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宋终结者

第二百三十六章 连环套

大宋终结者 空梵踱 2084 2024-05-30 14:43

  “采购之资从优”冯道竖起一个指头道。

   “所需大约两万人所用的兵甲弓弩,算下来应在七十万贯,但我国愿意支付百万贯,今后倘若有补充也照此价格办理。一律以赤金支付。这些赤金装于车队之中,此刻已在江宁”

   李璟眼睛眯了起来。

   百万收入事小,可要武装两万人的军甲,刘承佑这胃口不小啊,显然已经不是要拖住郭威了,而是打着借刀杀人的主意了。

   眼下盼着郭威死最积极的是刘承佑,其次便是李璟了,三节度更在其后。

   李煜忽然醒悟:“难怪,你们是走水路而来!”

   “安定王好快的心思”冯道捋须而笑。

   按照这个时节的兑换比率,一贯铜钱等于一两白银,十两白银等于一两黄金。

   百万贯的铜钱,怎么算也得是好几吨黄金,黄金体积小,密度高,陆运的话,重载的车辆很容易『露』出马脚,所以干脆便放了船。

   “其次,听闻圣人一直有意开疆拓土,我国对此绝不干预,同时亦可令吴越国不衅边境。”

   “哈哈哈哈,先皇自有遗命,命朕勿要随意用兵何来,开疆拓土之意。”

   “明人不说暗话,近几个月来,边大将军手下可是在大肆囤积粮秣兵甲,恰逢马楚众驹争槽……”冯道以指扣案,轻轻的说道。

   李璟默然,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个时代低下的组织能力和运输能力注定这些调动无法瞒过有心人的眼睛,何况其中还有敌国派来的细作。

   “太师有心了,只是贵国眼下处于内『乱』中,便是想作梗也有心无力吧”李煜『插』嘴

   所谓谈判就是讨价还价,漫天要价,落地还钱,相互诈一把,没准就有意外收获。

   “安定王果然少年英雄,昨日在码头上便语带锋芒,今日论及军国之事倒也颇有建树”冯道浑浊的眼球看向李煜,这让他有些『毛』骨悚然,冯道未必聪明,但却极富智慧,和这种人打交道最是麻烦。

   聪明是天生的,可智慧却是必须经过后天磨砺而来,这个磨砺的过程之艰苦就不说了,总之冯道能活到现在而且官拜太师,足以说明问题。

   “可安定王是否想过,以郭雀儿之能,平『乱』并不要太多时间,倘若他平『乱』之后,直接挥师南下,强占南平那会如何?或者我朝圣人,命他不管三节度,直取南平又会如何?”

   李璟的瞳孔瞬间缩小。

   “这……”李煜陷入沉思。

   冯道的威胁极其有效,可谓打蛇打七寸。

   他所知道的历史是郭威快速平定内『乱』,现在虽然有些改变,但郭威这种人杰的能力摆在哪里,没有外援三节度败亡只是时间问题。

   南平国是靠着四处认爹才求来的太平,本来南唐、后汉、马楚、西蜀相互牵制,谁都不敢对儿子动手。

   倘若南唐伐楚,那么国内便不再有可供调动的机动兵力,李弘冀要护住江北前线,还要镇着李老四的城防军,林仁肇守在清流关则是对李弘冀的一个警告。

   三位统兵大将相互牵制,使得机动兵力都集中于边镐手中。

   一旦后汉撕破面皮兵发南平,对南唐而言就是天大的灾难。

   马楚虽然内『乱』,但地形复杂,纵然是大军开入,也无法速胜,也只能分成小队逐步战斗,而且占领一地后还要分兵驻守,大军的机动『性』丧失殆尽。

   南平兵力羸弱,郭威只要愿意随时都可以进驻汉阳,如此往南可以直接攻击边镐的后路,甚至都不要大打,截了粮道就成。

   一路向西则可以直接进『逼』武昌,把战火烧到南唐境内,而南唐境内李弘冀、林仁肇、李景达却因为彼此挟制而让调兵变得极为困难,调谁的,调多少,怎么调,都是巨大问题。

   一旦武昌被占领,就能顺流而下,或是攻击南都和信州,占领南唐最主要的铜矿产地和钱监,如果胃口大点直冲江宁而来也不是不可以。

   “嘶……”父子二人齐齐倒吸一口凉气。

   “可陕南之地你们就不要了?”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可鱼骨与熊掌间,何取何舍便显而易见了”这回轮到冯道放慢语气。

   确实,陕南还算富庶,但毕竟被三节度叛『乱』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富庶的南平比起来差距甚大,前者是块有点筋头巴脑的骨头,后者是实打实的鱼腩,好吃且易吃。

   占领南平后,还能卡死南唐,让其陷入进退维谷的地步。

   后汉这手棋非常之妙,死死的扼住了李璟的喉咙。

   “可,难道仅仅凭太师一句话,我们便要信了?”李煜试图负隅顽抗

   “圣人,安定王请想,此事成败并不在我,而是在贵国……”

   冯道并不往下说,他知道这俩都是聪明人,对聪明说话讲太详细反而会惹来反感,只要关节处点一点,自然就通了。

   果然几个呼吸后,父子二人对视苦笑:

   这是一个连环套的局面。

   是否援助三节度、是否出兵马楚两个事件构分别作为横轴与纵轴,构成个坐标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