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刀尖上的大唐

第14章 李存勖的表演(四)

刀尖上的大唐 老蜻蜓 2106 2024-05-31 08:31

  五月初一。

   上党。

   天未明,四野漆黑一片。

   李嗣昭这几日总觉着心神不宁,在榻上翻来覆去打滚。

   之前,尽管夹寨围城,但是他城中的使者往来无碍。而三月以来,尤其他最后一次斩杀了朱三的使者后,城外梁兵突然风向一变。虽未大举攻城,却收拢了防备,城中使者再也不能出去。

   自此,他与外界彻底断了联系。

   内外隔绝的压抑气氛,开始在城中、军中蔓延。

   更要命的,是城里存粮将尽。

   为了稳定军心,他数次在城头摆宴,饮酒吃肉……

   城下就很不讲究,竟往城头无耻射箭。有一回,流矢居然扎到他李嗣昭的脚上,到现在都没好利索,走路总觉着别扭。

   尽管儿子几番规劝,但是李嗣昭始终按兵不动。

   他既没有弃城北返,回晋阳争位,也没有接受梁军的劝降。

   儿子觉着,他们有几万大军,晋阳空虚,完全有一搏之力,可恨周德威挡在余吾寨,正好卡在道路上。而周德威……李嗣昭并不敢贸然联络。

   至于投降梁朝?李嗣昭仔细权衡,感觉也不能这么随便。

   哪怕要降,也得有点格调,过去了也得能有个好前程,否则不如不降。

   按照李嗣昭的想法,他得摆出一副宁死不屈的劲头来,立下一杆忠义的大旗,然后,梁朝就应该反复劝说,来再迫于形势,为了阖城军民忍辱负重,半推半就借坡下驴。

   前面杀了几任使者,他是这么想的,一来是做个姿态,二来,嗯,万一河东翻盘了呢,自己也有话说。

   虽然,后一种可能比较渺茫。

   怎么突然梁朝就不来人了呢?这他妈闹得,难道演砸了?都个把月了,难道梁朝真不打算谈了?

   城里还是有粮的,而且……嗯,还有很多肉。

   再撑个数月,只要城里人还没死完,就撑得住。

   心情烦躁地起身,李嗣昭一推门,感觉扑面一股潮气。定睛去看,下雾了,白茫茫,湿漉漉,雾气如鬼魅般侵入室内。李嗣昭皱眉叫一声,道:“来人!”便自出门。

   几乎伸手不见五指,这鬼天气,若梁军攻城岂不危险?

   ……

   定州。

   天光微亮。

   义武节度使郑守义郑大帅,腆着肚子起身了。

   首届义武镇军运会在昨日胜利闭幕,产生了各单项、团体的冠、亚、季军,李三郎组织,全体获奖选手披红挂花,穿街过巷,从军营骑马入城,又在城中转一圈回来,据说动静比当年科举高中的探花郎还要风光。

   李老三还吹牛逼,将来要请将士们去长安、去洛阳游街。

   郑大帅就比较实在,是夜,全军大酺,酒肉观足,还请了女妓表演。

   正好安娃子的花楼开业,郑大帅干脆包下全场,请主要军头将校同乐。

   说什么色是刮骨刀,贪之必遭殃?从前郑爷也没觉得怎样,这一宵却不知怎么,十分不妥。

   难道是年龄大了?

   耳闻窗外有歌声,郑爷推开窗子。

   入眼是个宽敞的庭院,但见垂柳依依,松柏冉冉,青竹斑斑,篱边野菊凝霜艳,桥畔幽兰映水丹。白泥墙壁,红柱围栏。幽鸟乱啼青纱里,彩蝶斗艳野花间。

   便有一人影,在其间穿梭奔跑,正是李老三,还在边跑边唱。

   “圣朝能用将,破敌速如神。掉剑龙缠臂,开旗火满身。

   积尸川没岸,流血野无尘。今日当场舞,应知是战人。

   昼渡黄河水,将军险用师。雪光偏着甲,风力不禁旗。

   阵变龙蛇活,军雄鼓角知。今朝重起舞,记得战酣时。

   破虏行千里,三军意气粗。展旗遮日黑,驱马饮河枯。

   邻境求兵略,皇恩索阵图……

   曲调也很激扬,可是,不觉得早了点么。

   郑大帅露出半拉脑袋凑趣,道:“这早就跑,此是何诗?”

   李崇武也不停步,趁跑过老郑的窗前,回了一句:“剑器词,姚户部地。”

   黑爷闻言一头雾,感觉又被这个小白脸嘲笑了,骂道:“滚你奶奶地,爷爷晓得哪个是姚户部。”

   ……

   “上!”

   一个七尺大汉领着一队人马,借着雾色摸到木寨之下。这汉望一望风,招呼手下抓紧将绳索套在寨墙的木桩子上,后面套着马。

   另有几个汉子正抱着铁锹在地上猛刨,努力将地基挖松。

   这汉七尺汉唤做李从珂,本姓王,原来是镇州民户,十几年前,李克用东征成德打王镕,好像就是带着老郑的那次,李嗣源率军攻取平山虏了他母子。小王的娘魏氏姿容不俗,做了李嗣源的妾室,小王彼时已有十岁,为李嗣源收为养子,取名为李从珂。

   此次进攻夹寨,他与李嗣源的长子李从审各引骁勇数十,负责拽倒寨墙。

   原计划是三十日夜出发,后半夜劫营。结果走一半天上渐渐下起大雾,等赶到夹寨以北十里处,已是雾气深重,伸手难见五指。于是上峰传令暂缓进攻,待天明前才来动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