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时分,王基,毋丘俭,朱灵所率的五万先锋兵马已经登船南渡。
司马懿为了南渡作战,虽然水军了等于无,但他还是打造了许多大型战船。
那些水军兵士,虽然不像真正的水军一样可以操控战船作战。但是基本驾驶战船行驶于江上还是可以的。
百余艘战船隐藏在迷雾之中,紧靠紧的,小心翼翼的向南行驶。
每一艘战船上都挤满了魏军士兵,战船虽大,但还要紧,省着用,毕竟二十万大军南渡,需要的战船数量不是个小数目。
迷雾之中只能近距离看到相距不过几尺的战船,江水都呈现黑色前方更是雾蒙蒙的一片,根本看不清。
王基和毋丘俭还有朱灵分散于不同的战船上,保证全军的指挥到位。
王基作为先锋官,直接来到他所处战船的甲板上,就近及时接收消息。
王基眉头紧皱,前方雾茫茫的一片根本看不清,他们只能坚定行驶,不断的向前行驶,向南靠岸。
王基抬头看了看天色,天色已呈现徽明之意。再有不到半个时辰,天色肯定大亮。天色一旦大亮,江上的雾没了夜色的笼罩,会淡去几分。
到时他们大军的掩护就全然没有了,他们或许可以登上南岸,可后续大军可就难以支援了。
“传令下去,各船要贴近行驶,不要偏离航向,加快速度向南靠岸。”王基道。
“喏!”
王基向南登陆,司马懿带领着剩余大军在露水之下焦急的等待着。只有南岸有了情况,他才能使大军继续南渡。
“大都督,王基将军已经出发近两个时辰了。我大军主力是不是可以登船出发了?”诸葛诞问道。
司马懿眉头微蹙,虽然他算足了一切因素,可毕竟难免意外发生,他其实心中也是有所忧虑。
如果不及时登船出发,王基他们登上南岸后,没有及时得到支援便会前功尽弃。
“再等一会儿,半个时辰后全军登船出发。”司马懿想了想才说道。
五万魏军正在江面上依靠操作不熟练的战船向南摸索。长江天险并不是警报器,是会有哨探设置的。
在逐渐感觉到船身晃动减小,水位下降,可能即将接近岸边之时。王基下令,让一队士兵直接下水向岸边游去,先行解决,可能会在岸边所设的哨所。
此时或许已经接近成功,王基站在甲板之上,右手紧握剑柄,眉头紧皱,屏息凝神,等待着战船靠岸的那一刻。
可他还没等听到战船碰到岸边的碰撞声,却听到了水中传来的惨叫声。
这样的惨叫声如果岸边有敌军,肯定会被发现的!
这是王基脑海中涌现的第一想法,他赶忙命人去查看。
“发生了何种情况?为何会传来惨叫声?”
只不过视线稍显昏暗之下,没有看到一些尸体已经飘到了他们战船的旁边。
这些人正是王基刚刚派下水的士兵,这些人没能游到岸上去,却在水中全部死了!
北岸之上,正当司马懿要下令登船南渡之时,突然有密报传来。
来人在司马懿耳边低语了一阵,司马懿平静的脸色突然为之一变,只不过很快便被他掩饰下去了。
当诸葛诞等人来询问时,司马懿却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
“速派小船,传令于王基令其速速撤军。”
司马懿此言一出,众人皆惊,面面相觑之下,不知司马懿是何用意。
“这……”
“大都督,你这是何意?”
“箭在弦上,为何要朝令夕改呢?”诸葛诞微微向前,满脸疑惑的问道。
司马懿却一脸正色的说道:“敌军久无动静,实在可疑。而且我也未曾料到江上之雾竟然散得如此之快。”
司马懿眉头皱起,露出忧虑之色。
“本督深思熟虑之下仍觉不妥!”
“大江之上一旦遇险,大军将有无可挽回之损失。所以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司马懿正色说道。
说罢,不等诸葛诞开口,便直接下令。
“速速传令撤军!”
看着司马懿的背影,对其此举深为不解。
…………
大江之上,王基所部确已接近南岸了。
王基所派出想潜水靠岸的士兵,在视线朦胧下,尽数死在了汉军在浅水区布置的暗桩、陷阱之下。
此时天色已经大亮,愈靠近岸边,薄雾就愈发遮不住船身。
见派出的士兵尽皆死于水下,王基不禁犹豫要不要继续向南突进。
见此情形,很难不怀疑汉军早已有所准备。
而现在,箭在弦上,只有一试了,王基心中一番思虑,还是下定了决心,决定背水一战。
王基转头下令:“传令前方各船,立即着手清除水下暗桩,继续向前开进!”
此时天色已经透亮,也不知大都督出发了没有?一条大江横亘在中间,要是上了岸可就没有退路了!
王基凝眉,心中极为忧虑!
水下的暗桩在为军士兵的一番努力之下,只堪堪拆除了一些。天色大亮之下让王基心中愈加着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