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靖康四良相,大宋之栋梁
第215章 靖康四良相,大宋之栋梁
赵煊对何栗的态度很是满意。
赵鼎、胡寅的反对也是出自于自身的眼界,还有大宋现在的国情出发。
所以也能理解他们为什么会站出来阻止。
赵煊也不会把整个朝堂上整理的全都是向着他的人,顺者昌,逆者亡。
这并非是一个明智之举。
因为这些人只会像是何栗一样,没什么能力,也就一个点头狗,溜须拍马可以,真要是让他做事情,那真的是一塌糊涂,很容易把事情做的不是那么回事。
赵煊自然想要治世之能臣能够让他的那些个改革慢慢地奏效,能够在地方上实行起来。
而不是上面一张嘴,下面无所谓。
赵鼎和胡寅等人看向了吕好问,他们想要拉拢吕好问继续劝说赵煊,不铺张浪费。
然而吕好问竟然也选择了支持。
说到底。
赵鼎和胡寅两人才进入朝堂,根基不牢,人脉也不广,声誉不高。
再加上。
陛下刚刚动手问罪户部侍郎,肯定是又开始抄家,得到了一点儿钱财。
所以想要立马去建造海军,把钱花出去,也无可厚非。
真要是放在国库,那岂不是和邸报上面讨论大宋货币的时候,一个道理。
钱放在库房里面,也就是一对臭铜烂铁。
而钱要是流通起来,才能慢慢地达到钱生钱的效果。
钱生钱。
这个想法当真是不错。
也正是因为这个钱生钱的说法,才让大宋如今的商业再一次恢复到了丰享豫大时期。
商人遍地走。
如此一来,盐引、茶引、布引也能够发挥到最大的作用,也能有更多的商贾给钱买。
朝廷也能从中赚钱。
赵鼎和胡寅见到并不能阻止赵煊建立海军,也只好作罢。
早朝之后。
王宗濋开始负责抄家。
钱财直接通过了三司鉴定,放了五百万贯去河东路,交给韩世忠。
赵煊在早朝结束之后,独自召见了赵鼎。
他知道,赵鼎现在肯定还对他组建海军有一些不满。
所以,他要把自己的一些谋划告诉给赵鼎,开拓一下他的眼界。
就像是前不久一样,给赵鼎和胡寅灌输一些思想,让他们看的更加长远一些。
赵鼎、胡寅都是南宋的名臣。
他们的能力那是已经经过了考验。
赵煊想要让他们的能力更强一些,看的更远一些,也能配合自己对大宋进行改革,给大宋治病。
“赐座。”
赵鼎走进来之后。
赵煊就让王怀吉搬来了椅子。
赵鼎拱手道:“多谢陛下。”
赵煊又让王怀吉拿来了茶具,他自己动手开始泡起了青茶。
对于赵煊的这种行为。
赵鼎也算是见怪不怪。
太上皇赵佶写的一手好字。
当今陛下泡的一手好茶。
“多谢陛下。”
赵鼎起身施礼,然后才接过赵煊给他的青茶。
赵煊喝了一口。
评了个味儿。
然后说道:“赵相公可听说过日本?”
日本这个名字,是唐朝时期一代女皇武则天在遣唐使的请求之下,取的名字。
赵鼎自然也是知道的。
“曾在唐律上见过,乃是东海之上,原为东瀛。”
赵煊点点头,说道:“日本自从唐朝开始,便积极派遣了不少时辰前来,送上了一些贡品,然后就恬不知耻地从中原拉走了不少的货物回去。”
“你可知道,日本为什么一直受到唐朝帝王的欢迎?”
赵鼎回道:“臣不知。”
赵煊说道:“因为金银。”
他让王怀吉拿出了一个地图。
这是他手绘的日本地图。
指着地图上的两处,说道:“朕让人打听过,在日本有两座银山,那真的是银山!”
“所以,日本其实很有钱,他们用白银换取了货物,回去之后,就能发财。”
“关键是,这个日本最喜欢的是武道,他们学习了中原的文化,把中原的字都学了去。”
“而且,他们似乎还想要出海征战,有过打高丽的历史,也有过海盗侵袭大宋东海之滨的渔村的历史记载。”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朕得知区区一个弹丸之地,竟然有着两座大银山,你觉得,朕还能睡得着吗?”
赵鼎听完,这才明白赵煊为何一定要组建海军了。
这是还想要打日本呀?
“陛下,日本当真有两座银山吗?”赵鼎还是有一些不太相信,这是真的。
赵煊肯定道:“自然是千真万确。”
赵鼎深呼吸一口气。
起身拱手道:“陛下做百年大计,为大宋谋万世之功,臣佩服。”
如果真的能够挖掘那两座大银山,对于大宋而言,确实是万世之功。
因为从此之后,大宋会有很多很多银币。
有了银币,也就不必再担忧铜矿缺少,担忧铜币缺少的问题了。
这确实非常诱人。
赵煊则是继续道:“区区一个日本不算什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