前在重庆周围的正规军,除了张献忠就只有石柱那个什么新川军了。

   “还有其他的发现没有?”曾英现在非常希望能得到更多的第一手军情。

   “对了,他们中间有一些人拿着的是石柱白杆兵的武器。”部下想了一下,眼睛一亮地说。

   “这就对了哦!”曾英从心底已经正式确认了对手是谁,这让他感到头疼不已。

   “他们还有好多大炮哟!”部下继续夸张地说。

   “啷个好多撒?”曾英觉得部下太夸张了,大炮这玩意又不是火铳,能有多少?

   “好几十个车车儿拖着,跑得蛮快。”部下不说则已,一说几十个车车拖着,曾英心里哇凉哇凉地。

   这还是第一批的打五斤炮子的,只是为了方便运输,更后面朱由检还准备的有打十斤炮子的,还在夷陵那边没运进来。

   铁模水芯铸炮技术的运用,加上蒸汽机带动的镗床,让大明现在的制造大炮成功率由原来的三成增加到九成。

   要不是青铜却是比铁过,朱由检恨不得大力发展大炮事业。就这些拿破仑炮,在这个时代那是妥妥的划时代技术产品。

   曾英的部下说的有些夸张,实际上新川军一个旅也就配了二十门炮。最关键的是这只部队一直在打山地战,用到炮的时候不多,炮手培养的有点慢。

   “完球了!”曾英跌坐在椅子上,心情很低落。对方只要从多功城过江,绕过歌乐山,即使不用渡江,重庆也守不住。

   “报!”曾英脑壳疼的要命的时候,外面又跑来一个报信的士兵。

   “又撒子事嘛?”所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曾英现在也不怕坏消息再多点,反正也就啷个样子咯。

   “启禀将军,遵义府派人来报信,王大人正在遭到沐王府的进攻,要你南下火速救援。”

   “我救他个锤子。”曾英一巴掌把桌子上的茶碗扫到地上。

   三日后,新川军兵不血刃地接收了重庆,曾英部下五万人直接归顺了大明朝廷。

   当朱由检在朝天门码头上岸的时候,曾英这边表示要摆案迎接圣驾,被朱由检制止了。

   “我听说川人都叫你“曾公子”是不是啊?”朱由检笑嘻嘻地看着曾英,对于这位川中的后起之秀,他从心里还是很喜欢的。

   虽然论打仗的本事曾英排在孙可望和李定国之后,但是刘文秀却明显不是他的对手。

   大西军转战多年,出两个军事天才不稀奇,可是曾英毕竟只能算是川中的新人,能在二十五岁统兵好几万,足见他也不是一般人。起码比邓之容强不少。

   何况曾英手下的于大海和李占春都比较年轻,都才二十出头。靠这三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统领的士兵,朱由检猜都能猜得出重庆守军的年龄普遍偏小。

   “皇上谬赞了,这都是四川的父老乡亲对我的鞭策。”曾英老家本是福建莆田人,从小跟着当官的父亲来川中,说得一口川话。

   “我也不跟你废话了,你的部下就地整编。你就留任一个旅长,李占春、张天相、牟汉鼎、李定、余冲、陶可法等到军部参谋处报道,于大海任重庆水师提督。就这样吧!”

   曾英一愣,他没想到朱由检这么大方,居然还是让他当了将军。而且他的部下基本上都得到了任用,虽然他暂时还不知道那个参谋处是什么官,但是听到军部这两个字,想来也是不低的。

   在朱由检的设想中,新川军要想在川中和后金对抗,就不能只是一个军,它得是一个军团,得是川军团。

   要形成一个军团规模,少了领兵的将军是不可能的,既然曾英比较能干,那就培养培养他的手下。

   所谓的参谋处,更多的就是一个短期培训班,既要加强思想教育,又要尽快让这些人熟悉新军队的一些规则。

   党守素既然带兵入了川,就留下参加整编好了。至于水师,他手里正却一个懂水战的将领呢,于大海正好留任。

   曾英的手下在裁撤老弱之后,还剩下三万,而且都是年轻人,完全超出了朱由检的预料。就年龄段来说,新川军就是大明最年轻的部队。

   文官方面,原南京南京户部主事刘鳞长,兵备佥事马乾等,基本的行政班底都还能正常运作,算是基本面良好。

   就在朱由检积极准备参与到四川局势中的时候,南京方面却送来了一个情报,说后金的大后方蒙古人叛『乱』了。多尔衮原本制定的进军蜀地的计划被暂时搁置,转而又从汉中抽调了一部分兵力北上,从陕北进入河套去平叛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