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吓人,群里竟都是古代大佬

三百一十章差距太大了

  武安君白起—

   “这就有意思了。”

   “也就是说世家和贵族还支持皇室,但就是意识不到国家要亡了的事实。”

   白起嘲讽的道。

   在白起看来,他们当时还没有意识到国家要灭亡的事实。

   看三国的历史,理论上来说,在袁术称帝之前,虽然有了天下大乱,诸侯争霸的趋势,但当时并没有扯下最后一块遮羞布。

   ……

   蜀国丞相—

   “我来讲吧。”

   “我这个时空比较长一点,经历了完整的汉末。”

   诸葛亮叹气道。

   “虎牢关十八路诸侯讨董,在这个时候,大家当时想的都是勤王,而不是分天下。”

   “当时的诸侯中大多数都是忠心的。”

   “十八路诸侯过后,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用皇帝的权利大肆封赏天下,还有孙坚带走了玉玺,这时候,天下诸侯的野心生长出来。”

   “随后诛杀董卓,让大家觉得这恐怕又是一个汉灵帝或者汉桓帝崛起了,这刘姓天下搞不好还能再续一命。”

   “再之后李榷郭汜进长安,杀王允,献帝不敢乱动,天下就只剩下的一面汉字大旗了。”

   “诸侯争霸开启,一直到袁术称帝,这都是汉室大旗之下,袁术称帝,确实了诸侯争霸,也就是开始真正称王称霸,割据一方的时代。”

   诸葛亮苦笑道。

   “袁术称帝,天下诸侯共讨之,理由就是,袁术造反,造了汉室的反。”

   “这也是在历史上,大家称曹操为权臣,而不是乱臣贼子的原因。”

   “曹操确实维持了汉室大旗,虽然他儿子废了这面旗帜。”

   诸葛亮忍不住吐槽。

   ………

   武安君白起—

   “如果这样来看,汉朝末年的情况就有点诡异了。”

   “我可是在史书上清楚的记载,前司空荀爽带头搞董卓。”

   “荀家这个荀字可是很古老的。”

   白起的声音中充满嘲讽。

   “而且郑泰那个郑家应该是后来的五姓七望吧。”

   “这些大家族可是都带头搞过董卓和曹操的。”

   “还有伏皇后的伏家。”

   “要说是单纯的争权夺利,我可是一点都不信。”

   白起觉得当时的情况真有意思。

   一群世家,带头搞权臣。

   还有军阀进都城这等破事。

   ……

   蜀国丞相—

   “是的,他们都忠于汉室。”

   “理论上来说,在世家眼里,世卿世禄并没有完全终结。”

   “察举制在最后也被他们玩成了另类的世卿世禄,既然如此,他们又有什么心理呢?”

   “在我们诸葛家的记录里,当时的世家对于董卓乱政是很讨厌的。”

   “世家们有自己的玩法,他们可以和皇帝争权夺利,但是他们不会允许轻易的改换门庭。”

   “世卿世禄里面,不光是贵族的传承,还有皇室的传承,一代又一代。”

   诸葛亮说着恐怖的事实。

   诸葛家的记载虽然不多,但也有的。

   ……

   老天爷的亲儿子—

   “在世家眼中,如果轻易的换了门庭,就会出现汉初的情况,多一大群新晋的贵族,来瓜分本就不多的政治资产。”

   “而且新人进群,不是老人退群,就是老人让出利益。”

   “无论是哪一点,都是老人接受不了的。”

   “既然如此,还是别换了,继续维持现状的好。”

   光武直接嘲讽了。

   这种操作,让他觉得恶心,

   这是当了婊子还要立牌坊啊。

   ………

   独爱人妻—

   “这就是论迹不论心,论心不论迹的事情了。”

   “论迹不论心,寒门无孝子。”

   “论心不论迹,豪门无亲情。”

   “所以结果论才会越发的兴盛。”

   曹操自己都开始嘲讽了。

   有些事情,是真的不能深层次讨论,越讨论越有问题。

   ………

   华夏之祖—

   “论迹和论心,这是两个相互驳论的论法。”

   “有些人他心怀天下,但是做不到,做不出来,又有什么用?”

   “有些人能力爆表,拯救天下只是他完成目标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而已。”

   “那么前后两个哪个重要呢?”

   始皇自己都觉得有点可笑。

   这事情他没办法解决啊。

   论迹和论心,这是真的巨大的差距。

   迹和心相互重合,这种情况很少出现,甚至可以说十不存一。

   有些人孝顺无比,但是当父母躺在床上被冻瑟瑟发抖,饿的受不了时,他连一块饼都拿不来。

   有些人一点都不孝顺,但是父母饿了有吃的,渴了有水喝,冷了有暖气,热了有空调,生病了住最好的医院,二十四小时有人伺候。

   这就是论迹不论心最简单清晰的描述。

   ………

   真-白手起家—

   “我觉得论迹比较重要。”

   朱元璋叹口气,无奈的道。

   “就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样。”

   “自己都不想,凭什么让别人去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