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水浒新秩序

第一百四十章 变革的时代

水浒新秩序 江湖野人 2197 2024-05-30 14:40

  同舟社大改组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各职司逐渐步入正轨。

   徐泽也终于能回归“正常”生活,每日多一些时间陪伴妻儿。

   不过,应了尺有所短那句老话,

   在天下棋局中纵横捭阖的徐泽,带孩子的技能却是还需要再加强。

   四个月大的儿子真哥儿被其抱了没一会,就他逗哭了,

   倒是已经会说话的女儿晚娘性子乖巧,

   安静的躺在徐泽的怀里,一双大眼睛扑棱扑棱地在聊天的父母身上来回打转,

   赵竹娴哄睡了真哥儿,笑吟吟地回到院中。

   辛灵汐知道主母要讲正事,打算先回屋避一避,被赵竹娴拉住。

   “妹妹别走,这事和你也有关系呢。”

   徐泽见赵竹娴这么高兴,也来了兴趣。

   “什么事?”

   “昨日刘知县(文登县令刘仁瞻)娘子黄氏向妾身打听开办学校的事,似乎是有些想法。”

   徐泽坚信健康的社会交往下,才能维持健康向上的人格,

   皇宫之中,众妃嫔宫斗之事屡见不鲜,

   除了利益诱人心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交际圈子过于狭窄。

   囚笼一样的皇宫,养蛊般的妃嫔晋升制度,

   会逼得一些本性善良的女子为了生存和利益,而变得嗜血疯狂。

   徐泽不敢保证自己始终不变,

   但至少现在不会让自己的女人过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形同囚禁的生活,

   他不仅让二女保留必要的交际圈子,还鼓励她们到书院、厂坊中去兼职管理。

   赵竹娴、辛灵汐皆是心灵剔透之人,

   知道夫君此举既是照顾她们,也是为了移风易俗,带动治下百姓,

   但哪些该做,哪些不能做,自不需要徐泽特别提醒,

   而刚过门的王玙(福宁公主)则享受不到这样的待遇,暂时只能由赵竹娴带着出门。

   徐泽摩挲着晚娘柔嫩的小脸蛋,脑中思索着刘仁瞻的家庭情况。

   这个刘知县命歹,连得三个千金,才生下一个儿子,

   为了女儿们日后的嫁妆,愁得不行。

   “刘世谦(刘仁瞻表字世谦)有意送小女儿来之罘书院上学?”

   怀里的女儿突然学话道:“爹爹,上学学。”

   “好,上学学。”

   赵竹娴笑道:“夫君猜错了,不是小女儿,是三个都想来。”

   徐泽倒是真有些吃惊了,刘仁瞻的大女儿貌似已经满十五岁了,

   虽然现在不似理学大兴后那样讲究男女大防,

   但十五岁的少女还跟其他少年一起上学,徐泽也不敢做如此荒唐之事。

   要知道,东京城中的赵官家可是在不遗余力地恢复“古礼”,

   不仅将改公主为帝姬,郡主为宗姬,县主为族姬,

   听说,还让自己的女儿们裹起了小脚。

   在移风易俗上,徐泽徐泽更喜欢借力打力,顺势而为,

   这种事急不来,步子迈的太大,只会适得其反。

   如教育扫盲一事上,徐泽非常重视,

   “普及”的对象,当然不能只是男子,“能顶半边天”女子也必须纳入进来。

   实际上,从梁山书院开始,就一直坚持男女混召的办学方针。

   但在具体操作上,徐泽从没有盲目提什么超前的指标。

   而是不断依据形势的变化,作出新的调整。

   当初在梁山,环境封闭,所有人和事都统筹统抓,

   强制要求所有适龄儿童必须入学是可行的,也不用担心有任何阻力。

   到之罘湾后,情况复杂了很多,

   以同舟社当时的体量,也没有让全部适龄儿童都上学的能力。

   再强制要求所有适龄儿童都上学,就不尊重客观现实了。

   此时的教育普及计划便改为内外有别,鼓励为主。

   通过提供免费午餐,教授实用技能,毕业后优先安置工作等手段,

   吸引部分家庭主动送子女入学。

   总体来说,效果比较明显,

   但女童入学率要明显低于男童,且十二岁以后的女童就读率急剧下降。

   之后,共建会创立,百姓被组织起来,

   远洋商队组建并开始盈利,之罘湾工商圈的辐射效应逐步显现,

   周边百姓的生活水平逐年提升,

   一些家庭有的余财,送子女入学的积极性也随之高涨。

   而随着同舟社在登州越来越强势,自成一体的形势越来越明显,

   用工、招兵、选拔管理层等事务上,坚持识字要求的政策深入人心,

   百姓们对普及教育的态度变化就更大了,逐渐由被动变为主动。

   在徐泽授意朱武提出“百姓教育百姓办,办好教育为百姓”的口号后,

   各村依托共建会集资出力,自发改善教学环境的事情便多了起来。

   甚至发生了为争夺师资和合办学校的校址,一些村庄找共建会执委扯皮的事。

   这些现象和问题,徐泽都有预料,也乐见其成。

   但刘仁瞻送大女儿上学这事,却真的出乎了徐泽预料。

   刘知县是个重情顾家的好男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