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水浒新秩序

第九十一章 有无天命朕说了算

水浒新秩序 江湖野人 2065 2024-05-30 14:40

  岳飞攻破临安城覆灭赵宋王朝时,正乾皇帝的车驾已经到达河南府治所洛阳县。

   洛阳不仅是大宋西京,还是华夏文明史上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历时最长的都城,前后有十三个王朝建都于此,时间长达一千五百年。

   其地立河洛之间,居天下之中,且北据邙山,南望伊阙,洛水贯其中,东据虎牢关,西控函谷关,有“八关都邑”“山河拱戴,形势甲于天下”之称。

   可以说,谁掌控了如此形胜之地,谁就拥有进一步掌控天下的资格。

   所以,凡天下大乱,兵家必争此地。

   后晋石敬瑭向辽国献出燕云十六州后,一马平川的河北就成了契丹铁骑肆意驰骋的跑马场,仅靠黄河阻隔的开封府汴梁城也极其不安全。

   宋太祖皇帝赵匡胤立国时,沿袭五代旧制,以开封府汴梁为“东”京,本就有以地形险要的河南府洛阳为“西”京之意,其后因种种原因未果。

   但终宋一代,都是把洛阳作为王朝的退路来建。

   不仅赵氏历代皇帝驾崩之后皆葬在河南府巩县,洛阳城中的前朝宫室也一直有专门的机构在维护,至今保存完好。

   就连河南府下辖的三“赤”十三“畿”县级行政机构配置,也要比同样辖十六县的东京开封府多一个“赤”级,居天下之最。

   同宋停战之后,宋廷曾从河南府抽调了部分兵马以补充南阳府防御体系。

   大同再次讨宋后,为了加强西京的防御力量,赵桓下诏组建四道都总管府,就以知河南府事王襄为北道都总管。

   命其统揽京西北路和军政事务,抵挡河北、河东同军南下,并从北面护卫南阳府。

   因而,秦明由怀州南下攻破孟州后,考虑到本部只有一个师,便放弃了守军众多难以消化的河南府,转而攻取防守相对薄弱的郑州。

   结果,大宋知郑州事朱伯友畏惧同军兵锋,收到荥阳县陷落的急报就立即弃城而走,郑州被同军轻易拿下。

   待秦明稳住了郑州,岳飞已经由开封府出兵,并击穿了颍昌府和汝州两地。

   南下的颍昌府被友军拿下,秦明部几千人由此闲了下来。

   其人转而回师向西,再渡汜水,攻入河南府。

   秦明最初的想法是先攻打大宋皇陵所在地的巩县,逼迫河南府宋军来援,待野战中解决了宋军主力后,再图谋河南府。

   不曾想大宋北路都总管知河南府事王襄胆小至极,辜负了皇帝对他的厚望。

   其人得知同军击破孟州南下后,就慌忙收缩兵力于治所洛阳附近,基本放弃了外围城池和关卡。

   导致秦明只是一次佯攻,便攻下了预料中需要苦战的巩县。

   待其部继续西进抵达偃师城下后,又是同样的情况。

   而不到百里外洛阳,得到前方急报的王知府直接收拾金银细软——跑路了。

   “山河拱戴,形势甲于天下”的大宋西京河南府就这样被同军拿下,其易手的时间,还要比岳飞攻下临安还早八天。

   彼时,正乾皇帝的车驾刚刚离开开封,正准备南下南阳。

   收到秦明的捷报,徐泽当即转向,带着御营大军前往洛阳。

   其人之所以在大宋王朝即将灭亡的最后关头改变行军计划,

   除了南阳府的防御体系在上次讨宋战争中已经被毁坏殆尽,有岳飞坐镇,临安之战基本没有悬念外,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河南府的情况远比南阳府更加复杂。

   秦明虽然没有费什么劲就拿下了河南府,但仅靠其部几千人,却没法有效掌控整个河南府十六县。

   要想快速稳定其地,必然要大量任用赵宋旧官吏。

   天道酬勤,打天下和治天下都没有捷径可走,得到的越容易,后面要付出的隐性治理成本就越高。

   河南府的历史问题若是不能及时处理好,会为后面的治理埋下很大的隐患。

   在有些情况下,历史即包袱。

   洛阳十三朝古都的辉煌过去,既给了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也使得其地相比才建都几年的临安更加难以在大同新政权下转型。

   当初,一世豪杰赵匡胤最终放弃了都城洛阳的计划,自是有多方面原因,仓促间难以搞定汴梁和洛阳各自的守旧势力便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

   而从宋神宗开始变法开始,文彦博、司马光等旧党“赤旗”和理学的重要奠基人程颐等人政治斗争失败后,皆被发配到了西京洛阳任职。

   这些人在洛阳长期着书立说,并相互勾连,势力盘根错节,影响力极大。

   如:二程理学最先便是以“洛学”之名传于天下。

   由此,洛阳就逐步形成了大宋顽固势力的大本营,这一事实几十年来都未曾改变。

   徐泽在战前特意安排秦明一个师渡河南下,攻取孟、郑等地,就是怕兵多了吓坏了这帮宋臣使河南府“和平解放”。

   没想到千算万算,最终还是这个结果。

   大宋王朝即将灭亡,可大同帝国一统天下并建立新秩序的路还有很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