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皇家的学堂(20)
她要问无忧在宫里都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太后对她是什么样的态度。
无忧的态度十分敷衍,答:忘了、吃了点心用了晚膳、太后人很和气。
多了就再也没有了。
老王妃虽然知道她在敷衍,却又不能发火。
因为她也听到了芳姑姑说的,太后可能会常常叫无忧进宫的话。
有了太后的青睐,再加上一个陆家随时虎视眈眈盯着王府。
她明白,她再也不能用以前的态度对待大房的母女俩了。
终归是自己的儿媳和孙辈。
老王妃只能强迫自己绕过这个弯,不能继续偏袒二房了。
就算她心底再恨——如果不是陆氏善妒,策儿岂会连一个继承血脉的男孩都没有?
在面上也不能再表露出来了。
于是,无忧破天荒地见到了一个和颜悦色的祖母。
老王妃的“委曲求全”是明智的。
又过了没几日,宫里果然又来人了。
这次还是芳姑姑领着她入宫,只是在寿康宫中,无忧看到了那天在茶楼里喝茶的人。
皇帝下了早朝来给太后请安。
黄袍还未换下,一派威严,令人不敢直视。
无忧面色不变,行了礼。
这熟悉的模样,皇帝想起了那天的对视。
他随口问道:
“听太后说,你平常在家常常读书、习武。
“六岁的时候还跟哥哥们一块在前院学堂读书?”
无忧道是。
皇帝忽然来了兴致:
“如今学到哪儿了?”
无忧道:
“都学完了。”
“嗯?”皇帝一时没反应过来。
无忧就补充道:
“四书五经都学过了。”
皇帝眸色一闪,忽然念了一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无忧答道: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雄浑苍劲的声音和清脆稚嫩的声音你来我往。
长者的语速越来越快,可那稚嫩的声音始终能接上,没有丝毫停顿。
说了一会儿,长孙乾停了下来,不动声色地喝了杯茶,感慨道。
“朕在你这个年龄,学问做得都没你好。”
看来,他那侍卫查到的长孙无忧的事迹,竟然有九成为真了。
可惜,若是个男儿,待他长成,就又是一名大周朝的肱股之臣了。
若是个男儿……
长孙乾压下了心底那荒诞的想法。
“既然你祖母不让你在自家学堂里继续读书,不如,就来宫里读吧。”
——
“什么?你要去宫里上学?”
福禄堂内,满头珠翠的老王妃失手摔了她最喜欢的茶盏,却完全顾不上心疼。
惊愕的表情在珠翠的映衬之下有些滑稽,却没人笑话她。
老王爷的眉头紧紧地锁着,看不出是喜是怒。
她猛地睁大了眼睛,仔细地将长孙无忧精致的脸蛋看了又看。
陆氏生的真是个丫头片子?
会不会长孙无忧其实是她儿子的嫡长子,但由于一些缘故,比如说容易夭折之类。
就对外说是孙女,然后连她也瞒过去了。
不然,一个丫头怎么可能这么有出息?
那可是皇室的学堂啊!
能够有资格在里面教学的,那都是些什么人啊!
都是文官之中跺跺脚,天下都要抖三抖啊!
而在里面上学的,则都是圣上十分亲近,并且手握重权的臣子的后辈。
在经历了夺嫡之争后,如今皇室的人口十分凋零,权力也被压缩到了极致。
仅仅维持着最后尊贵的体面罢了。
而与皇室正相反的是,大臣们则树根般纠缠交错,粗壮且蓬勃地生长着。
襄王唯一一个寄托重望的大儿子又下落不明,生死未卜。
而王府的第三代,二房的长子长孙逸也聪慧,但跟无忧比实在是……
他们王府最有出息的,竟然是一个女娃。
老王爷此刻心中五味杂陈。
而刘氏听闻此事,手上的帕子更是要扯碎了。
这种天大的好事,凭什么又是大房的??
她忍不住脱口而出:
“无忧一个丫头去皇家学堂有什么用?又不能考科举,学得再好也不能光耀门楣。
“不如把这个名额让给逸儿吧!”
她话刚刚说完,福禄堂的气氛就是一凝。
老王爷和老王妃听闻此话,对视一眼,都在彼此的眼中看到了动摇之色。
是啊,无忧在学堂学得再好,一个女子,不仅仅没法科举,而且对她闺誉也很不好。
都已经七岁了,还跟一群男儿厮混,谁家敢娶这样的女子?
这件事情,对无忧还真不是一件好事。
而若是将名额给逸儿,他不仅仅能得到更好的教导,还能跟其他大臣的子嗣们交好。
这是多么宝贵的人脉啊……
对他的未来、对王府的未来,都大有裨益。
可,这是皇帝给无忧的恩典,并不是给王府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