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五日。
晋阳。
李存勖的潞州之战,果决干脆,只可惜受限于实力,除了保住潞州不失,亦未能扩大战果。晋王看事不可为,主力迅速撤回晋阳。
此时,去蔚州出差的张承业已在城里等了数日。
因辽王热情相邀,张承业在灵丘前后住了六日,这才返回。老中官惦记着新出炉的晋王,不顾年高,倍道兼程往回赶,可惜还是慢了一步。他回到晋阳时,李存勖已经领兵出征南下了。
于是老中官就帮着看顾老巢,等待前线讯息。日日向上苍许愿,时时向大唐的列祖列宗祷告,保佑前方顺利。
五月初三捷报传来,晋阳是否举城沸腾不好说,至少老中官是老泪纵横。
在他面瘫的表皮之下,装着一颗对大唐的赤子之心。
自李克用病重,甚或更早一些,张承业的心中就一直承受着重压不小。眼看着大唐一天天走向崩溃,眼睁睁看着朱三篡逆,老中官是心如刀绞。
可恨,他只是个无能的中官。
可叹,河东雄镇江河日下。
他没有回天妙手,尽管他已经竭尽全力,也只能稍稍延缓河东的没落。李克用病死,李存勖上位,更是让这个老中官倍感煎熬。
此前,他最担心的是晋军与辽军火并,最后让梁贼捡了便宜。
如今潞州大胜,张承业感觉总算是要否极泰来了。
为甚张承业总是对李克用抱有幻想呢?
关中三镇犯阙那次,李克用打翻了李茂贞等逆蕃,十万大军屯在渭水,欲朝拜先帝。彼时人人担心李克用掳了先帝,行不轨之事,毕竟,他朱邪家的屁股也不干净。先帝忧心忡忡,都没敢让他对李茂贞穷追猛打,一看李茂贞怂了,赶紧凑了许多钱财,好言慰劳一番就让他回去。
然后,人家就真的走了。
彼时李茂贞是什么德行?
安史之乱以后国朝有个传统,就是天子遇事就往巴蜀跑,结果这厮是凤翔节度使,正好挡在天子入蜀的路上。这厮胡闹,直接就把先帝堵在长安,对着天子叫嚣,跑呀,我看你往哪跑,然后逼死了宰相。
对天子是百般羞辱啊!
有这么个反面典型树着,再看人家李克用,妥妥的正面人物嘛。
至少,到如今晋王与辽王都还是奉唐朝正朔。
并且,据说卢龙李家也是李唐宗室?
嘿嘿,别人不晓得,难道他张承业对此也一点风声也无?
李载义,并非无名之辈啊。
而今击破梁贼,不论将来怎样,老中官都觉着兴复大唐的希望又多一分。
岂能不哭。
李存勖意气风发,拜那老宦官一拜,道:“张公一路劳苦啦。”
一战定乾坤,晋王真个是春风得意。
不管张承业究竟起了多大作用,李亚子都衷心感谢这老中官的功劳。卢龙军是否会背后捅他一刀,始终是他心中大患。
如今好了,梁军溃乱,南线暂时稳住,终于可以专心解决这位义兄了。
回来路上李存勖已经下令,调晋阳部分新募汉兵去汾州把李嗣恩换下来。他那有千多吐浑、沙陀精骑,加上李嗣昭的千多骑,手中精骑已有一万出头。
河东山形地势自有乾坤,有这万余兵,数量虽然少些,却已有一战之力。
至于潞州打得这般顺利,多少有点出乎预料。
开打前,李存勖说是能赢,其实也是豪赌。但是,他也万万不敢想象会赢得这般利落,主力几乎未损。只那潞州是真惨。入城时,守军、民众死亡大半,最后李嗣昭只剩残兵五六千,民人瘦骨嶙峋,不忍卒睹。
其实有许多人是近一半个月死的。
稍早一些,城中还能樵采,待梁军收拢包围后,不但粮食短缺,柴薪亦缺。据说城中门板家具全做了劈柴,待烧罄了,竟以人骨煮人肉而食。
李存勖虽出于沙陀,但是他自小长在晋阳,读汉家诗书,又是晋王爱子,苦了谁也苦不到他的头上。何况晋阳是河东治所,再烂也不至于到吃人的地步。
从前听说过李罕之是军中有名的魔王,人称李魔云,可是李亚子又不曾见过,缺乏直观感受。当日入城,却让李存勖看得心惊,其惨状,至今难忘。
可是你就说奇了,李嗣昭还是那么敦实,一点没见瘦,也不知吃啥吃的。
不能问呐。
张承业与晋王各怀心事,把臂入殿。
晋王坐了主位,老宦官一如既往地立在身后。周德威等将领分别入座。李存勖道:“虽有小胜,尚未竟全功。”指指北边,“辽王还要来晋阳吊唁呢,嘿嘿。”
李嗣昭跻身前列,自觉晋王还算重视自己,心情不错。不自觉地悄悄揉揉足面,那里伤口已愈,只是走路还是会隐隐作痛。也不知是真痛还是怎么,杏林瞧也瞧不出个所以然来。
被围年余的经历不堪回首呐!
那日晋王破敌,他倒是在城头听到了城外寨中的喊杀声,可惜他手里只有数千残血,雾大又瞧不真,哪敢开城寻死,只是催促士卒在城头谨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