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我真不想当宋钦宗啊

第216章 江水为证,愿持杀剑,为大宋杀出个万古风华!

我真不想当宋钦宗啊 余秦唐 2322 2024-05-30 14:43

  第216章 江水为证,愿持杀剑,为大宋杀出个万古风华!

   “江水为证,愿持杀剑,为大宋杀出个万古风华!”

   李彦仙度过了清凉江。

   一手持剑。

   于万军之前高呼。

   “江水为证,愿持杀剑,为大宋杀出个万古风华!”

   “江水为证,愿持杀剑,为大宋杀出个万古风华!”

   “江水为证,愿持杀剑,为大宋杀出个万古风华!”

   将士们随之也跟着一起起誓。

   这可能是他们遇到的最难打的一场战斗。

   跟随李彦仙的将士们西军,在经历了洛阳一战之后,一直都是修生养息,并且执行着最严格的操练军规在训练着。

   后来,便是攻打石州和隆德府,而隆德府一战,其实并不是很难。

   因为金贼那边也没有打算死守隆德府。

   再后来。

   就是挥师南下。

   一直到了这清河,再一次和完颜娄室对上,也就是他们的第三次艰难的战斗。

   如今,是第四次。

   而全军上下也都知道,金贼依然打算死守冀州。

   所以就要看谁能够坚持到最后。

   谁能够扛得住压力。

   李彦仙开口道:“金贼就在前方,这将可能是我们遇到的最强的一次战斗,也将会是我们铭记史册的一次战斗。”

   “兄弟们,你们可曾怕了?”

   将士们高呼。

   “不怕!”

   “不怕!”

   “不怕!”

   李彦仙很是满意。

   他说道:“好,我也不怕,因为有着你们作为我的坚强后盾,因为你们给了我可以和金贼一决死站的底气和信心!”

   “看到了,我已经让人把船只带走了。”

   “陛下想要组建大宋最强的海军,想要直捣黄龙,抄了那金贼的京师。”

   “我打算把这些船只送去济州,给韩节度,让他好组建大宋最强的海军。”

   “所以!”

   “所以我们不会有船只来接送我们撤退,我更加不会下达撤退的命令。”

   “死。”

   “也要战死沙场,也要杀死金贼,杀一个,那就是赚了,杀两个,那就是好汉,杀三个,就是英雄!”

   李彦仙做了战前动员。

   其实也有着背水一战的意思。

   前面不远处,就是金贼驻扎的地方,斥候已经打探到了敌情。

   “杀!”

   李彦仙翻身上马,振臂高呼。

   “杀!”

   “杀!”

   “杀!”

   全军急速前行。

   仅仅是一个小时不到。

   就见到了金贼的斥候。

   杀之。

   再然后,是金贼的营寨。

   踏破。

   最后,和金贼的先锋大军相遇。

   “咻!”

   双方都是第一时间开始射击。

   箭矢在空中就相遇了。

   有一些,直接撞击在一起,折断了。

   更多的却射向了对方。

   盾牌举起。

   慢慢地向前冲锋。

   接着就是长枪队。

   挺枪。

   刺!

   这是他们操练了很长时间,并且一直都是这么一个动作,而且还会在长枪上绑着石头,操练他们的手臂力量,为的就是现在这一时刻。

   长枪向前冲刺的力道非常大。

   金贼的铠甲再怎么坚硬,却不能护住他们的全身。

   第一波。

   宋军这边完胜。

   “轰!”

   紧接着,就是后面的神机营的火炮也已经推到了战场上。

   一共十门。

   再加上十几个虎尊炮,以及后方已经准备好了的火枪队。

   李彦仙这边的装备算得上是精良。

   力气大的,要么是长枪队,要么就是弓箭手,要么就是刀斧手,骑术好的,自然是骑兵营。

   还有一些力气比较弱,骑术也不是那么的好的,各方面表现一般,就去了神器营,负责放炮。

   十门火炮。

   一次就是十发炮弹。

   这在现在的这个战场上,绝对是大杀器。

   金贼的后方顿时被炸的稀巴烂。

   然而。

   金贼却依然冲锋,没有后退。

   他们也知道,这件是一场死战,不死不休。

   先锋的碰撞之后。

   火枪开始上前。

   金贼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迎面就是喷火的火枪。

   冲上去就被烧伤了。

   顿时倒下一片。

   火枪队立即后撤,长枪队再一次上前。

   至于骑兵营,已经在护着主力大军的左右两翼,抵御金贼的轻骑兵侵袭他们的左右两翼。

   厮杀一直未曾停止。

   宋军这边的配合非常好,阵型的转换也从未出现大的乱子。

   有人战死。

   就有人立即补上。

   神臂弩车驾上的重弩朝着金贼士兵开始发射,小腿粗的重弩带着破空之风刺过去,前边金贼士兵形成的盾牌阵列立刻就被打出来不少缺口,一支重弩飞进密密麻麻的枪阵中至少有数名金贼士兵被穿死。

   大宋的神臂弩也是经过了改良,出自于能工巧匠之手。

   大宋时期的各行各业其实并不缺少人才,这可是承接了汉唐文风熏陶之后的大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