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谈话
因此帝王之位的继承者,就是朱标了。
朱宣,配做一个开山皇帝,至少在朱元璋看来是这样的。
朱标呵呵一声,说道:
“不仅如此,我还让军中研究出了,一种不需要绳索就能点燃的火器,已经有了结果!”
“真的?”
朱元璋双眼放光,这才离开多久,他就想通了?
朱标说道,“是那些大乾军队的火器,让我茅塞顿开……”
“如果他们的火器,可以不用绳子就能点燃,为什么我们大明的火器,就不能……”
“所以,我就通知了军中的匠人。”
“没过多久,他们就研究出了一种新的武器,这种武器的威力,远不如大乾帝国的火枪,但威力却要大得多。”
“呵呵呵,还是你厉害。”
朱元璋哈哈一笑,一把将朱标抱住。
“好小子,你果然没有辜负朕的期望……哈哈!”
朱元璋乐不可支。
自己的孩子怎么都那么聪明?
朱标嘿嘿笑道:“我要感谢朱宣哥,他让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看问题比以前更透彻了。”
朱元璋面容一滞,清了清嗓子道:
“别这么看不起自己,老大,你也很好……别被朱宣压着。”
“我知道了!”
朱元璋点了点头,叹了口气。
“大乾...大乾...天下还没安定下来,就对大明施加这么大的压迫.这到底是福还是祸?”
“父亲,无论将来会发生什么事情,我们都要调整好心态,去办事。”
“以后的事,你不用担心,只管做好准备就行了。”
看到朱元璋的情绪波动。
“呵呵,我当然知道……我还需要你来安慰么?”
朱元璋说不出话来。
朱标松了一声,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说实话,我们眼线不传情报回来,才是最好的结果。”
“父皇,若那大乾帝国的船队,即将对大明发动进攻…”
“探子必然会不会不惜一切代价,也要返回?”
朱标眼睛一亮。
“因为,他们的家人,都在大明,他们不可能不管。”
“但并未有消息,意味着啥?”
“意味着他,并没有得到大乾大军,进攻我大明的消息,所以并不着急回来。”
“从这一点来看,大乾水军中,应该也没有讨论过攻打大明的事情。”
“要不然,消息难免会泄露出去。”
朱元璋吞了一口口水,看着朱标:“说得对。”
然而接下来的一幕,却让朱元璋被朱标的话给噎住了。
朱标话锋一转,清了清嗓子道:
“但也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大乾已经将咱们的探子都给杀了,无法回来。”
朱元璋一阵无语。
朱元璋气得七窍生烟,死死的盯着朱标,眼中满是凶光。
我你这是在逗我吗?
“呵呵,父皇,你不要误会,我只是随口一说而已。”
朱元璋沉吟片刻,沉吟道:“有这个可能。”
“难道大乾帝国的水军,都是吃饱了撑的,会去一个个找出奸细么?”
朱元璋连连摆首,认为这根本就是不现实的事情。
“而且,他们还不知道,我们已经找到了他们!”
“是啊。”
朱标附和道:“这也是为什么,大乾不会对大明不感兴趣的原因。”
“既然如此,那就更好了。”
朱元璋搓了搓手,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表情。
“这倒也是,如果他们的目的是我大明,必然会有所动作,但现在,他们什么都没有,呵呵!”
“嗯嗯!”
朱标呵呵一声。
两人同时笑了起来:“哈哈!”
咳嗽了两声后。
朱元璋收起了脸上的笑意,沉声道。
“不过,我们还是要做好防守的准备。大炮,战舰,都要有所准备。”
说到这里,朱标赶紧补充了一句。
“父皇,有紧急消息,从北面传来。”
朱元璋的脸上露出了惊恐的神色:“我们犯了一个错误!”
这段时间,他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大乾身上,忘记对付的他们的敌人:北元。
“说!”
朱标赶紧说话。
“忌日前,雁门关的帖木儿,已经忍无可忍,屡次拖延时间。”
“怎么样?”
朱元璋脸上露出了担忧之色。
徐达,冯胜,全都被抽调了回来,大明的北部防线,已经变得空荡荡的。
“父亲放心,吉安侯陆仲亨,长兴侯耿炳温,都在雁门关驻守。我已经试过很多次了,都没有成功。”
朱标眉开眼笑。
朱元璋听到这话,顿时放下心来,心底顿时明悟。
“是啊,当初长兴候耿炳文,就是凭借着三万残兵死守洪都,抵抗了数十万大军的冲击,才坚持了大半年时间……这份防守本事,可以说是当世无双。”
朱标也附和道:“没错。”
“如今,我大明将领之中,以老夫的老丈人常遇春为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