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水浒新秩序

第三十四章 西军的经典战术

水浒新秩序 江湖野人 2173 2024-05-30 14:40

  沂州下辖五县,贼人之前只占领了州治临沂县一地。

   之后,贼军主力便迅速北上,歼灭了贸然东进的京东东路吴汝翼部官军。

   再随后,传来吴转运使成功招安李子义的消息。

   正是那个时候,赶往下邳县增援的西军三个将,再次被朝廷一道命令改变了方向,

   转为赶赴淮西无为军,准备平定“混世魔王”樊瑞部贼人的叛乱。

   结果,等这帮苦命的丘八匆匆跑到无为军,还没开战,又传来了京东路急变的消息——接着赶路吧。

   直到张雷、王育等人疲惫至极地赶至彭城县,都没有听说过贼人出临沂,再攻占沂州其余县城的战报。

   因此,当秦风路兵马副总管罗延寿通报贼军突袭利国监的战情时,

   众将的脑子还有些转不过弯来,临沂县和利国监之间,不是还隔着一个承县么?

   贼人是怎么无声无息地绕过承县,攻入利国监的?

   当然,现在不是纠结这个问题的时候。

   承县属于沂州五县之一,从地图上的直线距离量算,其实更靠近徐州和淮阳军。

   但受道路条件制约,这两个州(军)的军队都难以支援承县。

   在临沂被贼人控制的前提下,承县县城里放再多兵马都守不住。

   因此,临沂失陷后,这个单纯依靠本地弓手防守的县城,实际就已经被朝廷放弃了。

   确定要到京东平乱后,西军将校就听多了贼人攻必取战必胜的故事。

   对这样强悍的贼军来说,悄无声息攻下一个兵力空虚的县城,似乎也不是不可能。

   现在的关键问题也不是朝廷早就放弃了的沂州承县,而是徐州东北的利国监。

   利国监是大宋四大铁监之一,地位极其重要。

   全监设有三十六冶,有冶户四千余,规模要远胜兖州的莱芜监。

   监内不仅设有管理生产的勾当衙门,还有维护矿区治安的巡检司。

   不比兵额不全,光明正大吃空饷的大宋禁军,

   日常任务繁重的巡检司,反而维持着较高的兵额。

   总数近五百的巡丁,是一股不小的力量。

   贼人攻下临沂后,徐州又派出了两个禁军指挥,以加强利国监的武装。

   遭遇袭击时,甚至还可武装部分冶户以抵抗贼人,其地防守力量并不弱。

   军情传达后,罗延寿与众将就出兵的细节进行了紧急讨论。

   第一个问题:出不出兵?

   没有讨论的必要。

   必须出兵,必须连夜出兵!

   聚将之前,知徐州事徐处仁就已经下达了这条措辞严厉的命令。

   利国监距离彭城仅有四十里,且有运河、官道通往彼处,位置敏感,交通发达。

   贼人一旦在利国监站稳脚跟,居高临下,只需个把时辰,即可兵临彭城。

   丢掉了利国监,整个徐州都无安全可言,漕运也必然会被截断。

   朝廷之前在京东两路和淮南东路辛苦构筑的防御体系,

   也会因利国监的失守,而撕开了一个大口子。

   无论是徐知州,还是罗副总管,都承担不起利国监陷落的责任。

   第二个问题,贼军为什么要选择这个动机出兵?

   也很容易判断。

   朝廷大军挥师北上,即将进入京东东路,与贼军接战的关键时刻,

   其南线出动偏师袭击利国监,显然是为了调动朝廷大军,以分担北线的压力。

   要是放任贼人的战略意图达成,北线大军就算不来回奔波,也难以安心攻打贼军。

   第三个问题,这一仗是否妥帖?

   那要看怎么打。

   据求援信使带来的情报,袭击利国监的贼人约有三千。

   在监内有上千守军配合的情况下,贼军这点人数不算多,

   入徐西军再疲惫不堪,也能将这些贼人赶走,

   正好以此战的胜利,振奋全军连日奔波后低迷的士气。

   因此,众将很快就统一了马上出兵,解救利国监的思想。

   第四个问题,出动多少个营,才能打得赢。

   入徐西军共有三个将十五个营,编制兵额七千五百人,缺编近两千。

   再减掉因伤病掉队或在休养,暂时无法上战场的两成人员,实际只有四千五百人。

   若是白天打仗,出多少兵的问题根本不用讨论。

   贼人只有三千,还有利国监内的守军拖着。

   官军最多出动两千人马,隔着老远,就能靠着西军将士的雄壮军容吓跑贼人。

   但夜间作战,视线受到严重削弱。

   贼人可没本事凭借官兵手中的火把,分辨赶来增援的官军到底是西军还是厢军。

   而西军初来乍到,对彼处地形根本不熟,又是夜间行军,非常危险。

   即便安排一个徐州指挥带路,也起不到多大的作用。

   地势上,利国监又是山地,高于彭城,官军需要从下仰攻贼军,相当不利。

   万一派出的人少了,贼军只当是徐州原有守军这种软脚蟹,不管不顾地冲上来,麻烦可就大了。

   说白了,战力冠绝大宋的西军,再勇悍,也是人,被砍了脑袋照样会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