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之雄汉重铸

第351章 司马懿的算计!

三国之雄汉重铸 无尘了然 2108 2024-05-31 08:30

  “咳咳咳”

   “咳咳咳……”

   “…………”

   曹丕的寝宫之中,传来着一声声沉重且急促的咳嗽声。这样剧烈的咳嗽声,让人不禁怀疑这个人的肺是不是烂掉了。

   寝宫内,曹丕伏在床边,有婢女照顾着不断咳嗽。不多时口中便有血迹咳出。

   一旁有太医端着汤药等候,人不多的殿里却显得如此的慌乱。

   曹丕多有血迹咳出,一番剧烈咳嗽之后,脸色苍白的不像话。

   曹丕自幼身患肺痨,患病这么多年以来,近几年是发病最严重,次数最多的时候。

   他称帝之后时时殚精竭虑,更兼前线作战几次失利损兵折将,让他大为恼火。情绪刺激病情,使他的病情反复发作且更为严重。

   前番他亲自前往许昌督战,以他的身体,来回辗转颠簸,又时值天气寒冷之际,自许昌回来之后,他的病情便更为严重了!

   到现在可以说是日日咳血,连下床榻都是奢侈的。此时正值于各处都处于局势紧张下,他日日都还要处理一些政务。

   因为无法下榻,他就在这寝宫之中处理政务。

   当太医将汤药让婢女服侍曹丕服下,曹丕的咳嗽略微止住了些。

   这是太监又来了一些各地送来的奏折。

   曹丕虽然病痛难忍,但还是不会耽搁处理一些紧急事务的。

   “这些奏折有哪些较为紧急,给朕挑出来!”曹丕吩咐道。

   曹丕说话的时候已经气息虚浮,冷汗遍布额头。

   “是,陛下”太监应下。

   迅速从怀中的众多奏折中,找出了一份向曹丕呈上。

   “禀陛下,这是平南大都督,司马懿上奏的奏疏,请陛下御批。”

   曹丕的手虚浮无力的拿过奏折打开看了起来。

   不一会儿曹丕便好似握不住奏折一般,将奏折猛的合了起来。

   曹丕兀自说道:“司马懿真是无事找事了,这一点小事还都要报到朕这里来。”

   “朕既然答应了他南攻的计划,又早已令他做了平南大都督加骠骑大将军,授予了他假节钺之权,就重整水军南下作战之事又何必事无巨细的禀报给朕。”

   其实说实际的,曹丕并不是嫌司马懿烦,不管司马懿汇报不汇报,他都能很快得到一些前线的情况。

   “毋丘俭兵败朕早已知晓,既然要动兵南下,水军战船自然是不可缺少的。但他又何必……”

   “咳咳咳”曹丕又忍不住掩面咳了几声。

   “可他也不必这么紧赶着给朕上奏,一连数天里朕已经接到了他十多份奏报了!”曹丕埋怨道。

   虽然司马懿这样事无巨细的禀报,让曹丕感觉到很安心。至少证明在这样高的权位之下,司马懿还并没有敢独断专行。

   可是以曹丕现在的身体状况,他不但需要看司马懿的周报,还有各处军报,还有一些国家政务。

   体力不支,处理政务本来就费劲。这样慢慢看下来,就更加耗费精力和损伤身体了。

   可偏偏司马懿身处前线,他所送来的每一份军报,曹丕又都不敢大意疏忽。

   “陛下,司马大人这也是对陛下的忠心嘛!”一旁的太监适时说道。

   “咳咳咳……”曹丕咳了咳没有说话,只做了批示,对司马懿所请之事一概照准。

   …………

   淮南,司马懿在当日表示了要继续出兵南下扬州的意思之后,便带领着诸将来到了长江边上。

   看着水波横流,奔腾不息的长江,司马懿开口说道。

   “一条长江将天下化为了两半,当初的江东孙权便是靠着长江天险才得以偏安这么多年!”

   “若不是这条长江,没有当年赤壁的一把大火,或许太祖皇帝早就已经一统天下了。”司马懿蔚然叹道。

   “当年太祖皇帝中了周瑜,诸葛亮,庞统之计,先是斩杀了善于水战的蔡瑁,张允,后又以铁索连船,使战船行动不便,才十几十万大军被一把大火烧了个干干净净。”

   “以至于今日我大魏水军仍聊等于无!”诸葛诞说道。

   “从当年赤壁之战,以及伪汉灭吴之战,尤其可见要平定扬州,无水军断然不可。无水军,我军连长江天险都跨不过去。”

   “此时我虽重兵压境,可全无水军,大都督准备如何用兵攻取扬州?”诸葛诞问司马懿道。

   “我军是无水军可用,可我军并不是无船可渡过长江!”

   司马懿道:“只有我大军主力能够安然渡过长江,踏上南岸,敌军水军便无用武之地。以兵力预估,汉军在扬州的兵力也决然不会超过我军。”

   “至于如何安然大大军渡过长江,就要借用一些天时地利人和了。”

   “如何借用?”

   “莫非大都督也如诸葛孔明一般会六丁六甲之法?”诸葛诞惊问道。

   司马懿抚须一笑,“本督虽也信道,可却不识此法。”

   司马懿此言否认了自己,却并没有否认诸葛亮会六丁六甲之法。在司马懿的认知里,诸葛亮是他最完美的对手,完美到他有时都会产生不可战胜的想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