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宋终结者

第二百三十七章 各怀心思

大宋终结者 空梵踱 2077 2024-05-30 14:43

  李璟始终处于沉『吟』之中,冯道的提议说到了他的心坎里。

   李煜心中却无端想到荣格的那句名言

   “一个人毕其一生的努力,就是在整合其自幼年时就形成的『性』格。”

   换句话说,人的『性』格在幼年定型,成年后不管再做多少努力,只是对其进行修补完善,而不会涉及到根本『性』的变动。

   不管财富地位或者其它各种外部因素变动,都无法改变已经定型的『性』格。

   比如椰树椰汁老板的『迷』之审美,李煜认为很可能就是源自于其青少年时期的某次『性』启蒙。

   李煜和李璟接触也有半年了,越发觉得这位圣人实在喜欢在军国大事上贪小便宜,只要看到诱饵就会一口吞下,也不知道幼年时到底受过什么刺激。

   话说回来,如果不是这种『性』子,只怕也未必能身登大宝。

   但作为一个帝王,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性』格被人『摸』透,实在是很恐怖的事情。

   眼下冯道所代表的北朝就死死的吃住了李璟。

   开出一个无法拒绝的条件,直接引李璟入圈。

   “此事甚大,朕还要再细做考量后方能答复”李璟道

   “此乃军国大事,自然是要圣人深思熟虑的,只是这东京也无法离开老夫太久,后日晚间,老夫必然是要返乡的……”

   “太师且放心,到时定然有说法……”

   冯道一见,该说的也都说了,今天的谈话也就到此为止,拱手告辞。

   李煜也趁机告辞,顺带替李璟送他出门。

   此时的冯道和蔼可亲,言行举止说不出的得体大方,让人有如沐春风之感,丝毫不见码头上倨傲做派。

   两人穿行宫中时,一路上说说笑笑,极是融洽。

   到了皇城门口,冯道笑道:“安定王留步,就此作别吧”

   “太师客气,仆也要回鸿胪寺客舍啊?”

   “是嘛?安定王倘若信我的话,便在此留上一盏茶的功夫,倘若没有小黄门来寻,你再回鸿胪寺也不迟。”说完,冯道往车厢里一钻,拱手道别。

   李煜听了这话有点吃不准,想想等就等吧,自己现在是古人,时间是宽裕的很啊。

   鸦片战争时的英国人有句话,所人有都害怕时间,而时间害怕中国人……

   果然没多久就看到有个小太监气吁吁跑来,见到李煜大喜过望:“大王,大王,圣人正传你呢,快随小的走吧!”

   “!!!?”竟然真被老狐狸说中了?!

   随手扔了个小银豆子给太监,李煜问道:“可知圣人找我何事?”

   “多谢大王赏,小的就不客气了”小太监将银子揣好,一边在前引路,一边小心翼翼侧着头道:“大王离开后,圣人就一直在殿中坐着,小的们也不敢去打扰,过了一会,便让小的来寻大王……”

   ……

   冯道坐在马车里,背靠着车厢神情委顿,毕竟是六十多的人了,后汉这个烂摊子压在他肩上让他喘不过气来。

   他口中反复喃喃“长乐老,忠于国,长乐老,忠于国……”。

   长乐是他自号,忠于国则是当朝某官揶揄他不知忠于那个皇帝时,他的自辩……

   念着念着,昏花的老眼逐渐闭上,口中轻轻叹息,脑子里想的却是那日郭威得了出兵之令后,向自己问计时的回答“李守贞自恃朝廷老将,深得士卒之心。您不要爱惜财物,多赏赐士卒,便能化解他所倚仗的优势,至于军略方面,使相乃是天下一等大才,我这个文官可没什么好说的。而且使相心地仁厚,这点老百姓也是知道的,如此当无大碍。”

   当时还说了不少别的话,但大多是关于如何安抚民心,恢复地方秩序等民政方面的做法。

   郭威是武将对此不甚了然,冯道则倾囊相授,甚至还给他推荐了几个民政官,随后郭威满意而去。

   郭雀儿不知道的是,当他离开后不久,冯道便被刘承佑再度招入宫中,与杨邠、史弘肇一起商议起如何对付郭威的法子来。

   这缺德到家的损招还是刘承佑自己想出来的,杨,史二人『毛』病一堆,跋扈,骄奢等等,但倒是和冯道一样,都是忠于国之人。

   尤其是史弘肇,本人和郭威私交相当不错,可以说是惺惺相惜。

   但面对刘承佑的毒计时,虽然百般劝谏,最后还是默然同意。

   三大臣都知道,如果郭威再发展下去,后汉政权早晚亡在他手中,哪怕他是真忠臣,可他手下却未必这么想。

   这条毒计,也不是一开始就是现在这样,而是在几个月间不断修正后的产物,三大臣其实都不大愿意用行此计,刘承佑也在等待事态发展,当他发现三节度已经『露』出颓势的时候,终于下定决心。

   之后就是让谁去的问题,史弘肇统领禁军自然是不能离开,杨邠是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为人有严苛公正,有他在朝,便能震慑一众文官。

   思来想去也只有冯道了。

   出京前夜,刘承佑夜召冯道入内,哭道“而今只有太师能救大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