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永明纪事

第353章 罪责

永明纪事 水罙 2041 2024-05-28 14:34

  御书房内,崇仁皇帝坐在书案后头,前面还站着几人。季槐和崔逊皆在,还有一个穿着七品官员袍服的中年男子。

   沈昭料想这定是早朝时弹劾沈行谨的那位御史无疑,可早已禀完的事,怎地此刻还留在御书房?莫非是对方跟着季槐又单独向崇仁皇帝上奏了吗?

   沈昭这边正惊疑不定,一抬眼,便见崇仁皇帝的眼神扫过来,面色并不太好。而站在他身后服侍的老太监亦是隐隐有忧虑之色。

   她又快速扫了一眼。

   御史脸上更多的是好奇之意,大抵没想过这始作俑者确实只是个小姑娘。至于站在一旁季槐则是满脸寒意,眼底带着刻骨的恨意,又带几分嘲讽之色,似是胸有成竹,把握极大。

   而崔逊则是微低着头站在季槐身侧,看那模样似在走神。可沈昭的目光刚一扫去,他便已觉察,随即微微侧目,可眼底却带着羞愧与悔意。

   沈昭心里止不住一跳。

   有些事似乎已超乎她的意料。

   可众目睽睽之下,她来不及细想,只得跪下行礼。

   “民女沈氏阿昭拜见陛下。”

   崇仁皇帝不咸不淡地扫了她一眼,“先起来罢。”

   沈昭规规矩矩地站起来,崇仁皇帝见此又问,“可知今日将你唤进宫来所为何事?”

   沈昭不假思索地回道:“陛下下旨言民女机敏聪慧,故而一见。民女料想陛下或是这般缘由。”

   崇仁皇帝冷哼一声。

   “你倒是会装傻!自己做过什么可都忘了!”

   沈昭心神一敛,沉默了片刻,才叹息般地道:“此事是民女过于任性,还望陛下宽宥。”

   她不待崇仁皇帝说话,又接着道:“民女幼年时,常听家母言圣人之道,君子之德,民女虽为一介女流,却仰其德义,欲学之。因而自幼时起,民女便随家母读书习字。

   家母常言,人生于世,不畏家徒四壁,不畏孤苦无依,唯惧手中无书卷,心中无经义,目不识丁,未免惶恐。民女初闻经义,感其浩瀚无垠,遂沉于其中不可自拔。

   一时间得意忘形,不免酿成大祸,以致今日叨扰了陛下,实乃民女之过错。久闻陛下宽厚仁慈,尊圣贤之道,囊括四海之英才,必乐见子民习书而自省。”

   沈昭这避重就轻一笔带过的手段使得高明,令崇仁皇帝恼火之事根本不曾提及。只说自己喜好读书,欲习圣人之道。即便是崇仁皇帝也不会直说她不该仰慕圣贤之道。

   崇仁皇帝当即就笑了一声,只是笑意未达眼底,“都道你巧舌如簧,朕今日算是见着了。”

   若是换作寻常时候,沈昭倒真有本事接上一两句话,可今日这气氛显然不对,她不敢多言,只得恭谨地朝崇仁皇帝笑道:“陛下之言让民女诚惶诚恐,民女实乃遵循本意言之,绝无欺瞒戏弄之意,望陛下圣察。”

   崇仁皇帝并不言语。

   一旁的季槐便朝崇仁皇帝行了一礼,“禀陛下,微臣有几句话想询问沈姑娘一番,还望陛下应允。”

   崇仁皇帝微微颔首。

   季槐便侧身看向沈昭,面带冷意,“沈姑娘果真是舌灿莲花,出口便成章,实在令我心生叹服之意。然则天子坐于堂前,容不得粗鄙之人在此撒野。沈姑娘即便再巧舌如簧,也不否认自己所行之事。”

   沈昭冷眼回望过去。

   “还请季公子慎言,我今日在天子跟前奏对,所言句句属实,并无粗鄙欺瞒之语。都言大丈夫敢作敢当,小女子亦不软弱,已行之事,有何不敢承认?!”

   季槐闻言笑了一声,目光如炬地盯着沈昭,“依你之意,是承认自己当初女扮男装前往豫东学府读书,后又以余家子弟身份插手朝事,不遵法度,是也不是?!”

   沈昭岂会落入他的陷阱?

   当下就沉声说道:“回禀陛下,民女确实女扮男装入学府读书,然插手朝事不遵法度却是从未有过。季大人所言之事实属污蔑,望陛下明察。”

   季槐见此,脸上顿时冷了一分。

   “莫非你当初以余怀昭的身份行事时,不曾引导众学子书写万民书,以达天听么?”

   沈昭闻言,不禁冷笑起来,略微偏头看着季槐。

   “原来在季大人看来,眼见国朝百姓因奸臣贪赃枉法,致使生活困苦,处事艰难,心有不忿而出手相助,义言相帮竟是不遵法度。依你之见,岂非往后我等见奸臣行龌蹉之事,避而不理才是正道?何其可笑!”

   季槐面色一僵。

   早体会过沈昭的言词锋利,但眼下听得此言,仍有几分难以招架。

   哪知他还未说话,沈昭又面向崇仁皇帝,沉声说道:“若是季大人以此事谴责于民女,民女无言以对,但往后行事绝不会因此而更改,望陛下降罪。”

   别说沈昭那般行事确实揪出了奸佞之臣,即便没有,可依她所言是心有不忿,为民请命才有此举,若降罪于她,明日早朝时御史的折子就该满天飞。

   沈昭这句请降罪说得可不是真心实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